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袁崇煥到底是不是千古罪人,知道真相的我們留下了眼淚

對於袁崇煥這個人物我們都不陌生, 有人評價他是千古罪人, 有人說他是民族英雄。 作為一個富有爭議性話題的人物, 如果僅僅一面之詞就加以判定, 這樣又是偏頗。

袁崇煥像

首先, 要談一下袁崇煥所處的背景環境。 在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 後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間, 後金和大明發生薩爾滸戰役, 是明朝與後金遼東戰爭中的戰略決戰, 後金在這次戰爭中5天之內連破三路明軍, 殲滅明軍約5萬人, 繳獲大量軍用物資, 此戰役以明軍大敗而告終。 在這次戰爭之後, 明朝由戰略進攻變成了戰略防禦, 從此大明國力一蹶不振。 從1619年開始後金不斷進攻明朝, 明軍節節敗退, 丟失了旅順、瀋陽、遼陽、廣寧諸多城市及領土, 損失兵力高達40余萬。 在這樣的情況, 袁崇煥被任命為兵部尚書, 主持大局的。

袁崇煥在任期間的貢獻是非常大的, 主要體現在如下幾點:

甯遠大捷。

甯遠之戰是1626年(明天啟六年、後金天命十一年)正月, 在努爾哈赤的帶領下, 後金與明朝在寧遠(今遼寧興城)進行的作戰。 在這次戰爭中, 袁崇煥組織軍民堅壁清野, 協力共守, 剷除奸細, 憑堅城用大炮, 配以火攻, 殺傷後金軍1.7萬人, 挫敗了努爾哈赤奪占遼西和山海關的企圖, 明朝大勝後金, 明朝方面稱這次戰役為“甯遠大捷”, 這也是首次明軍打敗後金軍, 打破了後金不可戰勝的神話, 此役兵敗之後, 努爾哈赤抑鬱而死, 於1626年(明天啟六年、後金天命十一年)八月十一病卒。 袁崇煥對於新式武器重視程度也比較高, 在這次戰爭中使用了當時明朝最先進紅衣大炮, 當時袁崇煥在寧遠城共擁有西洋大炮11門, 並且任命葡萄牙人訓練炮手使用紅衣大炮。

努爾哈赤像

甯錦大捷。 甯錦大捷創造了明末殺傷後金士兵的最高記錄, 持續24天的戰鬥, 明軍守住了寧遠、錦州及其附屬堡壘, 消滅後金軍隊6000-8000人(其中八旗正規軍2680人, 其餘是八旗奴隸兵及漢奸軍死亡), 擊傷後金軍隊達12000-16000人, 後金在甯錦之戰中總體傷亡率在30%-40%,

不可不說是損失慘重。 以至於以後的2年後金再也不敢進攻明朝, 甚至在兩年後攻打明朝也要繞過遼西防線。

訓練的有素遼軍是明末的中流砥柱, 無論是在遼東戰場還是國內戰場, 祖大壽、吳三桂死死守住遼西, 後金仍舊不能越遼西一步, 國內戰場的曹文詔多次給予李自成毀滅性進攻, 吳襄給山東叛亂三順王以致命一擊。

吳三桂影視形象

後來, 袁崇煥被崇禎皇帝殺死了, 明朝再無邊防大將, 因此在崇禎登基以後十七年中, 清兵先後六次入塞, 三次直逼北京城下。 其中, 第五次和第六次侵略最為嚴重。 第五次入塞, 清軍以多爾袞、岳托為主將, 繞道蒙古, 從密雲東面的牆子嶺、喜峰口東面的青山口, 突破長城要塞, 沿著運河往南直到濟南, 俘獲了人畜46萬。 明廷急調遼東前鋒總兵祖大壽入援。 盧象升拼死奮戰, 彈盡糧絕, 最後陣亡。 史稱“戊寅虜變”。 後金第六次入塞, 殺魯王朱以派及樂陵、陽信、東原、安丘、滋陽諸郡王、官吏等數千人。 攻克3府, (允州、順德、河間), 18州,67縣,共88城,降6城。擊敗明軍39處,所獲黃金12250兩,白銀2205270兩,俘獲百姓369000名口,駝馬騾牛驢羊共321000有奇。兵鋒止步於南直隸海州一帶。如果袁崇煥不被殺死的情況下,明朝的死亡人數不會這麼高,所以,崇禎皇帝的自毀長城行為,為大明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崇禎皇帝像

18州,67縣,共88城,降6城。擊敗明軍39處,所獲黃金12250兩,白銀2205270兩,俘獲百姓369000名口,駝馬騾牛驢羊共321000有奇。兵鋒止步於南直隸海州一帶。如果袁崇煥不被殺死的情況下,明朝的死亡人數不會這麼高,所以,崇禎皇帝的自毀長城行為,為大明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崇禎皇帝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