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多吃匹多莫德真能增強抵抗力?兒科醫生說,這些“神藥”都在濫用

今年寒假, 湖南家長與兒童流感打了一場“勝仗”。 可剛戰勝病魔, 又面臨了一個新問題——近日, 一篇名為《一年狂賣40億的匹多莫德, 請放過中國兒童》的文章將“神藥”匹多莫德帶入大眾視野。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藥學碩士冀連梅指出, 此藥被廣泛用於兒科、耳鼻喉科和皮膚科, “一年狂賣40多億, 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均不明確, 且存在濫用現象”。

1月15日, 今日女報/鳳網記者走訪長沙市多家醫院瞭解到, 匹多莫德風波後, 兒科單日門診量大大增加, 不少家長擔心孩子用藥後產生副作用。 那麼, 拒絕匹多莫德, 醫生還有哪些辦法增強孩子抵抗力呢?

匹多莫德尚處“小白鼠試驗階段”

匹多莫德, 是一種免疫調節劑。 近日, 因網上一篇被瘋轉的文章《國內年售40億的兒科“神藥”尚處小白鼠試驗階段》而被廣泛關注。

在這篇文章中, 藥學碩士冀連梅指出, “這個進口藥在國外醫學臨床試驗療效尚不明確,

但在我國卻搖身一變成了價格昂貴的‘神藥’”, 並“建議相關部門對匹多莫德的臨床療效進行再評價”。

兩類免疫力低下患兒適用匹多莫德

高熱、淋巴結腫大、白細胞異常……在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門診, 副主任醫師蔣屏首先會瞭解患兒的病症,

再決定如何用藥。 對於匹多莫德“一年狂賣40多億”的說法, 蔣屏認為有些誇張, 但不無道理。

“醫學用藥是有標準的。 ”蔣屏介紹, 匹多莫德作為免疫調節劑, 主要的作用是將人體的體液免疫系統和細胞免疫系統恢復到正常狀態。 調節是個緩慢的過程, 因此這類藥的使用時間比較長。 從臨床上看, 兒科主要針對兩類患者使用這類藥物, 一類是經過免疫檢查後確診為免疫力低下的孩子, 一類是機體功能正常, 但在某個階段患有重病的患者, 患者通過服用這類藥物輔助治療來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

而在湖南省人民醫院

孩子經常感冒, 反復咳喘, 可以從兩大方面來提高免疫力——潤肺和補脾。 中醫認為,

肺氣充裕能保護軀體不受外邪侵犯。 所以, 對於肺虛的患兒, 我建議用“玉屏風散”, 其主要成分是黃芪、白術等;而對於脾虛的患兒, 我建議用“六君子湯”, 其主要成分是人參、陳皮、茯苓、甘草等。

另外, 還有一些頻繁生病的患兒並非抵抗力低, 而是營養過剩所致, 需要消積, 我建議用“當歸六黃湯”, 每隔一周複診一次。

少用激素藥, 適當補充益生菌

張金花(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

除了匹多莫德, 醫院常見的增強抵抗力的藥物還有斯奇康、泛福舒等, 針對不同情況用不同的藥。 不過, 我覺得如果不是患兒達到抵抗力低下的標準, 更建議補充益生菌, 從保健的角度預防生病。

另外, 經常生病的孩子需要合理飲食、均衡營養。 維生素C、B1、B2以及鋅、硒等元素都能影響免疫力, 合理補充元素能有效提高免疫力。

經常生病,先做免疫力測試

歐元香(長沙市第三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現在流感流行,不少孩子出現鼻塞、咳嗽等症狀,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免疫力低下導致感冒。其實,孩子的感冒大都是病毒引起的,其治療上應對症用藥。除了飲食方面,增加運動頻率,也能説明孩子保持體內的免疫力平衡,預防病毒。

我認為,增強免疫力確實能增強人體的防病能力,而免疫力低下也確是引起人體生病的原因之一,但家長不能通過這些表徵來判斷,應先帶孩子在醫院進行免疫功能的檢測,確定孩子是不是真的免疫力低下,再確定是否需要進行增強免疫力的治療,否則“補過頭”導致更嚴重後果。

別把這些藥物當孩子的“補藥”

兒童用藥,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在官網對兒童用藥的禁忌進行了解析,其中,除了增強免疫力的藥物之外,還有以下四類藥物也存在濫用……

維生素:維生素並非益無害,比如維生素A、維生素D,吃多了會出現厭食、發熱、煩躁、哭鬧、肝腫大及腎臟損害;維生素C大量服用會引起腹痛、腹瀉等症狀,以及出現藥物中毒。

抗生素:長期使用鏈黴素、新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抗生素,會對聽神經造成影響,引起眩暈、耳鳴,甚至耳聾;使用氯黴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8歲以內的孩子,特別是新生兒,服用四環素、土黴素容易引起牙齒變黃,並使牙釉質發育不良等。

解熱止痛藥:濫用解熱止痛藥,會掩蓋病情,妨礙正確診斷,耽誤治療。特別是幼兒高熱時,如果使用解熱止痛藥不當,還會引起出汗增多、體溫突然下降而發生虛脫。

丙種球蛋白:其主要作用是預防麻疹、甲型肝炎、腮腺炎和脊髓灰質炎,對其他傳染病的防治效果不可靠。由於丙種球蛋白是用人血或胎盤血製成,濫用可能出現蕁麻疹等副作用。

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李詩韻 通訊員 陳雙 張維夏 王澤芳

編輯:小Y

經常生病,先做免疫力測試

歐元香(長沙市第三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現在流感流行,不少孩子出現鼻塞、咳嗽等症狀,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免疫力低下導致感冒。其實,孩子的感冒大都是病毒引起的,其治療上應對症用藥。除了飲食方面,增加運動頻率,也能説明孩子保持體內的免疫力平衡,預防病毒。

我認為,增強免疫力確實能增強人體的防病能力,而免疫力低下也確是引起人體生病的原因之一,但家長不能通過這些表徵來判斷,應先帶孩子在醫院進行免疫功能的檢測,確定孩子是不是真的免疫力低下,再確定是否需要進行增強免疫力的治療,否則“補過頭”導致更嚴重後果。

別把這些藥物當孩子的“補藥”

兒童用藥,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在官網對兒童用藥的禁忌進行了解析,其中,除了增強免疫力的藥物之外,還有以下四類藥物也存在濫用……

維生素:維生素並非益無害,比如維生素A、維生素D,吃多了會出現厭食、發熱、煩躁、哭鬧、肝腫大及腎臟損害;維生素C大量服用會引起腹痛、腹瀉等症狀,以及出現藥物中毒。

抗生素:長期使用鏈黴素、新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抗生素,會對聽神經造成影響,引起眩暈、耳鳴,甚至耳聾;使用氯黴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8歲以內的孩子,特別是新生兒,服用四環素、土黴素容易引起牙齒變黃,並使牙釉質發育不良等。

解熱止痛藥:濫用解熱止痛藥,會掩蓋病情,妨礙正確診斷,耽誤治療。特別是幼兒高熱時,如果使用解熱止痛藥不當,還會引起出汗增多、體溫突然下降而發生虛脫。

丙種球蛋白:其主要作用是預防麻疹、甲型肝炎、腮腺炎和脊髓灰質炎,對其他傳染病的防治效果不可靠。由於丙種球蛋白是用人血或胎盤血製成,濫用可能出現蕁麻疹等副作用。

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李詩韻 通訊員 陳雙 張維夏 王澤芳

編輯:小Y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