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中國紀檢監察雜誌:湖南層層壓實管黨治黨責任 劍指“雁過拔毛”式腐敗

“以心系人民的情懷彎下腰去深化‘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

“這是又一次的約談提醒”, “必須站在政治和全域的高度看滅除蠅貪”……與會的14個市州的紀委書記、49個貧困縣的紀委書記, 從嚴肅的會議氣氛、明確的工作要求中, 既感受到壓力, 也增添了動力:“彎下腰, 讓責任更好地上肩。 ”

整治基層貪腐, “兩個責任”是關鍵

“雁過拔毛”式腐敗, 損黨的政策, 奪群眾利益, 影響全面小康進程, 為人民群眾深惡痛絕。

這一回饋, 與湖南省委的調研瞭解和已有判斷完全一致。

正可謂“不待揚鞭自奮蹄”, 此前

面對中央巡視的整改要求, 業已開展起來的專項整治再次加力加壓。 省委書記杜家毫強調, 省委要帶頭落實巡視整改主體責任, 在整治“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上集中發力, 切實維護群眾利益, 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專項整治要動真格、見實效, 各級各地各部門“兩個責任”必須落實到位。 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傅奎擔任專項整治協調領導小組組長, 他認為:“基層‘雁過拔毛’式腐敗多發, 說明全面從嚴治黨的壓力還沒有傳導到位。 開展專項整治, 就是要推動正風反腐向基層延伸, 以下看上找問題, 以上率下督促各級黨組織扛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 ”

壓實責任, 首先要明確責任。 按照“省統籌、市州負總責、縣鄉具體負責”的原則,

仿照省裡的體例, 各市州、縣市區直至鄉鎮均成立了相應的專項整治工作機構。 市州一般由市委副書記任領導小組組長, 縣(市、區)、鄉鎮和省市縣相關部門由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任領導小組組長, 確保組織領導堅強有力、責任明確清晰。 為強化責任, 有的市州黨委書記親自擔任領導小組組長。

督查督辦, 是壓實責任的有效手段。 去年4月12日, 全省14個市州和部分省直單位均收到省紀委發出的督辦函。 這是省紀委從近期群眾信訪舉報件中篩選出來的100件典型問題線索, 按照地域、職能機構和責任分工等, 分別督辦, 限期核查處理, 將壓力一直傳到鄉鎮基層。 截至2016年12月, 省裡已分三批掛牌督辦問題線索共271件,

查實207件, 查否64件。

嚴肅問責, 才能強化擔當。 在專項整治工作中, 省教育廳曾一度存在清理核查有關問題不深、案件查辦不力的情況, 省紀委馬上約談廳黨組書記, 提出整改要求。 就在幾天前, 省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剛剛就某市紀委審查超規定期限、紀律處分不到位的問題, 約談了有關責任人, 並在全省進行通報。 據瞭解, 專項整治工作以來, 全省各級各部門實行責任追究案件數59件, 責任追究50人, 傳遞強烈信號, 形成有效震懾和壓力。

牽牛要牽“牛鼻子”。 正因為緊緊抓住責任這個關鍵, 湖南專項整治工作有力展開、深入推進。

不是層層轉壓, 而是層層落實

“湖南省農業委員會通報14起‘雁過拔毛’式腐敗典型案例”,“湖南省發改委通報8起‘雁過拔毛’式腐敗案件”……

流覽網站, 通常由黨委、紀委發出的通報, 由部門黨組織發了出來, 讓人略感訝異。 但在湖南, 這並不奇怪, 因為責任不是層層轉壓, 而是層層落實。

從分配、撥付、管理和使用專案資金等方面入手, 省農業委對本單位本系統可能存在“雁過拔毛”問題的領域和環節進行全面梳理, 確定清查重點, 並通過督查督辦、召開座談會等形式, 推動全省農業系統認真組織清理自查, 主動發現問題線索、認真查辦案件, 於是才有了如上的案例通報。 曾受到批評的省教育廳知恥後勇, 對整治工作被動落後的株洲、衡陽、湘西等市州教育局點名批評, 並制定考核辦法, 分廳直單位、省管高校和市州教育局三個系列實行專項整治工作目標管理考核,

評比排序、獎優罰劣。

每一級都有每一級的責任。 懷化市扶貧辦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羅恩平向記者介紹, 他們首先抓好本單位的清理自查工作, 發現問題、立即整改, 同時督促各縣市區扶貧辦做好工作。 在他看來, “收到有關信訪舉報, 及時組織查辦或交辦、轉辦是負責任, 哪怕給有關群眾以合理政策解釋、消除疑惑, 也是落實責任的體現。 ”

落實責任, 縣委這個層級至關重要。 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 邵東縣已8次召開縣委常委會進行專題研究部署, 占常委會數量的三分之一;縣委主要領導先後20余次就具體案件查辦作出詳細批示。 縣委書記沈志定表示:“縣委特別是我這個第一責任人, 是不是真重視、真落實,不過兩個月,下邊的幹部就能感覺到,群眾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確實,縣委落實責任到位,鄉鎮這一級的擔當也就能跟上來。就在邵東縣的火廠坪鎮,鎮黨委、紀委去年以來已經自辦了3起“雁過拔毛”問題。其中,一位幹了9年、在村裡頗有威望的村支書因拿村集體的錢隨禮,被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被責令辭職。同時,對全鎮29個村(居)進行了項目建設和村財務清查,發現問題32個,整改32個。該鎮黨委書記彭丁峰說:“儘管還有村支部這一層,但我看來,我們就是防治基層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最後、最重要的一關。”

層層落實、處處落實,一個個點凝成線,一條條線聚成面。截至2016年12月,湖南全省共受理“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線索舉報10049件,立案調查5675件,處理7951人,其中,給予黨紀政紀處分5178人,移送司法機關498人,追繳資金3.69億元,清退資金7025.06萬元。

以創新推動標本兼治,深化責任落實

麻陽,地處湖南西部邊陲,因為一項創新,“取經者”紛至遝來。

2015年底,麻陽苗族自治縣探索建立“互聯網+監督”平臺系統,以“大資料”形式集綜合監督、執紀、問責、分析和決策於一體,囊括惠民補貼發放、低保戶評定、養老保險金和醫療保險金收繳與發放等34類民生項目、12大類107項民生資金的有關資訊。

問題是鞭策。2015年3月,原谷達坡鄉白羊村群眾向中央紀委實名舉報村主任段某某違紀違法問題,經過調查,縣、鄉、村共25名涉案責任人受到紀律處分或組織處理。在隨後開展的全縣類似問題大深挖、大解剖中,部分黨員幹部以權謀私、優親厚友乃至“雁過拔毛”的現象不斷浮出水面。

擔當出創新。麻陽痛定思痛、果斷決定搭建監督平臺。一年多時間裡,該縣依託平臺的自動比對功能,發現問題線索1.3萬多條,查處黨員幹部違紀案件48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41人,取消違規領取城鄉低保1051戶2417人,清退不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2741人。

技術只是手段,關鍵是以技術創新推動責任落實,最終實現標本兼治。麻陽縣紀委負責同志介紹,監督系統的建立,給有關部門履行好自身責任提供了平臺,讓扶貧、農業、財政、人社等部門惠民資金的發放真正在“陽光”下進行。“現在各部門都會主動在這個平臺上核對資訊,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前不久,湖南省委決定在全省推廣麻陽經驗,建立省市縣三級“互聯網+監督”平臺,推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治理不斷深入,保證黨的好政策不打折扣地落實到位、惠澤群眾。

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主要集中在村鎮,深化責任落實、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基層延伸,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重要一環。

目前湖南省村一級“兩委”換屆正在進行之中。從省委開始,各級黨委均高度重視,加強檢查指導,切實把党的領導體現在村級換屆工作中,確保風清氣正、建好基層組織。省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林彰良認為,專項整治工作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把有問題的、不適合進入村“兩委”的人篩選了出去,為村裡能選出“好班子”,村民有信得過的“帶頭人”提供了有力支撐。

不僅如此,辯證地看,選對了人、建強了基層組織,標本兼治解決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就有了堅實的基礎。就像火廠坪鎮木林村村支書張壽根在採訪中所說,“我們村幹部不是想著怎麼去貪便宜,而是一心想著把村裡的事情做好,‘雁過拔毛’的事自然就少了。”

是不是真重視、真落實,不過兩個月,下邊的幹部就能感覺到,群眾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確實,縣委落實責任到位,鄉鎮這一級的擔當也就能跟上來。就在邵東縣的火廠坪鎮,鎮黨委、紀委去年以來已經自辦了3起“雁過拔毛”問題。其中,一位幹了9年、在村裡頗有威望的村支書因拿村集體的錢隨禮,被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被責令辭職。同時,對全鎮29個村(居)進行了項目建設和村財務清查,發現問題32個,整改32個。該鎮黨委書記彭丁峰說:“儘管還有村支部這一層,但我看來,我們就是防治基層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最後、最重要的一關。”

層層落實、處處落實,一個個點凝成線,一條條線聚成面。截至2016年12月,湖南全省共受理“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線索舉報10049件,立案調查5675件,處理7951人,其中,給予黨紀政紀處分5178人,移送司法機關498人,追繳資金3.69億元,清退資金7025.06萬元。

以創新推動標本兼治,深化責任落實

麻陽,地處湖南西部邊陲,因為一項創新,“取經者”紛至遝來。

2015年底,麻陽苗族自治縣探索建立“互聯網+監督”平臺系統,以“大資料”形式集綜合監督、執紀、問責、分析和決策於一體,囊括惠民補貼發放、低保戶評定、養老保險金和醫療保險金收繳與發放等34類民生項目、12大類107項民生資金的有關資訊。

問題是鞭策。2015年3月,原谷達坡鄉白羊村群眾向中央紀委實名舉報村主任段某某違紀違法問題,經過調查,縣、鄉、村共25名涉案責任人受到紀律處分或組織處理。在隨後開展的全縣類似問題大深挖、大解剖中,部分黨員幹部以權謀私、優親厚友乃至“雁過拔毛”的現象不斷浮出水面。

擔當出創新。麻陽痛定思痛、果斷決定搭建監督平臺。一年多時間裡,該縣依託平臺的自動比對功能,發現問題線索1.3萬多條,查處黨員幹部違紀案件48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41人,取消違規領取城鄉低保1051戶2417人,清退不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2741人。

技術只是手段,關鍵是以技術創新推動責任落實,最終實現標本兼治。麻陽縣紀委負責同志介紹,監督系統的建立,給有關部門履行好自身責任提供了平臺,讓扶貧、農業、財政、人社等部門惠民資金的發放真正在“陽光”下進行。“現在各部門都會主動在這個平臺上核對資訊,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前不久,湖南省委決定在全省推廣麻陽經驗,建立省市縣三級“互聯網+監督”平臺,推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治理不斷深入,保證黨的好政策不打折扣地落實到位、惠澤群眾。

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主要集中在村鎮,深化責任落實、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基層延伸,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重要一環。

目前湖南省村一級“兩委”換屆正在進行之中。從省委開始,各級黨委均高度重視,加強檢查指導,切實把党的領導體現在村級換屆工作中,確保風清氣正、建好基層組織。省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林彰良認為,專項整治工作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把有問題的、不適合進入村“兩委”的人篩選了出去,為村裡能選出“好班子”,村民有信得過的“帶頭人”提供了有力支撐。

不僅如此,辯證地看,選對了人、建強了基層組織,標本兼治解決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就有了堅實的基礎。就像火廠坪鎮木林村村支書張壽根在採訪中所說,“我們村幹部不是想著怎麼去貪便宜,而是一心想著把村裡的事情做好,‘雁過拔毛’的事自然就少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