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八十歲的老太,一輩子未嫁人,得知真相後不得不贊!

在東湖社區沿河街道, 有一位年逾八旬, 名叫劉冬梅的老太太, 為了照顧撫養三個侄子, 終身未嫁。

四十年代初, 劉冬梅的嫂子生三個孩子,

嗷嗷待哺的孩子們需要人照顧, 可是嫂子患了癌症, 撒手人寰。 父母又年邁體弱, 自顧不暇。

哥哥因一次意外, 精神受了刺激, 他經常摔東西, 對孩子不是打就是罵, 根本不知道如何照顧孩子, 年僅十四歲的劉冬梅很懂事, 她開始擔起撫養侄子的重任。

那個時候, 劉家的生活處在極其困難時期, 劉冬梅靠著在刺繡廠學到的針線活手藝, 給孩子們織毛衣, 並向供銷社提供毛織品, 一個月有40多元錢的收入。

她靠著這筆收入, 給哥哥治病買藥, 為父母減輕了經濟負擔。 她操持家務很利索, 對侄子們照料周到, 二個侄子非常的依賴她, 小侄女在她面前無話不說, 晚上睡覺也要擠在一起。

“我也離開不了他們!”她對父母說, 父母為有這樣能幹的女兒感到欣慰。

四年後, 劉冬梅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 她長得水靈靈的, 又聰明能幹, 不少媒人前來提親, 都被她婉言拒絕了。 父母的心裡過意不去, 她總是安撫父母, “侄兒們還小, 找對象的事情不急。 ”

誰曾想第二年, 父母相繼過世, 侄子們更是少不了她的照顧。 她很能吃苦, 洗衣、做飯、刺繡, 一點都不覺得累。 就這樣, 周而復始, 她不知不覺錯過了最佳的婚齡。

她面對外人的質疑, 從來沒有向任何人解釋過其中的理由, 外人也不好多說什麼。 她說, “心裡踏實就行了, 不必考慮那麼多。 ”

屋漏偏逢連夜雨, 有一天夜裡, 哥哥終因不堪家庭重負而服毒自殺。 劉冬梅一下蒙了, 家庭的重擔壓在她一個人身上, 她輾轉反側, 以淚洗面。

為了不讓侄子們受苦, 為了他們健康的成長, 她告訴自己, “只有咬牙堅持到他們都已成人, 才算對得起他們了。 ”

時光荏苒, 一晃十多年, 在劉冬梅的精心撫養下, 三個侄子相繼長大成人。 大侄子大學畢業後在南京一家事業單位工作, 二侄子也到了相親年齡, 女方家人來劉家“訪人家”, 看到劉冬梅熱心快腸, 全家人和睦相處, 他們當天就拍板將這門親事定下來。

一次, 二侄子的小舅子遭遇車禍傷了大腿, 在鎮上的一家醫院進行治療。 劉冬梅在醫院探望時瞭解到他正在為醫藥費發愁的情況後, 她到銀行把自己積蓄的二千元取了出來, 給他付了醫藥費, 二侄子的小舅子感激不已。

二侄子婚後生了孩子, 劉冬梅把照顧孫兒輩的擔子接了過來。

大侄子由於工作太忙, 他把女兒也送到姑媽身邊讓照顧, 三個孩子, 每天接送他們上下學, 還要給他們做好的玩具, 買好吃的零食, 一直看著他們上中學、上大學、長大成人。

劉冬梅不僅要照顧孩子們, 還是家裡的廚師, 有時全家有十多個人吃飯, 都是她一人張羅。 她從不嘮叨, 她經常說:“孩子們能吃好, 玩好, 心裡就踏實。 ”

她雖然無兒無女, 但是劉家卻人丁興旺, 熱熱鬧鬧。 每到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 後輩們都會買來月餅, 水果等禮物。 而且有什麼事情, 他們也願意和她探討, 徵詢她的意見。

當年, 小侄女最小, 劉冬梅有時會偏袒, 但不溺愛, 侄女對她最貼心, 是她的小棉襖。 她出嫁後經常抽空回家, 晚上喜歡陪伴姑媽睡覺,

在她身邊有說不完的悄悄話, 她身體不舒服, 小侄女還會陪她到醫院做檢查。

現今, 二侄子在解放街道買了一棟樓房, 一家四代同在一棟樓房內。 劉家兄妹幾個非常孝順姑媽, 老大全家每年回家過春節, 他們走得很近, 相處融洽。

劉冬梅上年紀了, 身體每況愈下, 但在家裡不能閑著, 她笑著說, “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 看起來心裡舒服, 閒不住呀。 ”

有人問過她, 一輩子沒嫁人後悔過嗎?劉冬梅笑著說, “說沒後悔過, 那是假的, 除了自己, 誰還能幫我看孩子?”

劉冬梅從十四歲至今, 六十七年的風風雨雨, 她照顧撫養一家三代十一人。 在她的一手操持下, 一個風雨飄搖的家庭得以維繫。

(本文為作者原創, 圖文無關。 乙路凡文/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