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這個品牌年銷量不到五千台,自主倒數第一,比亞迪賓士都帶不動它

日前, 2017年度銷量已經陸續出爐。 上汽大眾憑藉206萬台的銷量位列第一, 一汽-大眾、吉利汽車、長安汽車等品牌的銷量也都在百萬輛級別, 對於這些企業來說, 2017年又是豐收的一年。

有人得意, 難免就會有人失意, 騰勢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 騰勢年度銷量僅僅只有4713台, 不足五千台, 這個成績也讓騰勢鎖定自主品牌倒數第一的“寶座”。 話說回來, 這也不是騰勢第一次位列倒數第一, 對於騰勢來說, 這還是熟悉的味道。

說起騰勢, 其背景可不簡單。 這個品牌由比亞迪與戴姆勒集團合資組建, 主打純電動汽車領域, 想當年比亞迪攀上戴姆勒這個高枝時可謂是羨煞旁人, 但如今的表現卻令人唏噓感慨。

如今看到騰勢一幅衰敗的頹勢, 戴姆勒早已做好隨時撤退的準備, 與北汽集團合資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板上訂釘。 對於戴姆勒來說, 騰勢已經可有可無。 同理,

對比亞迪來說, 現在的騰勢也是一個拖油瓶。 掐指一算, 騰勢自推出第一款車型以來, 已經五六年沒推出新車型了, 果然不是親生的。

之所以形成今天這樣的局面, 從當初雙方各懷鬼胎成立騰勢起就註定是這樣一個結局。 對於比亞迪來說, 與戴姆勒合資是想學習賓士的造車技術(估計不會這麼容易就學到手,

賓士沒那麼傻)。 對於戴姆勒來說, 與比亞迪合作只是投石問路, 試水純電動車市場, 說白了就是玩玩, 爽一把之後果斷走人!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戴姆勒確實做到了。 至於錢, 那對戴姆勒來說重要嗎?人家有的是錢。

其實, 騰勢的失敗與觀致如出一轍, 那就是生不逢時。 在騰勢成立之初, 那段時期純電動車遠沒有如今這麼火爆, 國家政策上也沒多大的扶持力度。 再加上騰勢高昂的售價與純電動車天生的缺陷:續航問題, 騰勢要想成功可謂是異想天開。

當然, 對於騰勢來說也不是毫無機會。 目前, 純電動市場已經成為未來發展趨勢, 各種造車新勢力層出不窮, 在這股純電動車浪潮下, 騰勢是否能抓住這最後的機會呢, 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