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士兵衣服上“兵”“勇”存在歧視,“勇”成就了曾國藩和李鴻章

滿清士兵衣服上“兵”和“勇”存在歧視, “勇”卻笑到了最後, 成就了曾國藩和李鴻章

清朝 淮軍

經常看有關清朝影視劇的人們會發現,

滿清士兵的衣服上經常有“兵”和“勇”二字, 他們通常貼在士兵的胸前和後背, 那他們之前有什麼區別呢?

其實這和軍隊組成的性質有關。

史載, “兵”是清代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 包括八旗軍和綠營軍。 八旗軍分為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 這些都是大清的正規軍, 直接隸屬皇帝, 八旗兵為世兵制, 在16歲以上的八旗男性子弟中挑選。 “余丁”和不滿16歲的“幼丁”, 可以挑補為養育兵, 即預備兵。

綠營軍則是為彌補滿軍的不足而建立的漢人組成的漢兵, 是清入關後改編和新招的漢人部隊。 這種軍隊以綠旗為標誌, 以營為建制單位, 故稱綠營兵, 也叫綠旗兵, 簡稱營兵。

八旗軍同綠營兵雖同為“兵”, 但滿清朝廷對他們的倚重不盡相同。 按照當時的規制,

八旗兵屬於清朝的精銳部隊, 主要負責衛戌京師, 例如八國聯軍時期僧格林沁“八裡橋”之戰, 主要就是八旗軍。 而綠營兵則遍佈全國各地, 數量要比八旗兵多的多, 負責各地方的防衛和清剿等任務。

八裡橋之戰是近代軍隊與封建軍隊的一次經典戰役。 英法聯軍當時已經經歷過拿破崙戰爭錘煉, 和最新克裡米亞戰爭中的考驗, 兵員是義務兵役制加職業軍官團。 不僅裝備的是配備刺刀的前膛燧發槍和滑膛炮。 部分使用了, 剛剛發明不久最新的線膛火炮和線膛步槍。 使用的是空心方陣和三排陣列的戰列步兵線等最新戰術。 而八旗軍是以冷熱兵器混用為主的步騎混合軍隊, 綠營軍裝備的是少數進口和仿製的舊式滑膛槍、自製的本國鳥槍,

抬槍, 抬炮、劈山炮、和大刀、長矛等冷兵器。 十九世紀歐洲的近代軍隊在面對世界各地的封建軍隊作戰時, 有不少壓倒性的勝利的。 八裡橋之戰, 三萬多清軍傷亡過半, 而一萬人[7] 的英法聯軍只有十二人陣亡。

清朝 綠營

清入關以後, 滿清貴族們開始養尊處優, 他們統帥的八旗兵也開始軍備廢弛、戰鬥力急速下降, 同時也由於人數的原因, 招募的綠營日漸取代八旗兵的主要地位。 基本上從康雍乾開始, 除了拱衛北京的御林軍和高級將領, 清朝的軍隊都是綠營了。

而“勇”最開始也是“兵”的一種, 由於中國地方太大, 雍正時期平西北調用八旗和綠營兵不夠用, 就開始在地方上就地取材招募了一些人參與作戰, 稱為“鄉勇”。 但他們是臨時性的, 戰事完了後立即解散, 並不是朝廷正式的建制, 即便立了戰功有時候也不留用。

以後鎮壓湘黔苗民起義及嘉慶年間鎮壓川楚白蓮教起義時, 朝廷除了命地方舉辦團練外, 都招募鄉勇, 官給口糧, 在綠營之外別自成營,

隨軍戰守, 時稱“勇營”。 從此相沿成例。 但在咸豐以前, 勇營額數之多寡不定, 武器之良窳不一, 沒有創建營制, 有事招募, 事後即予裁撤, 不過是一種臨時性質的非正規兵。 太平軍起義後, 咸豐二年(1852)曾國藩在原鄉勇基礎上創建營哨之制, 編練了一支有獨特制度的正規軍, 稱為湘勇, 通稱湘軍。 咸豐十一年(1861)李鴻章遵照湘軍的營制、營規組建了淮軍。 隨後其他各省也相繼招募鄉勇, 仿照湘軍營制編練部隊, 使勇營成為鎮壓太平軍和撚軍起義的主力軍。 太平軍、撚軍失敗後, 部分勇營改為防軍, 後又改為巡防隊, 直至清末被編為陸軍。 由鄉兵到勇營, 經歷了一系列發展變化後, 最終代替了經制的綠營兵, 成為清代後期鎮壓反抗和維護統治的極為重要的武裝力量。

清朝 西南鄉勇

但到了“太平天國”時期,八旗和綠營遇太平軍屢戰屢敗,曾國藩就以團練起家,之後才改鄉勇為練勇,開始定兵制、發固定餉糧,並被稱為勇營。此後李鴻章的淮軍等也開始沿用此規。逐漸的“勇”開始代替“兵”成為了清朝有一定作戰能力的軍隊。

但勇營的性質特點是雖拿朝廷餉銀,但確是私募武裝。所謂“兵為將有”,包括曾國藩的湘軍和李鴻章的淮軍都有點類似“岳家軍”、“戚家軍”的概念,甚至更過。將士們只忠於自己的長官,不直接效忠皇帝。因此清廷也反復的對他們的駐地和編制進行過多次裁撤和調整。直至之後北洋新軍的建成,“兵”“勇”才逐步走下歷史舞臺。

清末 新軍

湘軍在與晚清的各地農民起義軍作戰中迅速成長,使晚清一度出現了“中興”的局面。“中興將相十九湖湘”,湘軍將領及其幕僚成為當時舞臺的主角。整個湘軍系統中位元至總督者15人,位至巡撫者14人,其他大小文武官員不勝數。全國各地的優秀人才投入到曾國藩麾下,還包括一批卓越的工程師、科學家(如李善蘭、徐壽、容閎等)。

對於湘軍的歷史定位,歷來有很大爭議。有人認為湘軍是幫助了清政府,消滅了農民起義軍,維護了封建社會的統治。湘軍所發展的淮軍人物李鴻章作為眾多不平等條約簽訂者,更是被認為是民族罪人。洋務運動也沒有改變中國落後的現狀。湘軍亦成為開創近現代軍閥割據的源頭。

肯定湘軍的人認為消滅太平天國並非過錯,太平天國自身也並非能夠改變封建社會,其宣佈的一套根本無法實行;太平天國的將領也貪圖享樂,魚肉百姓,爭奪權力,實際與清朝統治者無異。湘軍的出現也客觀上讓清政府的軍事和政治權力落入漢族,清政府權威極大地弱化,和民國初的軍閥也有淵源關係。湘軍在晚清對外戰爭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日甲午戰爭之牛莊戰役全軍殉國,中法戰爭之淡水大捷,後來左宗棠收復新疆,也是湘軍人物的一大功勞。

“淮軍”是晚清在曾國藩指示下由李鴻章招募淮勇編練的一支漢人軍隊,是近代化軍的前身,曾是清朝的主要防禦力量。

因為兵員及將領主要來自安徽江淮一帶,故稱“淮軍”。1861年(咸豐十一年),太平軍向上海進軍,上海守備清軍不能抵抗,外援英軍未到,是時曾國藩為兩江總督,總督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四省軍務,湘軍駐安慶,上海地方官紳派代表向他求援。曾國藩早有用湘軍制度練兩淮勇丁的計畫,他的得力幕僚李鴻章主動請命招募淮勇,於1862年3月(同治元年二月)在安慶編成一軍,稱“淮勇”,又稱“淮軍”。其後,淮軍乘英國輪船,闖過太平天國轄境,前往上海,與英、美各軍合作對抗太平軍。

清朝 西南鄉勇

但到了“太平天國”時期,八旗和綠營遇太平軍屢戰屢敗,曾國藩就以團練起家,之後才改鄉勇為練勇,開始定兵制、發固定餉糧,並被稱為勇營。此後李鴻章的淮軍等也開始沿用此規。逐漸的“勇”開始代替“兵”成為了清朝有一定作戰能力的軍隊。

但勇營的性質特點是雖拿朝廷餉銀,但確是私募武裝。所謂“兵為將有”,包括曾國藩的湘軍和李鴻章的淮軍都有點類似“岳家軍”、“戚家軍”的概念,甚至更過。將士們只忠於自己的長官,不直接效忠皇帝。因此清廷也反復的對他們的駐地和編制進行過多次裁撤和調整。直至之後北洋新軍的建成,“兵”“勇”才逐步走下歷史舞臺。

清末 新軍

湘軍在與晚清的各地農民起義軍作戰中迅速成長,使晚清一度出現了“中興”的局面。“中興將相十九湖湘”,湘軍將領及其幕僚成為當時舞臺的主角。整個湘軍系統中位元至總督者15人,位至巡撫者14人,其他大小文武官員不勝數。全國各地的優秀人才投入到曾國藩麾下,還包括一批卓越的工程師、科學家(如李善蘭、徐壽、容閎等)。

對於湘軍的歷史定位,歷來有很大爭議。有人認為湘軍是幫助了清政府,消滅了農民起義軍,維護了封建社會的統治。湘軍所發展的淮軍人物李鴻章作為眾多不平等條約簽訂者,更是被認為是民族罪人。洋務運動也沒有改變中國落後的現狀。湘軍亦成為開創近現代軍閥割據的源頭。

肯定湘軍的人認為消滅太平天國並非過錯,太平天國自身也並非能夠改變封建社會,其宣佈的一套根本無法實行;太平天國的將領也貪圖享樂,魚肉百姓,爭奪權力,實際與清朝統治者無異。湘軍的出現也客觀上讓清政府的軍事和政治權力落入漢族,清政府權威極大地弱化,和民國初的軍閥也有淵源關係。湘軍在晚清對外戰爭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日甲午戰爭之牛莊戰役全軍殉國,中法戰爭之淡水大捷,後來左宗棠收復新疆,也是湘軍人物的一大功勞。

“淮軍”是晚清在曾國藩指示下由李鴻章招募淮勇編練的一支漢人軍隊,是近代化軍的前身,曾是清朝的主要防禦力量。

因為兵員及將領主要來自安徽江淮一帶,故稱“淮軍”。1861年(咸豐十一年),太平軍向上海進軍,上海守備清軍不能抵抗,外援英軍未到,是時曾國藩為兩江總督,總督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四省軍務,湘軍駐安慶,上海地方官紳派代表向他求援。曾國藩早有用湘軍制度練兩淮勇丁的計畫,他的得力幕僚李鴻章主動請命招募淮勇,於1862年3月(同治元年二月)在安慶編成一軍,稱“淮勇”,又稱“淮軍”。其後,淮軍乘英國輪船,闖過太平天國轄境,前往上海,與英、美各軍合作對抗太平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