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民間故事:輪流做乞丐上集

北宋神宗年間, 禹州城出了一件奇聞:縣令劉德昌因管理當地成績顯著, 本應被升為秘書省校書郎, 宋神宗俄然頒了一道禦旨,

說劉德昌有必要和他那以行乞為生的跛子哥哥劉德忠對換行當。 秘書省校書郎一職由劉德忠充任, 而劉德昌則去當乞丐。

劉德忠和劉德昌是一對親兄弟, 為何劉德昌當了官, 而他的哥哥劉德忠卻做了乞丐?說起來, 這裡邊還有個風趣的故事呢。

本來, 劉家兄弟原本是咱們子弟, 他們兩人從小都很好學, 飽讀詩書, 志趣高遠。 誰知好景不長, 他們的父母逝世後, 兄弟倆年紀輕輕的都不善理財, 不久家道就衰落了。

兄弟倆吃了上頓愁下頓, 屋內一切值錢的東西被典當一空, 日子過得很困難。 這一年, 正逢京城大比, 兄弟倆都想進京搏一把, 苦無盤纏, 只好厚著臉皮分頭去借。 豈料, 曩昔那些跟劉家聯繫很好的親戚朋友, 見劉家今非昔比,

一個個狗眼看人低, 誰也不願把銀兩借給這兩個窮困潦倒的墨客。 兄弟倆奔走了幾天, 最終都空著兩隻漏風巴掌無精打采地回到家中。 眼看考期一天天逼近了, 兩個人想來想去, 終於想出一個法子來。

劉德忠提議道:“弟弟, 依為兄之見, 這一次由你去參與京城大考。 我去做乞丐, 一路跟著你, 討來的賦稅供你沿途運用。 待你大考得中, 日後你再贊助我上京應試, 怎樣?”劉德昌一聽, 覺得這個方法不錯, 但他卻擺出一副難為情的姿態, 道:“哥哥, 虧你想出這麼個主見來, 我怎樣能為自己趕考, 而讓你受這麼大的委屈呢?應該我沿路乞討, 供哥哥趕考啊!”

“瞧你說的, ”劉德忠笑道, “咱們是親兄弟呀, 還分什麼相互?你千萬別跟我爭了,

就這麼決議了!”

劉德昌看哥哥做事這麼決斷, 連忙說:“哥哥, 如果我蟾宮折桂做了官, 必定贊助哥哥你上京大比。 ”

這天一早, 兄弟倆啟航往京城而去。 劉德昌一身綢緞衣褂, 搖著一把摺扇, 十足一副墨客容貌。 而劉德忠衣著襤褸, 一手拿著根打狗棍, 一手挎著個要飯籃, 怎樣看, 都像個要飯的世家身世。 兄弟倆怕被他人看笑話, 兩個人一個走在前, 一個走在後, 中心間隔拉得遠遠的, 裝作相互不認識的容貌。 每到一處宿頭, 劉德忠便預先給弟弟交上住宿費、伙食費, 不和弟弟住在一塊。 最倒運的是碰上下雨天, 弟弟住在旅館裡安安穩穩地睡大覺, 哥哥卻縮在人家的屋簷下飽嘗風雨之苦。 當乞丐也是要有本事的, 那就是怎樣防備被狗咬。

劉德忠沒這能耐, 有一次他來到一個大戶人家門前, 伸手沒討到一點東西, 還被人家放出的一條惡狗咬傷了腿。 由於沒錢治療, 那條腿的創傷感染了, 又爛又腫, 等趕到京城, 一條腿已殘廢了。

劉德昌參與會試, 果然稱心如意, 名列榜首, 不久, 又被神宗皇帝欽點為禹州縣令。

劉德昌回到老家禹州, 曾經那些和劉家斷了交遊的人, 一個個都跑來和他拉關係。 有個叫夏林升的大員外, 女兒夏翠雯是城裡出了名的大美人兒, 許多人曾想娶她為妻, 可夏員外眼眶子高, 想攀個有錢有勢的人家做個靠山, 一直高不成, 低不就, 把大姑娘擱置閨中。

現在, 夏員外見劉德昌高中有了長進, 便主動到衙門裡去替女兒做媒, 要把女兒嫁給劉德昌。

劉德昌天然求之不得。 所以, 這樁婚姻便定下來了。 誰知這夏家的女兒極是專斷專橫, 虛榮心無人能比, 一進劉府, 便奪下家中一切財政大權, 並給劉德昌立下許多條款, 其中有一項就是:不得再和那討飯的殘廢哥哥劉德忠交遊。 夏翠雯說:“相公, 你哥哥現在是個殘廢了, 照規則今後是不能參與京城大比的, 像他這樣一個沒用的人, 也只要一條路可走, 那就是持續靠行乞為生。 你就是贊助他再多的錢, 他也不會做生意, 有什麼用?”劉德昌已領教過夫人的兇猛, 哪敢多嘴?連連允許同意不再贊助哥哥。

有一天深夜, 劉德昌找到劉德忠, 鼻涕一把淚兩行地向哥哥泣訴自己的一番苦衷:“哥哥呀, 當今我在家中已做不得半點主, 還請哥哥原諒!這你可別怪弟弟啊……”

還請哥哥原諒!這你可別怪弟弟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