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從遊戲熱愛者到不停的山寨 網易遊戲人設崩塌

中國的遊戲歷史如果以王朝來算, 那麼至今有兩大王朝, 一個是盛大, 一個是騰訊。 在這兩個王朝期間, 丁磊和他的網易都是那個距離最近的追趕者。

遺憾的是, 至始至終, 網易都沒能建立屬於自己的時代;幸運的是, 從盛大時代網易標榜的自研, 到騰訊時代網易牽手的暴雪, 屈居第二都為網易“遊戲熱愛者”的完美人設加分。

在那些穩居第二的日子裡, 網易無需去承受行業第一聚光燈效應下“做什麼都可能被玩家罵”的代價, 取巧的掙得玩家口碑。 可當2017創收後繼無力, 並發現始終覬覦的第一寶座可能再無法實現時, 網易變得不再有耐心, 變得不再愛創新。

網易遊戲變得甘於平庸, 因為當業績連連下滑, 財報需要新的創收提振股價時, 多年掙得的“好口碑”已經不算什麼了。

一、16年前涉嫌造假險被退市

2000年, 中國互聯網產業第一次浪潮, 這一年新浪、搜狐、網易三大門戶在同一年於美國上市。

但是, 互聯網泡沫來襲, 納斯達克指數從2000年最高點, 5048點一路下跌, 最低的跌至1114, 跌幅達78%。 一場一片哀鴻遍野。

網易更是其中最大的受害者, 從上市時的15.5美元一路下跌, 最低跌至0.48美元, 跌幅達97%, 其市值也從上市時的4.7億美金跌至不足2000萬美金。

雪上加霜的是, 在2001年的第二季度, 網易被查出涉嫌會計造假, 不得不重新計算其2000年的收入, 這導致網易2000年的真實收入比之前申報的減少了52%, 僅為400萬美金。

網易一度瀕臨被退市, 丁磊也一度想賣掉網易。

關鍵時刻, 是段永平救了網易, 或者更直接的說法, 是進軍遊戲業務, 救了網易。

按照丁磊的說法, 2002年網易推出網路遊戲《大話西遊2》, 行銷是塊短板, 所以他想中國誰的行銷做得好,

他去請教他, 於是他想到了段永平。

而按照段永平自己的說法, 時間是在2001年, 在他和丁磊的一次長談當中, 聽丁磊說網易要集中兵力搞研發、做網路遊戲, 段永平說, “你們的想法很好啊?如果這個公司像你說的那樣, 現在這個價格顯然是不對嘛!”

然而無論過程如何, 最終的結果是因為網路遊戲, 段永平用了200萬美元, 購入網易的股票, 救了網易一命。

二、最保守的網易, 獲得最幸運的口碑

同樣是在2001年, 就在網易進入遊戲產業之時, 另外一家公司也進入了遊戲產業, 並且比網易更早。 這家公司, 是陳天橋的盛大, 推出的遊戲是用最後30萬美元進行一搏的《傳奇》。

此後的數年裡面, 盛大和網易之間的競爭, 一度是網路遊戲產業的主旋律, 盛大高高在上, 而網易是那個距離最近的追趕者。

知名媒體人, 程苓峰曾對陳天橋與丁磊如此定義, “如果說誰是中國互聯網上最有抱負、最有野心、最可能通過一個先入為主的宏大戰略一統江湖的人, 那應該就是陳天橋。 如果說誰是中國互聯網上最保守、最有耐性、最可能活上一千年、等著先烈們都死光了才去收拾戰場的,

那一定是丁磊。 ”

最終激進陳天橋兵敗網路迪士尼, 開始剝離一項又一項的業務, 徹底轉身投資, 而保守的丁磊則一直在帶著網易前進。

從時間維度上, 網易贏得了對盛大的戰爭, 但最後獲得勝利的不是網易, 是騰訊, 2017年Q3, 網易的遊戲收入只有騰訊的30%。

從被盛大壓制, 到被騰訊壓制, 網易遊戲是十分悲情的, 但是網易遊戲又是極其幸運的。 悲情的是“千年老二”的名號自此伴隨網易;幸運的是, 當所有人只會對行業第一指手畫腳時, 反而讓網易取巧的獲得了“口碑”上的巔峰。

三、躲開爭議, 借機包裝“完美人設”

自古以來, “槍打出頭鳥”的概念, 在哪裡都存在,當年的盛大是遊戲市場第一,輿論也好,玩家的批評也好,幾乎一股腦的砸向了盛大,而在騰訊起勢之後,關於盛大的爭議在慢慢減少,騰訊則開始了挨駡。

當年的盛大和陳天橋,因為《傳奇》沒少被玩家噴過,陳天橋曾經說過,“我每年上交國家利稅1個億,如果這是在鋼鐵行業或者汽車業,一定會被作為大企業典範而大加宣傳,而我卻不得不小心謹慎地收旗放簾,不敢對外多說一句話。”

所以說,網易沒有做到第一是極其幸運的,畢竟遊戲行業長久以來被當作誤人子弟。網易從未坐上遊戲行業的頭把交椅,它避免了被噴,反之借機對外發佈“遊戲熱愛者”的完美人設。

在今年8月,蘋果的AppStore暢銷單前50的遊戲當中,網易佔據了5款。從網易手游上半年營收約146億元推算,網易每款遊戲的收入高達29.2億元。再把資料放大到AppStore暢銷榜單的前100,網易則佔據了其中的9個位置,平均計算網易每款遊戲的收入則是16.22億元。

這是讓國內甚至世界上很多遊戲公司都無比羡慕的收入,“千年老二”的網易依靠“遊戲熱愛者”的完美人設,從端游到手遊時代都能獲得穩定的收入。

所以說,“千年老二”這個不雅的稱號一定意義上卻成就塑造了網易的“口碑”。

因為大部分的玩家,難免都要對第一廠商在任何事情上都吹毛求疵,而對第二位置的公司要求反而變低。很多行業都存在這種情況。與之類似的便是,丁磊的好朋友張朝陽和他的搜狐,搜狐當年在互聯網行業也獲得了一個“千年老二”的稱號,張朝陽本人也被媒體打上了“好人張朝陽”這樣的標籤。

當然,我們不能全盤否認網易在玩家心中的口碑,網易的“遊戲熱愛者”的標籤並非完全因為此,在遊戲上網易確實曾有很多可取之處。

比如,其首款產品《大話西遊Online》由於種種問題,網易快速的將這款產品下線,並上線了《大話西遊Online2》。再比如,天下系列的玩家都瞭解的《天下2》回爐再造事件,為了確保遊戲的品質不惜推翻之前的設計重新開發,網易最終也借這款遊戲從回合制網遊市場邁入即時制遊戲的市場。

不只是在市場上取得成功的遊戲,網易曾經做過的一些失敗的遊戲也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比如《創世西游》推出時在同質化的回合制網遊市場堪稱一股清流,在畫面表現力上也有巨大的提升,但是因為設計和技術上的一些問題最終停止運營,但即便在關服之後也有很多玩家在網路上進行懷念。

而最為出色的或許就是對《夢幻西遊》經濟系統的打磨,在1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發現,《夢幻西遊》的經濟系統依舊在健康的運行著,與之對比的是很多網遊在幾年之後經濟系統就崩潰。

四、《陰陽師》之後的人設崩塌=山寨與氪金之路

但是,網易似乎將所有的關於“產品”的態度停留在了端遊,或者更為直接的說法是停留在了《陰陽師》之前。因為在《陰陽師》之前,即便是手遊,也是從端遊複刻而來,我們可以將之定義為端遊。

就在《陰陽師》這款產品之後,網易的整體風格徹底開始了轉變,“產品”的態度消失的無影無蹤。

一方面,有關《陰陽師》“氪金”、“燒錢”的輿論開始發酵,另外一面是與網易其它現象級的產品相比,《陰陽師》生命週期大幅縮短的事實。

同時,《陰陽師》這款產品實際上很多設計都借鑒自韓國手遊公司Com2uS的代表作《魔靈召喚》。

這也完全符合市場上賺快錢的產品特性:山寨、氪金、劣質、生命週期短。

實際上,在網易內部,一開始完全沒有意料到這款產品的成功,在內部評級的時候,《陰陽師》的評級並不算太高。

但是《陰陽師》在營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即便這個成功十分短暫,但是也幫助了網易遊戲首次單季度破百億營收的大關。

或許從那個時候開始,網易整體的論調開始發生了變化:《陰陽師》這種借鑒國外產品然後快速上線,一旦成功就收割消費的作品,為自己帶來了那麼大的利益。既然如此,何必再繼續較勁每款手游都必須創新和完美再上線呢?

於是,我們看到了《決戰平安京》的出現,一款MOBA產品,而傳聞中除這款產品之外,還有4-5款MOBA產品。

而近期網易的其他遊戲中我們還看到了,《第五人格》借鑒了去年在直播平臺上火過一段時間的《黎明殺機》的玩法;《代號survive》從公佈的圖片去看,與《最後的生還者》的相似;《獵魂覺醒》和《狩獵紀元》兩款遊戲與《怪物獵人》各種巧合;《量子特攻》與《堡壘之夜》的孿生。

所以我們看到了《荒野行動》,山寨所對應的是《絕地求生》。而即使吃雞類產品沒有很好商業化模式的當下,《荒野行動》也要急不可耐的開啟商業化,企圖複製《陰陽師》氪金的套路。但後果大家也都知道了,《荒野行動》的生命週期更短:在iPhone免費下載總榜上,《荒野行動》跌至最低第52名,在暢銷榜方面,最低跌到第34名,均創造了上線以來的最差成績。

這個時間,距離丁磊在2017年12月17日網易遊戲盛典上宣佈“吃雞成功”僅過不到1個月。

一直以生命線長著稱的網易系產品,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向“來也匆匆,死也匆匆”的節奏,《陰陽師》是6個月,《荒野行動》是2個月。

《陰陽師》在初期的輝煌之後也在2017年初的業原火Bug之後,走下神壇一路衰退。《荒野行動》在外掛、BUG、失敗的商業化上也正遭受用戶下滑的危機。

而這個背後所影射的實際上是網易遊戲16年所建立的的“口碑人設”正逐步崩塌。

五、始於資本輪回宿命:難看的營收與絕望的野心

為什麼,在《陰陽師》後,網易在產品上打態度發生了如此之大的轉變?

或許是因為那一次的股價暴跌的陰影一直深埋在丁磊的心中,所以丁磊對資本市場極為敏感,而現在網易在資本市場的確正受到又一次的質疑。

2017年的5月,網易發佈了其Q1財報,單季度遊戲業務首次破百億,網易的股價也一直呈現上揚,但是在6月份之後,網易的股價就開啟了下跌的趨勢。而造成下跌的原因在於2017年Q1的107億元,到Q2的94.3億元,再到Q3的81.12億元,網易遊戲的跌幅已經超過24%。

如果不出意外,網易Q4的財報關於遊戲業務還將繼續下滑,因為在《夢幻西遊》、《大話西遊》又老了一個季度的情況下,《陰陽師》也沒有回暖,同時沒有其它代表性的作品。

這樣的下滑是網易的遊戲業務歷史上第一次遭遇如此之大的環比下滑,即便是移動遊戲爆發,但網易沒有進軍移動遊戲的2013、2014這兩年,網易的遊戲業務還是在穩步增長著。

仿佛回到16年前股價壓力再現,資本無法容忍難看的營收,而網易也更絕望於自己無法去實現多年來隱沒的沖向第一的野心。

所以,網易急了,急切的想要找到拉伸業績的辦法,而最快的辦法,無非就是依循《陰陽師》的模式,對市場熱門產品進行山寨。在這個背景下《決戰平安京》在首測結束不到三天的時間登陸iOS平臺並將很快進行開放性測試。《荒野行動》從研發到正式推出,時間不超過半年,僅僅經過一次小規模的技術封測後就直接推向了市場。

《荒野行動》確實拯救了網易的股價,從11月3日280美元/股的收盤價,到11月14日,兩周時間沖到了367美元/股的收盤價。

六、人設背後,隱藏著一個“自己討厭”的自己

但是,這樣的熱度並沒有持續多久,網易的股價再次開啟了下跌的趨勢。

從這款產品開啟商業化的12月20日,網易的股價從362美元/股下滑到現在的328美元/股。

在股價開始下滑的時候,關於《荒野行動》這款產品的爭議也在慢慢被放大,外掛、BUG、山寨等等輿論開始發酵,使用者流失的速度在加快。

看上去,網易的股價還將繼續下滑,因為就如《陰陽師》給網易在資本市場打了一針興奮劑一樣,《荒野行動》的本質也是一針興奮劑,而興奮劑不可能維持太久。

或許到那個時候,網易還得繼續去尋找興奮劑。

這對於網易而言,是不折不扣的悲哀,悲哀到“悲情”這個色彩都已經不能完全包裹住網易的“口碑”在玩家心目中逐漸崩塌的事實。

但現在的網易,已經完全不在乎外界的口碑,也可能不再珍視多年來扮演的“完美人設”,甚至做出一些曾經自己假裝討厭的人才會做出的事。

當《荒野行動》面臨著一系列問題時,網易卻高調報喜《荒野行動》&《終結者》用戶總量超2億,“吃雞生態”已成型。急於用玩家數量來向資本市場講述一個更“美好”更有未來的生態故事,但是沒有打通任何產業鏈的動作,單方面宣佈生態成型的做法未免有些著急了。

事實上,《荒野行動》這一次就成為了網易堅決抵制“山寨”形象的終結者,畢竟曾經網易狀告多益、樂動卓越等公司侵權都已經是中國遊戲圈著名的維權案例,甚至,連某直播平臺上的《夢幻西遊》主播進行直播都全力以赴的維護自家權益。

再比如2017年初網易做了一個《鎮魔曲》的宣傳視頻,用文字吐槽了很多市場上常見的MMO手遊中的系統。但是當很多玩家被感動之後下載了《鎮魔曲》進入遊戲之後,發現網易的宣傳視頻中所吐槽的各個系統,《鎮魔曲》中也幾乎一應俱全。

在丁磊回憶和段永平的那次會話當中,丁磊說,“行銷是短板”。對於現在的網易而言,“行銷是核心,產品反而是短板”。

畢竟借助千年老二取巧演繹的“遊戲熱愛者”人設,曾收割了多少玩家的好口碑。

可是當這多年來經營的完美形象與口碑,與股價上漲所要求的快速山寨氪金遊戲背道而馳時,網易果斷的選擇了後者,選擇了放棄多年來行業第二免受責難的保護權。因為股價不容有跌,網易更不願意接受因此再無法衝擊遊戲老大位置的野心。

所以,2017年,網易選擇了人設崩塌。

在哪裡都存在,當年的盛大是遊戲市場第一,輿論也好,玩家的批評也好,幾乎一股腦的砸向了盛大,而在騰訊起勢之後,關於盛大的爭議在慢慢減少,騰訊則開始了挨駡。

當年的盛大和陳天橋,因為《傳奇》沒少被玩家噴過,陳天橋曾經說過,“我每年上交國家利稅1個億,如果這是在鋼鐵行業或者汽車業,一定會被作為大企業典範而大加宣傳,而我卻不得不小心謹慎地收旗放簾,不敢對外多說一句話。”

所以說,網易沒有做到第一是極其幸運的,畢竟遊戲行業長久以來被當作誤人子弟。網易從未坐上遊戲行業的頭把交椅,它避免了被噴,反之借機對外發佈“遊戲熱愛者”的完美人設。

在今年8月,蘋果的AppStore暢銷單前50的遊戲當中,網易佔據了5款。從網易手游上半年營收約146億元推算,網易每款遊戲的收入高達29.2億元。再把資料放大到AppStore暢銷榜單的前100,網易則佔據了其中的9個位置,平均計算網易每款遊戲的收入則是16.22億元。

這是讓國內甚至世界上很多遊戲公司都無比羡慕的收入,“千年老二”的網易依靠“遊戲熱愛者”的完美人設,從端游到手遊時代都能獲得穩定的收入。

所以說,“千年老二”這個不雅的稱號一定意義上卻成就塑造了網易的“口碑”。

因為大部分的玩家,難免都要對第一廠商在任何事情上都吹毛求疵,而對第二位置的公司要求反而變低。很多行業都存在這種情況。與之類似的便是,丁磊的好朋友張朝陽和他的搜狐,搜狐當年在互聯網行業也獲得了一個“千年老二”的稱號,張朝陽本人也被媒體打上了“好人張朝陽”這樣的標籤。

當然,我們不能全盤否認網易在玩家心中的口碑,網易的“遊戲熱愛者”的標籤並非完全因為此,在遊戲上網易確實曾有很多可取之處。

比如,其首款產品《大話西遊Online》由於種種問題,網易快速的將這款產品下線,並上線了《大話西遊Online2》。再比如,天下系列的玩家都瞭解的《天下2》回爐再造事件,為了確保遊戲的品質不惜推翻之前的設計重新開發,網易最終也借這款遊戲從回合制網遊市場邁入即時制遊戲的市場。

不只是在市場上取得成功的遊戲,網易曾經做過的一些失敗的遊戲也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比如《創世西游》推出時在同質化的回合制網遊市場堪稱一股清流,在畫面表現力上也有巨大的提升,但是因為設計和技術上的一些問題最終停止運營,但即便在關服之後也有很多玩家在網路上進行懷念。

而最為出色的或許就是對《夢幻西遊》經濟系統的打磨,在1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發現,《夢幻西遊》的經濟系統依舊在健康的運行著,與之對比的是很多網遊在幾年之後經濟系統就崩潰。

四、《陰陽師》之後的人設崩塌=山寨與氪金之路

但是,網易似乎將所有的關於“產品”的態度停留在了端遊,或者更為直接的說法是停留在了《陰陽師》之前。因為在《陰陽師》之前,即便是手遊,也是從端遊複刻而來,我們可以將之定義為端遊。

就在《陰陽師》這款產品之後,網易的整體風格徹底開始了轉變,“產品”的態度消失的無影無蹤。

一方面,有關《陰陽師》“氪金”、“燒錢”的輿論開始發酵,另外一面是與網易其它現象級的產品相比,《陰陽師》生命週期大幅縮短的事實。

同時,《陰陽師》這款產品實際上很多設計都借鑒自韓國手遊公司Com2uS的代表作《魔靈召喚》。

這也完全符合市場上賺快錢的產品特性:山寨、氪金、劣質、生命週期短。

實際上,在網易內部,一開始完全沒有意料到這款產品的成功,在內部評級的時候,《陰陽師》的評級並不算太高。

但是《陰陽師》在營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即便這個成功十分短暫,但是也幫助了網易遊戲首次單季度破百億營收的大關。

或許從那個時候開始,網易整體的論調開始發生了變化:《陰陽師》這種借鑒國外產品然後快速上線,一旦成功就收割消費的作品,為自己帶來了那麼大的利益。既然如此,何必再繼續較勁每款手游都必須創新和完美再上線呢?

於是,我們看到了《決戰平安京》的出現,一款MOBA產品,而傳聞中除這款產品之外,還有4-5款MOBA產品。

而近期網易的其他遊戲中我們還看到了,《第五人格》借鑒了去年在直播平臺上火過一段時間的《黎明殺機》的玩法;《代號survive》從公佈的圖片去看,與《最後的生還者》的相似;《獵魂覺醒》和《狩獵紀元》兩款遊戲與《怪物獵人》各種巧合;《量子特攻》與《堡壘之夜》的孿生。

所以我們看到了《荒野行動》,山寨所對應的是《絕地求生》。而即使吃雞類產品沒有很好商業化模式的當下,《荒野行動》也要急不可耐的開啟商業化,企圖複製《陰陽師》氪金的套路。但後果大家也都知道了,《荒野行動》的生命週期更短:在iPhone免費下載總榜上,《荒野行動》跌至最低第52名,在暢銷榜方面,最低跌到第34名,均創造了上線以來的最差成績。

這個時間,距離丁磊在2017年12月17日網易遊戲盛典上宣佈“吃雞成功”僅過不到1個月。

一直以生命線長著稱的網易系產品,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向“來也匆匆,死也匆匆”的節奏,《陰陽師》是6個月,《荒野行動》是2個月。

《陰陽師》在初期的輝煌之後也在2017年初的業原火Bug之後,走下神壇一路衰退。《荒野行動》在外掛、BUG、失敗的商業化上也正遭受用戶下滑的危機。

而這個背後所影射的實際上是網易遊戲16年所建立的的“口碑人設”正逐步崩塌。

五、始於資本輪回宿命:難看的營收與絕望的野心

為什麼,在《陰陽師》後,網易在產品上打態度發生了如此之大的轉變?

或許是因為那一次的股價暴跌的陰影一直深埋在丁磊的心中,所以丁磊對資本市場極為敏感,而現在網易在資本市場的確正受到又一次的質疑。

2017年的5月,網易發佈了其Q1財報,單季度遊戲業務首次破百億,網易的股價也一直呈現上揚,但是在6月份之後,網易的股價就開啟了下跌的趨勢。而造成下跌的原因在於2017年Q1的107億元,到Q2的94.3億元,再到Q3的81.12億元,網易遊戲的跌幅已經超過24%。

如果不出意外,網易Q4的財報關於遊戲業務還將繼續下滑,因為在《夢幻西遊》、《大話西遊》又老了一個季度的情況下,《陰陽師》也沒有回暖,同時沒有其它代表性的作品。

這樣的下滑是網易的遊戲業務歷史上第一次遭遇如此之大的環比下滑,即便是移動遊戲爆發,但網易沒有進軍移動遊戲的2013、2014這兩年,網易的遊戲業務還是在穩步增長著。

仿佛回到16年前股價壓力再現,資本無法容忍難看的營收,而網易也更絕望於自己無法去實現多年來隱沒的沖向第一的野心。

所以,網易急了,急切的想要找到拉伸業績的辦法,而最快的辦法,無非就是依循《陰陽師》的模式,對市場熱門產品進行山寨。在這個背景下《決戰平安京》在首測結束不到三天的時間登陸iOS平臺並將很快進行開放性測試。《荒野行動》從研發到正式推出,時間不超過半年,僅僅經過一次小規模的技術封測後就直接推向了市場。

《荒野行動》確實拯救了網易的股價,從11月3日280美元/股的收盤價,到11月14日,兩周時間沖到了367美元/股的收盤價。

六、人設背後,隱藏著一個“自己討厭”的自己

但是,這樣的熱度並沒有持續多久,網易的股價再次開啟了下跌的趨勢。

從這款產品開啟商業化的12月20日,網易的股價從362美元/股下滑到現在的328美元/股。

在股價開始下滑的時候,關於《荒野行動》這款產品的爭議也在慢慢被放大,外掛、BUG、山寨等等輿論開始發酵,使用者流失的速度在加快。

看上去,網易的股價還將繼續下滑,因為就如《陰陽師》給網易在資本市場打了一針興奮劑一樣,《荒野行動》的本質也是一針興奮劑,而興奮劑不可能維持太久。

或許到那個時候,網易還得繼續去尋找興奮劑。

這對於網易而言,是不折不扣的悲哀,悲哀到“悲情”這個色彩都已經不能完全包裹住網易的“口碑”在玩家心目中逐漸崩塌的事實。

但現在的網易,已經完全不在乎外界的口碑,也可能不再珍視多年來扮演的“完美人設”,甚至做出一些曾經自己假裝討厭的人才會做出的事。

當《荒野行動》面臨著一系列問題時,網易卻高調報喜《荒野行動》&《終結者》用戶總量超2億,“吃雞生態”已成型。急於用玩家數量來向資本市場講述一個更“美好”更有未來的生態故事,但是沒有打通任何產業鏈的動作,單方面宣佈生態成型的做法未免有些著急了。

事實上,《荒野行動》這一次就成為了網易堅決抵制“山寨”形象的終結者,畢竟曾經網易狀告多益、樂動卓越等公司侵權都已經是中國遊戲圈著名的維權案例,甚至,連某直播平臺上的《夢幻西遊》主播進行直播都全力以赴的維護自家權益。

再比如2017年初網易做了一個《鎮魔曲》的宣傳視頻,用文字吐槽了很多市場上常見的MMO手遊中的系統。但是當很多玩家被感動之後下載了《鎮魔曲》進入遊戲之後,發現網易的宣傳視頻中所吐槽的各個系統,《鎮魔曲》中也幾乎一應俱全。

在丁磊回憶和段永平的那次會話當中,丁磊說,“行銷是短板”。對於現在的網易而言,“行銷是核心,產品反而是短板”。

畢竟借助千年老二取巧演繹的“遊戲熱愛者”人設,曾收割了多少玩家的好口碑。

可是當這多年來經營的完美形象與口碑,與股價上漲所要求的快速山寨氪金遊戲背道而馳時,網易果斷的選擇了後者,選擇了放棄多年來行業第二免受責難的保護權。因為股價不容有跌,網易更不願意接受因此再無法衝擊遊戲老大位置的野心。

所以,2017年,網易選擇了人設崩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