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女人如花 美麗綻放 月經病“花”來調!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 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 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月經病是臨床常見的一組婦科病症, 無論月經週期紊亂, 月經過多或過少或淋漓不淨, 痛經等等, 如果不及時治療, 會對女性的身體造成傷害。

患了月經病, 怎麼辦呢?當然是到正規醫院就診, 在醫生指導下嚴格按照規定的進行治療用藥。 在治病的同時,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調整心態, 適量運動, 防寒保暖也很有必要。

中醫主張“治未病”, 女性朋友們也可以平時用一些中藥調理, 減少月經病的發生或減輕症狀。 都說女人如花, 美麗綻放,

月經病請“花”來幫忙調理吧。

一、寒凝血瘀之痛經伴月經量少

出場花卉:丁香、藏紅花、紅花

症狀:小腹冷痛, 喜溫喜按, 得熱則減, 伴有月經後期, 經量少, 色黯淡, 有塊, 或色淡質稀, 或畏寒肢冷, 小便清長, 大便稀薄, 舌淡, 苔薄白, 脈沉緊或沉遲無力。

1、臍療----丁香花。


丁香30~50g, 炒熱或是用微波加熱至50度左右, 放入雙層夾薄棉的小布袋, 敷在臍部。 經前一周開始敷。 可以加熱反復使用, 一般1~2天換藥一次。

關於臍療的論述早在《黃帝內經》就有記載。 臍, 又稱“神闕”, 它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五臟六腑相通。 《藥性解》記載丁香花“味甘香、性溫、壯陽暖腰膝、療冷氣。 ”中醫認為, 寒凝血瘀是導致痛經的一個重要因素, 臍通百脈, 用丁香炒熱貼臍, 可以通經活絡, 行氣止痛, 達到“通則不痛”。

2、代茶飲----藏紅花。

取藏紅花6-8根, 沸水沖泡, 喝花水3~4杯, 也可加少量紅糖調味, 月經前一周開始服用, 連服7~10天(月經量少的話, 月經期也服)

我們經常聽說這樣一句話“不通則痛, 通則不痛”, 一般痛經很嚴重的人的月經量都不是太多, 有的甚至過少,

這主要還是因為“瘀”在作祟。 《本草綱目》記載藏紅花能“活血、主心氣憂鬱,活血, 治驚悸”。 但藏紅花活血力量強, 不宜多喝, 隔日一次或一週二次。 月經過多、孕婦以及試孕期的女性朋友不宜喝藏紅花水。

3、足療----紅花

紅花5g,煎水, 睡前泡腳10~15分鐘。 紅花和藏紅花雖差一字, 都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但藏紅花藥力強, 而且還有解鬱安神、補血養血的功能, 而紅花只有通經活血的功效。 兩者不僅在功效上有差別, 價格上也有很大的區別, 藏紅花比紅花貴幾百倍呢, 紅花泡腳還是比較經濟實惠的。 對於痛經、月經量少、失眠多夢、四肢欠溫等, 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二、肝鬱血瘀之月經不調伴黃褐斑

出場花卉:玫瑰花、芍藥花、桃花

症狀:月經後期, 量少色暗有塊, 排出不暢, 經色紫黯有塊, 小腹脹痛、拒按, 血塊排出則疼痛減輕, 伴有面部黃褐斑, 少腹脹痛, 乳脹脅痛, 精神抑鬱, 情志不暢, 易怒, 舌紫黯或有瘀點, 舌正常或稍暗, 脈弦。

1、代茶飲----玫瑰花

玫瑰幹花5~7朵, 沏水代茶飲。 中醫認為黃褐斑與肝氣不舒密切相關,

而玫瑰花可以舒肝活血, 《本草正文》記載“玫瑰花, 清而不濁, 和而不猛, 柔肝醒胃, 疏氣活血, 宣通窒滯而絕無辛溫剛燥之弊, 斷推氣分藥之中, 最有捷效而最馴良, 芳香諸品, 殆無其匹”。

2、花粥----芍藥花

芍藥幹花6g, 粳米50g。 先用芍藥花洗淨泡水, 用花粳米熬粥, 粥快要熟的時候, 把泡好的芍藥花放進去, 煮熟之後就可以吃了。 芍藥花性味微寒, 有養血柔肝, 散鬱祛瘀, 改善面部黃褐斑, 皮膚粗糙衰老的作用, 常飲可使氣血充沛, 容顏紅潤, “白裡透紅”, 精神飽滿。 能調節女性內分泌, 去除黃氣及色斑, 令容顏潤澤。

3、花酒----桃花

桃花美白酒:鮮桃花250克、白芷30克, 用白酒1000毫升密封浸泡30天, 每日早晚各飲15-30毫升, 同時將酒倒少許在手掌中, 兩掌搓至手心發熱, 來回揉擦面部,對黃褐斑、黑斑、面色晦暗等面部色素性疾病有較好效果。

桃花酒記載於《普濟方》:“桃花(三月三采),以上酒漬,久服,除百病,好容色。”酒本身就有活血的作用,如果平時就是血瘀比較嚴重的女性可以每天喝一些,但月經量多的女性要慎用。

桃花、芍藥花與玫瑰花都有調氣血養容顏,玫瑰疏肝,芍藥養陰,兩者相對溫和,兼有理氣解鬱的功效,適合大部分人群長期服用,而桃花活血力量強,兼有破血利水通便的作用,適用於血瘀或痰瘀互阻的實證人群。

三、脾不統血之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

出場花卉:三七花、槐花、雞冠花

症狀:行經量多或淋漓不淨,色淡紅,質清稀,小腹隱隱作痛,或小腹及陰部空墜,喜揉按,伴有神疲體倦,氣短懶言,眩暈,失眠,心悸,面色萎黃少華,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脈緩弱。導致氣虛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最主要由兩個方面:一是先天稟賦不足,二是後天失養,包括勞傷過度而耗損,飲食不當,久病未愈,憂思過勞,多次流產,熬夜,節食,過度減肥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可能會導致機體功能失常,中氣不足,統攝無權,沖任不固,以致月經過多或淋漓不淨。

1、代茶飲----三七花

三七花5朵,龍眼肉9g,大棗6枚。泡水喝。三七花古籍記載較少,近代研究表明,三七花是三七全株中含三七皂苷最高的部位,含量高達13%以上,還含多種人參皂苷、胡羅蔔苷、絞股蘭皂苷等,具有補氣活血、通脈安神、抗炎鎮痛、降脂降壓等藥理作用,近些年步入百姓生活,深受青睞。三七花在血藥裡有個很大特點,是既補血又活血又止血,活血不耗氣,止血而不留瘀。對於氣虛型月經過多的人,平時常喝三七花水,可以起到補氣止血的作用。

2、鮮花汁----槐花

前面我們說了通過補氣可以預防和改善月經過多,但是大部分人會覺得月經過多出了那麼多血,挺嚇人的,中醫講“急則治標”,出血期間還是得先止血,血止以後再慢慢調理。

鮮槐花30g,鮮小薊30g,鮮白茅根30g,壓汁去渣後頻服,可以起到止血的作用。

“槐林五月漾瓊花,鬱鬱芬芳醉萬家,春水碧波飄落處,浮香一路到天涯。”槐花性寒,有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的功效,因其性下行,對於血熱引起的月經過多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本草綱目》記載槐花“炒香頻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療吐血衄血,崩中漏下。”《本草易讀》認為槐花能“治五種痔瘡,解一切血症”。

但鮮品畢竟有時節的限制,通過配伍,幹槐花+二至丸,同樣可以大顯身手。二至丸,方名出自清代汪昂撰《醫方集解》,由女貞子和旱蓮草兩味藥組成。為什麼叫二至丸呢?按照《醫方集解》的說法,“二至”指的是采藥的季節。女貞子采於冬至前後,旱蓮草采於夏至前後。冬至,一陽初動;夏至,陰氣微降。此時採集二藥,得四季初生之陰陽,有獨特之妙處。“二至丸”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准的非處方藥,有補益肝腎,滋陰止血之功,可用于肝腎陰虛之月經量多。

3、幹花粉----雞冠花

陰道出血量雖然不多,但淋漓不淨,可用雞冠花曬乾研末,每天服用6~9克,有收斂止血作用。

四、痰瘀互阻之月經不調伴痤瘡、肥胖

出場花卉:佛手花、桂花、野菊花

症狀:月經稀發,形體肥胖、腹部肥滿鬆軟、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黏,面色淡黃而暗,眼胞微浮,痤瘡,胸悶痰多,口黏膩或甜,喜食肥甘甜黏,困倦乏力,苔膩,脈滑。

1、代茶飲----佛手花

佛手花3g,生山楂15g,荷葉9g(加一點西瓜翠衣,效果更好。)泡水喝。

中醫認為“肥者多痰濕”,肥胖多由痰濕導致,而佛手花有祛濕消腫的良藥。佛手花出自《隨息居飲食譜》。性平,微苦,溫,歸肝、脾經,能平肝理氣,開鬱和胃,用於肝氣不舒,胸腹脹滿作痛。佛手花泡茶,有消氣化痰、消食除脹作用。

2、花酒----桂花酒

桂花2~3g,加入黃酒20~30ml,微波加熱到70度左右,放置一小會,趁熱喝。可以每天喝一次,如果平時不喝酒的人,月經前一周每天喝,直到經期束就可以起到調經的作用。桂花味辛,溫,歸經入肺、大腸經,有散寒破結止痛,溫濕化痰止咳的作用。冬天溫飲桂花酒,可活血祛寒、通經活絡。古代醫者將黃酒視為最常用的“藥引子”,許多藥材炮製都以黃酒為輔料。桂花與黃酒,對於女性朋友來說,是最佳組合,適量常飲有助於舒筋活血,改善血液迴圈,促進新陳代謝,起到調經和美容養顏的作用。

3、花面膜----野菊花

野菊花約10朵,綠茶一小撮,用少量80度左右的水浸泡15分鐘,用面膜紙或小紗布沾藥茶水,敷於面部,10分鐘後取下,對於面部痤瘡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很多人都有喝菊花水的習慣,的確,菊花寒性較弱,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平肝明目的作用,含有豐富的香精油和菊色素,能夠有效地抑制皮膚黑色素的產生,更適合於我們平常飲用。但野菊花性苦寒,古人有“真菊延齡,野菊泄人”之說,因而不建議個人隨意服用。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來回揉擦面部,對黃褐斑、黑斑、面色晦暗等面部色素性疾病有較好效果。

桃花酒記載於《普濟方》:“桃花(三月三采),以上酒漬,久服,除百病,好容色。”酒本身就有活血的作用,如果平時就是血瘀比較嚴重的女性可以每天喝一些,但月經量多的女性要慎用。

桃花、芍藥花與玫瑰花都有調氣血養容顏,玫瑰疏肝,芍藥養陰,兩者相對溫和,兼有理氣解鬱的功效,適合大部分人群長期服用,而桃花活血力量強,兼有破血利水通便的作用,適用於血瘀或痰瘀互阻的實證人群。

三、脾不統血之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

出場花卉:三七花、槐花、雞冠花

症狀:行經量多或淋漓不淨,色淡紅,質清稀,小腹隱隱作痛,或小腹及陰部空墜,喜揉按,伴有神疲體倦,氣短懶言,眩暈,失眠,心悸,面色萎黃少華,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脈緩弱。導致氣虛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最主要由兩個方面:一是先天稟賦不足,二是後天失養,包括勞傷過度而耗損,飲食不當,久病未愈,憂思過勞,多次流產,熬夜,節食,過度減肥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可能會導致機體功能失常,中氣不足,統攝無權,沖任不固,以致月經過多或淋漓不淨。

1、代茶飲----三七花

三七花5朵,龍眼肉9g,大棗6枚。泡水喝。三七花古籍記載較少,近代研究表明,三七花是三七全株中含三七皂苷最高的部位,含量高達13%以上,還含多種人參皂苷、胡羅蔔苷、絞股蘭皂苷等,具有補氣活血、通脈安神、抗炎鎮痛、降脂降壓等藥理作用,近些年步入百姓生活,深受青睞。三七花在血藥裡有個很大特點,是既補血又活血又止血,活血不耗氣,止血而不留瘀。對於氣虛型月經過多的人,平時常喝三七花水,可以起到補氣止血的作用。

2、鮮花汁----槐花

前面我們說了通過補氣可以預防和改善月經過多,但是大部分人會覺得月經過多出了那麼多血,挺嚇人的,中醫講“急則治標”,出血期間還是得先止血,血止以後再慢慢調理。

鮮槐花30g,鮮小薊30g,鮮白茅根30g,壓汁去渣後頻服,可以起到止血的作用。

“槐林五月漾瓊花,鬱鬱芬芳醉萬家,春水碧波飄落處,浮香一路到天涯。”槐花性寒,有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的功效,因其性下行,對於血熱引起的月經過多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本草綱目》記載槐花“炒香頻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療吐血衄血,崩中漏下。”《本草易讀》認為槐花能“治五種痔瘡,解一切血症”。

但鮮品畢竟有時節的限制,通過配伍,幹槐花+二至丸,同樣可以大顯身手。二至丸,方名出自清代汪昂撰《醫方集解》,由女貞子和旱蓮草兩味藥組成。為什麼叫二至丸呢?按照《醫方集解》的說法,“二至”指的是采藥的季節。女貞子采於冬至前後,旱蓮草采於夏至前後。冬至,一陽初動;夏至,陰氣微降。此時採集二藥,得四季初生之陰陽,有獨特之妙處。“二至丸”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准的非處方藥,有補益肝腎,滋陰止血之功,可用于肝腎陰虛之月經量多。

3、幹花粉----雞冠花

陰道出血量雖然不多,但淋漓不淨,可用雞冠花曬乾研末,每天服用6~9克,有收斂止血作用。

四、痰瘀互阻之月經不調伴痤瘡、肥胖

出場花卉:佛手花、桂花、野菊花

症狀:月經稀發,形體肥胖、腹部肥滿鬆軟、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黏,面色淡黃而暗,眼胞微浮,痤瘡,胸悶痰多,口黏膩或甜,喜食肥甘甜黏,困倦乏力,苔膩,脈滑。

1、代茶飲----佛手花

佛手花3g,生山楂15g,荷葉9g(加一點西瓜翠衣,效果更好。)泡水喝。

中醫認為“肥者多痰濕”,肥胖多由痰濕導致,而佛手花有祛濕消腫的良藥。佛手花出自《隨息居飲食譜》。性平,微苦,溫,歸肝、脾經,能平肝理氣,開鬱和胃,用於肝氣不舒,胸腹脹滿作痛。佛手花泡茶,有消氣化痰、消食除脹作用。

2、花酒----桂花酒

桂花2~3g,加入黃酒20~30ml,微波加熱到70度左右,放置一小會,趁熱喝。可以每天喝一次,如果平時不喝酒的人,月經前一周每天喝,直到經期束就可以起到調經的作用。桂花味辛,溫,歸經入肺、大腸經,有散寒破結止痛,溫濕化痰止咳的作用。冬天溫飲桂花酒,可活血祛寒、通經活絡。古代醫者將黃酒視為最常用的“藥引子”,許多藥材炮製都以黃酒為輔料。桂花與黃酒,對於女性朋友來說,是最佳組合,適量常飲有助於舒筋活血,改善血液迴圈,促進新陳代謝,起到調經和美容養顏的作用。

3、花面膜----野菊花

野菊花約10朵,綠茶一小撮,用少量80度左右的水浸泡15分鐘,用面膜紙或小紗布沾藥茶水,敷於面部,10分鐘後取下,對於面部痤瘡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很多人都有喝菊花水的習慣,的確,菊花寒性較弱,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平肝明目的作用,含有豐富的香精油和菊色素,能夠有效地抑制皮膚黑色素的產生,更適合於我們平常飲用。但野菊花性苦寒,古人有“真菊延齡,野菊泄人”之說,因而不建議個人隨意服用。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