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香港日治時期的首任總督,是一個曾被撤職的敗軍之將

1941年12月8日, 日本在偷襲珍珠港的幾個小時之後, 日軍中將酒井隆便指揮第38師團從深圳進攻香港。 18天后, 香港淪陷, 港督楊慕琦宣佈無條件投降, 日軍在香港開始了3年零8個月的管治, 香港從英國殖民地變成了日本佔領區。

最初, 日軍在香港成立了所謂“軍政廳”, 由酒井隆出任最高長官。 1個多月後, 磯谷廉介被日本政府任命為第一任香港佔領地總督, 他曾是原關東軍參謀長, 因“諾門罕戰役”戰敗被撤職。

早在1936年, 磯谷廉介就擔任日本陸軍省軍務局長, 並在當年晉升為中將。 “七·七事變”後, 磯谷廉介率第10師團出征華北, 但在第二年的“台兒莊會戰”中受挫。

1938年6月, 磯谷廉介被任命為關東軍參謀長, 搖身變成陸軍的重要人物之一。 不過, 磯谷廉介在日本陸軍中比較另類, 他和孫中山、廖仲愷、汪精衛、蔣介石等的交往都較深。

1939年5月, 日本關東軍和蘇聯紅軍在中蒙邊境打響了歷時135天的“諾門罕戰役”。 在朱可夫的指揮下, 蘇聯遠東軍以一個裝甲集團軍大敗兩個師團的日本關東軍, 日軍死傷慘重。 戰後, 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和參謀長磯谷廉介被撤職, 磯谷廉介轉為預備役, 坐了近兩年冷板凳。

日軍佔領香港後, 在日本外務大臣東鄉茂德的推薦下, 首相東條英機任命磯谷廉介為香港佔領地總督。 1942年2月20日, “香港佔領地政府”成立, 磯谷廉介正式上任, 結束了香港短暫的軍政府時期。

磯谷廉介將政府總部設在香港島中環的滙豐總行大廈, 軍方總部設置在半島酒店。

香港佔領地總督部是當時香港最高的行政機關, 也是日本戰時內閣的直轄機構之一。

磯谷廉介擔任香港佔領地總督兩年零10個月之久。 在他統治下, 香港的大多數工廠都被日本人巧取豪奪, 人民饑寒交迫。 那時, 香港的糧食十分短缺, 磯谷廉介採取了定額配給制,

市民餓死現象時有發生。

在磯谷廉介的主導下, 本地貨幣港元成了非法貨幣, 取而代之的是毫無保證的日本軍票, 香港人也因此蒙受了巨大損失。

日治時期, 日軍在香港常常濫殺無辜, 港人的尊嚴和人權盡失。 此外, 磯谷廉介將香港進行了重新分區和命名, 很多街道名稱都改為帶有日本的色彩的新名字, 如“皇后大道”更名為“明治通”等等。

為緩減人口壓力,磯谷廉介在香港實行“歸鄉政策”,大批市民被迫驅逐到大陸。使香港的人口從1941年的160余萬人降至1945年的60余萬人。

日治時期,香港的學校銳減至戰前的5%,大多數適齡兒童失學。在剩下的幾十所學校裡,日本當局積極推廣日化教育,日語變成主要的課程,英語則被完全禁止使用。

1944年12月,磯谷廉介調任臺灣行政司長。二戰結束後,磯谷廉介被南京軍事法庭判以戰爭罪判處無期徒刑,但幾年後就獲得假釋。

為緩減人口壓力,磯谷廉介在香港實行“歸鄉政策”,大批市民被迫驅逐到大陸。使香港的人口從1941年的160余萬人降至1945年的60余萬人。

日治時期,香港的學校銳減至戰前的5%,大多數適齡兒童失學。在剩下的幾十所學校裡,日本當局積極推廣日化教育,日語變成主要的課程,英語則被完全禁止使用。

1944年12月,磯谷廉介調任臺灣行政司長。二戰結束後,磯谷廉介被南京軍事法庭判以戰爭罪判處無期徒刑,但幾年後就獲得假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