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艾灸治腸痙攣——闌尾炎

此症屬腸道神經宮能症範疇, 相當於中醫的腸疝痛, 疼痛多為發作性, 持續時間長短不一, 常位於臍部, 或延及四周。

(一)治 療

病程短者,

灸臍及臍周諸穴即效。 病程長者, 治療重在肝、脾二經, 可按“肝病常規灸法”灸治(見肝炎欄下), 也可酌情熏灸會陰及前陰部。

(二)腸痙攣病例

例1 左××, 男性, 32歲, 住天津市西門內。 1955年4月25日初診。

(1)病史及症狀:患者有腹痛已數年, 經中西醫灸治不效。 現仍每日晨4~5時開始腹痛, 伴有逆氣上沖, 食欲不振, 腹脹痞滿, 全身無力。 按之, 臍旁硬痛。

(2)治療:囑其自灸:1日, 外陵30分鐘, 臍60分鐘;2日, 天樞、足三裡各30分鐘;3日, 腹結30分鐘, 關元60分鐘;4日, 期門30分鐘, 中極60分鐘;5日, 腎俞30分鐘, 照海20分鐘;6日, 命門、三陰交各30分鐘;7日, 灸意舍20分鐘, 膻中30分鐘, 氣海60分鐘。 以上7日穴迴圈灸。 灸3天后, 腹痛減, 腹部痞塊顯小。 灸1周後, 夜間矢氣頻, 腹中痞塊時聚時散, 然腹痛未發作, 又灸數日, 腹中痞塊消,

一年後隨訪, 告知一直未再犯病, 食欲頗好。

例2 尹××, 63歲, 住天津市河北區中山路。

(1)病史:患腸痙攣多年。

(2)治療:按肝病常規灸法灸治, 顯效較退, 以後改用熏灸法:將灸筒內艾藥點燃後, 敝蓋煙熏湧泉穴各30分鐘, 會陰及陰襄各60分鐘, 連熏7天, 腹痛竟逝, 按腹部亦無壓痛。

(三)臨床體會

腸痙攣一症, 多為寒氣下襲, 肝經局促, 使腑氣不能下行所致, 故主用肝病常規灸法治之, 但有時尚須熏灸前後二陰部(肝經繞陰器)。 熏灸法對腸攣痛, 肛門及外生殖器疾病及腹股溝疝等均有良好療效, 熏時覺灼熱即離高些, 以溫熱為宜。

有70%-80%的急性闌尾炎患者有轉移性右下腹痛。 發病常首先在臍或上腹部出現陣發性鈍痛, 逐漸加重。 此時的腹痛由於炎症侵及闌尾粘膜下層, 刺激內臟神經, 故病人常不能準確地辨明疼痛的確切位置。 經數小時後, 腹痛轉移至右下腹闌尾所在部位, 呈持續性痛, 右下腹痛是由於炎症波及闌尾漿膜, 刺激體神經所支配的壁層腹膜所致。 但也有部份病人腹痛開始即在右下腹而無轉移的特點。

起病時可伴納呆、噁心、嘔吐、腹瀉、便秘等消化道症狀及頭暈、頭痛、身倦無力等全身症狀。 高熱者常提示闌尾已化膿或形成壞疽。 檢查則麥氏點(臍至右髂前上棘連線的外1/3處)有局陰性壓痛及反跳痛。 闌尾穴(約在足三裡下1.5~2寸處)有壓痛。

(一)治 療

按闌尾炎常規灸法灸治。

闌尾炎常規灸法

灸序

穴名及穴數

每穴施灸量

1次

肘尖(雙穴)

右腹結(單穴)

各灸25分鐘

灸30~60分鐘

2次

下脘(單穴)

天樞(雙穴)

氣海(單穴)

灸30分鐘

各灸30分鐘

灸30分鐘

3次

大腸俞(雙穴)

府舍(雙穴)

各灸25分鐘

各灸30分鐘

注:1.每日上、下午各灸1次, 上穴共一天半灸完, 然後迴圈灸。

2.每日酌灸闌尾痛處數次, 每次灸20~30分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