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生氣了如何開導?正確打開方式是調整好自己的狀態

源于六媽羅羅

當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 可以用積極的暫停來緩解彼此的情緒, 會對雙方的情緒更好。 可是不少朋友說:彼此冷靜可以, 但是冷靜完了我們還是不知道怎麼開導孩子。

問問我們自己, 在引導孩子的時候能做到這些嗎?很多時候, 我們對於孩子生氣是有誤區的, 比如前天文章中這樣的留言:

像這樣認為孩子不應該發脾氣的人不在少數, 可是我們以前就說過, 喜悅, 悲傷, 憤怒等等都是人類的正常情緒。 為什麼允許成人發脾氣, 卻不允許孩子發脾氣呢?

孩子同樣會有自己的情緒表達, 這個與年齡無關。 並且, 小時候會發脾氣, 並不代表著長大後就一定是個暴脾氣的人, 不要輕易給孩子定性。

接受孩子會發脾氣, 這是在開導孩子之前父母首先要有的認知。

瞭解我們自己

◆ ◆ ◆

不得不說, 孩子有時候發脾氣或者其他不良行為通常也會點燃我們生氣的開關,

一味強迫自己心平氣和跟總是大吼大叫同樣都是不好的。 孩子是敏銳的, 相信他們會有自己的認知。 我們狀態不一樣的時候孩子隨之表現也是不一樣的, 如下圖所示, 大家也會有同感吧。

調整好自己的狀態, 這也是在應對孩子發脾氣前要做的

孩子為什麼會發脾氣

◆ ◆ ◆

在說孩子為什麼會發脾氣之前, 我們可以回憶一下自己發脾氣的起因。 工作壓力太大, 遇到倒楣的事情, 被親人誤解, 被朋友背叛等等。

孩子也一樣, 在他小小的世界裡, 同樣有著許多與之能力不匹配卻又無能為力的挫敗感。

比如一個一歲多的孩子想去爬梯子, 但是他的願望和能力是不對等的。 雖然他會不停去探索, 但是他做不到, 這個時候如果家長簡單對孩子說不, 阻止他去做的話, 可能就會造成孩子脾氣發作。

或者大一點的孩子, 前些天我和六六約定了放學去接她。 可是臨時因為有急事去不了, 後來是六姥姥去, 又因為我沒有提前說, 六姥姥還去晚了。 六六生氣了, 因為她覺得我不守信用。

這種情感上的傷害對於她來說, 也會不開心, 如果再加上別的誘因, 孩子就很容易發脾氣。

通常來說, 孩子的行為能力跟不上他的想法, 或者孩子的語言能力不足以表達自己的感受, 以及孩子的情感受到傷害, 都可能會觸發孩子大發一通脾氣。

並且, 不可否認的是, 有的孩子就是會比別的孩子更容易發脾氣, 比如之前我們提到的高反應寶寶, 就是會比一般孩子更敏感易怒。

但是, 這種性格因素也可能會是孩子有創造力專注力好的起因, 所以, 父母要做的是對孩子的這些品性加以引導, 而不是輕易下定義他這樣做不對。

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

◆ ◆ ◆

對孩子的方法因年齡不同有不同方法。 以2歲為界吧, 當然大家可以根據孩子狀態自己調節。

▼對於2歲前的孩子

對於2歲前的孩子, 當他發脾氣的時候, 我們應對起來會比較頭疼。 因為這個時候孩子沒有足夠的語言表達能力。

西爾斯曾說過:嬰幼兒在發育過程中, 其智力和運動技能的發育要比語言發育快得多。 在他可以用語言表達之前,早就懂得了自己要什麼以及自己的感受,但是他此時還不具備表達的語言能力,只能以行為來表達-大發一通脾氣。

所以,在這種時候,父母可以嘗試去擁抱孩子,我們的懷抱會是給孩子一個資訊:我們在這裡,我們來幫助你。

還可以在他耳邊輕聲的表達:“我知道你很生氣,我能幫你做什麼嗎?”也許孩子根本聽不進去我們的話,那也沒關係,因為孩子能感受到我們的安慰。

如果孩子動作太大會弄疼我們,也可以放下,待在他身邊,又盡可能的去靠近。什麼時候需要抱住,什麼時候要守候在一旁,要根據孩子每一次的具體情況來判斷,可千萬不要照本宣科。

2歲以下的孩子同樣可以使用積極的暫停,當孩子情緒很崩潰的時候,暫停一下會是好辦法。具體的做法在《孩子已經在崩潰邊緣》裡說的很清楚了,大家點進去看看。

▼對於大點孩子的開導

為什麼說開篇那段視頻非常好,不是因為爸爸對女兒溫言軟語,而是他對孩子情緒的引導特別好,好在哪裡?因為他向孩子表達了下邊四個重點:

①:接受自己生氣,但是不要讓這種情感支配你太久

每一個人都會生氣,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我們承認這是一種正常的,可以大聲喊叫,但是不要讓這種情緒持續太久,因為會有不好的後果,會讓我們在壞情緒裡出不來,影響接下來的生活。

②:鼓勵孩子表達出來自己的感受,讓別人知道底線在哪裡

孩子生氣的原因可以說出來,說不出來的話可以表達自己的不喜歡。總之就是讓別人知道我們可以接受的是什麼,不能容忍的是什麼,這樣才有利於我們彼此的溝通。

③:去找別的事情做做,舒緩一下自己的心情

去看看書,聽聽音樂,玩玩具等等,都可以把我們暫時從壞情緒裡走開。或者離開當時那個不開心的環境,比如那個外國爸爸建議離開屋子去散步,都是好辦法。

④:不管怎樣,我們都愛你

每個人都可以有情緒表達,這種表達並不妨礙我愛你。我們可以用一個擁抱,一個親親來表達我們的態度。

但是,這個也是需要注意時機的,因為孩子可能會因為太氣憤而拒絕,這種時候我們可以說:“那等你感覺好些再說吧,我真的很想抱抱你。”然後轉身走開,通常情況下,孩子反而會要抱抱。

想要孩子接納壞情緒,我們就要在那之前接納壞情緒呀!我們要培養一個講理的孩子,第一步就是要讓孩子認識並理解這些道理啊。兒童情商學家給出以下步驟建議爸媽們應該從以下兩方面幫助孩子擺脫壞情緒。正確認知壞情緒並接納它一. 有效的傾聽孩子傾聽是幫助孩子舒緩情緒重要的第一步。瞭解他們,給予其真正需要的關愛,小編在轉轉APP找到一些有關情緒管理方面的繪本,可以通過回本的方式引導孩子來認知自己的情緒,以及怎麼處理情緒的方法。

正常來說,孩子發脾氣也是源自于孩子的成長和他的性情,正確認識到這一點,接納他的情緒表達,對良好行為加以鼓勵。盡可能的消除引起孩子情緒暴躁的條件,增加對情緒穩定有促進作用的因素。我們需要記住,一個發脾氣的孩子其實正是在展示他的脆弱,所以我們需要用各種辦法來表達我們對此的理解和包容,那麼,那個可愛的天使寶寶也會很快回來的~

在他可以用語言表達之前,早就懂得了自己要什麼以及自己的感受,但是他此時還不具備表達的語言能力,只能以行為來表達-大發一通脾氣。

所以,在這種時候,父母可以嘗試去擁抱孩子,我們的懷抱會是給孩子一個資訊:我們在這裡,我們來幫助你。

還可以在他耳邊輕聲的表達:“我知道你很生氣,我能幫你做什麼嗎?”也許孩子根本聽不進去我們的話,那也沒關係,因為孩子能感受到我們的安慰。

如果孩子動作太大會弄疼我們,也可以放下,待在他身邊,又盡可能的去靠近。什麼時候需要抱住,什麼時候要守候在一旁,要根據孩子每一次的具體情況來判斷,可千萬不要照本宣科。

2歲以下的孩子同樣可以使用積極的暫停,當孩子情緒很崩潰的時候,暫停一下會是好辦法。具體的做法在《孩子已經在崩潰邊緣》裡說的很清楚了,大家點進去看看。

▼對於大點孩子的開導

為什麼說開篇那段視頻非常好,不是因為爸爸對女兒溫言軟語,而是他對孩子情緒的引導特別好,好在哪裡?因為他向孩子表達了下邊四個重點:

①:接受自己生氣,但是不要讓這種情感支配你太久

每一個人都會生氣,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我們承認這是一種正常的,可以大聲喊叫,但是不要讓這種情緒持續太久,因為會有不好的後果,會讓我們在壞情緒裡出不來,影響接下來的生活。

②:鼓勵孩子表達出來自己的感受,讓別人知道底線在哪裡

孩子生氣的原因可以說出來,說不出來的話可以表達自己的不喜歡。總之就是讓別人知道我們可以接受的是什麼,不能容忍的是什麼,這樣才有利於我們彼此的溝通。

③:去找別的事情做做,舒緩一下自己的心情

去看看書,聽聽音樂,玩玩具等等,都可以把我們暫時從壞情緒裡走開。或者離開當時那個不開心的環境,比如那個外國爸爸建議離開屋子去散步,都是好辦法。

④:不管怎樣,我們都愛你

每個人都可以有情緒表達,這種表達並不妨礙我愛你。我們可以用一個擁抱,一個親親來表達我們的態度。

但是,這個也是需要注意時機的,因為孩子可能會因為太氣憤而拒絕,這種時候我們可以說:“那等你感覺好些再說吧,我真的很想抱抱你。”然後轉身走開,通常情況下,孩子反而會要抱抱。

想要孩子接納壞情緒,我們就要在那之前接納壞情緒呀!我們要培養一個講理的孩子,第一步就是要讓孩子認識並理解這些道理啊。兒童情商學家給出以下步驟建議爸媽們應該從以下兩方面幫助孩子擺脫壞情緒。正確認知壞情緒並接納它一. 有效的傾聽孩子傾聽是幫助孩子舒緩情緒重要的第一步。瞭解他們,給予其真正需要的關愛,小編在轉轉APP找到一些有關情緒管理方面的繪本,可以通過回本的方式引導孩子來認知自己的情緒,以及怎麼處理情緒的方法。

正常來說,孩子發脾氣也是源自于孩子的成長和他的性情,正確認識到這一點,接納他的情緒表達,對良好行為加以鼓勵。盡可能的消除引起孩子情緒暴躁的條件,增加對情緒穩定有促進作用的因素。我們需要記住,一個發脾氣的孩子其實正是在展示他的脆弱,所以我們需要用各種辦法來表達我們對此的理解和包容,那麼,那個可愛的天使寶寶也會很快回來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