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被注資36億元 DS能滿血復活嗎?|中國汽車報

“新年新氣象”, 這句話對長安標緻雪鐵龍來說可能再合適不過了。 1月12日晚,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汽車”)發佈公告稱, 長安汽車與法國標緻雪鐵龍集團公司(以下簡稱PSA)向長安標緻雪鐵龍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CAPSA”)增資36億元(其中長安汽車增資18億元, 增資後持股比例仍保持50%不變), 用來支持CAPSA的日常經營和未來專案投資需要, 改善經營狀況, 並提升營運能力。

對大多數消費者而言, CAPSA這個名字似乎有些陌生, 但如果說DS, 可能知道的人還會多一些。 在歐洲等汽車消費成熟地區, 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以及各品牌的“拳頭”產品的集中度都非常高,

DS雖然頗受法國總統青睞, 但在趨於飽和的歐洲市場著實發展不易。

相比其他企業大都先以進口方式觀察市場回饋, 待銷量增長到一定程度再國產化的路徑不同, DS非常明白, 彼時的中國汽車市場正值快速增長階段, 各品牌都有可發展的空間, 但DS若以引進的方式先“試水”兩三年再國產, 便有可能錯過市場增長最快的幾年。 與此同時, 彼時很多企業都將國產化視為擴大銷量的最佳路徑。

於是, DS就這樣以“長安諦艾仕”的身份, 出現在中國消費者的視野裡。 資料顯示, 2011年11月, 經由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等部門審批, CAPSA正式成立, 當時系由中國長安汽車集團公司和PSA集團各占50%的股份組建。 長安汽車於2012年12月26日完成收購CAPSA中方股權專案, 股權結構變成長安汽車和PSA各占50%。

雖然國產化的進度相當迅速, 但CAPSA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顯然比較曲折。 DS的品牌發展歷史中帶著雪鐵龍的影子, DS在早期市場宣傳中也曾用“雪鐵龍品牌的豪華產品系列”這一說法,

明顯給中國消費者造成一種誤解, 即DS等同于雪鐵龍, 形象大打折扣。 再加之早期DS進口產品定價頗高, DS3低配車型19.98萬元、DS5低配車型29.88萬元的售價, 使得大多數潛在消費者轉而將眼光放到了品牌知名度更高而價格卻相差不大的奧迪、寶馬等同級別車型上。

DS很快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在2013年的日內瓦車展上, 時任PSA集團首席執行官的瓦蘭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PSA意識到中國消費者對DS品牌識別性的問題, 在後續國產車型上將原有的雪鐵龍車標更換為DS標識, 與車尾保持一致。 但實際上, DS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印象已經形成了。

另一方面, DS在產品力和技術方面也確實沒有太多優勢。 目前DS旗下產品大都使用的是PSA與寶馬共同研發的1.6THP或1.8THP發動機, 雖然這台發動機獲得了不少世界獎項, 也在當時作為賣點大力宣傳, 但時間已經到了2018年, 這個賣點恐怕有點拿不出手了。 而曾經銷量還不錯的DS6, 在上市時便爭議頗多, 如:

身為豪華品牌, 卻將競爭對手描述為途觀、翼虎等非豪華品牌車型;定價19萬元至30萬元,

竟全系未配備四驅系統;依然使用1.6THP發動機;全系車型後懸掛全部採用縱臂扭轉梁式非獨立懸掛系統, 雖然法國人將非獨立懸掛調校得非常出色, 但仍與多連杆式懸掛系統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至少在中國消費者眼中, 20萬元以上車型不應還使用成本低廉的扭力梁懸掛。

資料顯示, DS品牌在2013年到2015年的市場表現呈增長趨勢, 分別為2552輛、23008輛、24451輛, 但2016年銷量急轉直下, 僅16123輛。 而今, 在長安汽車官方公佈的產銷快報中, CAPSA已經失去了單獨出現的資格, 據公開資料統計, 2017年前11個月CAPSA的整體銷量還不足6000輛, 而同年中國豪華車市場增速高達近20%。

斷崖式的銷量下滑,無疑給DS的資金運轉帶來了困難,但此次兩家母公司的資金注入,並非這家法國豪華汽車製造商第一次接受援助。2017年6月,長安汽車與PSA集團就已經簽署協議,約定共同推進CAPSA及DS品牌在中國及亞太地區的發展,雙方共同為DS注資36億元。

此次,雙方注資36億元,DS真的能靠資金“盤活”嗎?有業內人士表示,外資品牌對於進入和退出一個市場都非常謹慎,很少因為一段時期的業績低迷就選擇退出,因為退出意味著切斷了再進入的後路。處於低谷時,企業會努力調整策略,等待市場轉機。事實上,這種轉變確實存在:據瞭解,原來法系主導的CAPSA開始調整戰略,做出“本土化”運營嘗試,除了管理層增加中方成員,代言人也從蘇菲瑪索更換為更接地氣的中國演員王凱。

我們在這次發佈的公告中看到,“CAPSA從2018年開始,每年向中國市場至少投放一款DS新產品,包括D級車型的導入。在技術方面進行提升,PSA集團將不斷加強對 DS 產品的新技術(尤其是電氣化、PHEV及純電動車型)投入和應用,以充分體現DS品牌產品的豪華定位”。從這裡或許可以看出,決策層已經意識到DS這幾年在華產品、技術投入的不足。

至於CAPSA是否已經真正瞭解了中國豪華車市場,能依靠新的資金注入迎來轉機,我們拭目以待。

文:張海天 編輯:呂彩霞

版權聲明

斷崖式的銷量下滑,無疑給DS的資金運轉帶來了困難,但此次兩家母公司的資金注入,並非這家法國豪華汽車製造商第一次接受援助。2017年6月,長安汽車與PSA集團就已經簽署協議,約定共同推進CAPSA及DS品牌在中國及亞太地區的發展,雙方共同為DS注資36億元。

此次,雙方注資36億元,DS真的能靠資金“盤活”嗎?有業內人士表示,外資品牌對於進入和退出一個市場都非常謹慎,很少因為一段時期的業績低迷就選擇退出,因為退出意味著切斷了再進入的後路。處於低谷時,企業會努力調整策略,等待市場轉機。事實上,這種轉變確實存在:據瞭解,原來法系主導的CAPSA開始調整戰略,做出“本土化”運營嘗試,除了管理層增加中方成員,代言人也從蘇菲瑪索更換為更接地氣的中國演員王凱。

我們在這次發佈的公告中看到,“CAPSA從2018年開始,每年向中國市場至少投放一款DS新產品,包括D級車型的導入。在技術方面進行提升,PSA集團將不斷加強對 DS 產品的新技術(尤其是電氣化、PHEV及純電動車型)投入和應用,以充分體現DS品牌產品的豪華定位”。從這裡或許可以看出,決策層已經意識到DS這幾年在華產品、技術投入的不足。

至於CAPSA是否已經真正瞭解了中國豪華車市場,能依靠新的資金注入迎來轉機,我們拭目以待。

文:張海天 編輯:呂彩霞

版權聲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