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你所不知道的廉頗真實的另一面,真相令人歎息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開篇就說, 廉頗"以勇氣聞于諸侯", 但那時是秦國著力南下, 主力在巴蜀荊楚, 趙國與周圍國家相比尚屬強大, 廉頗假借著虎威, 尚可打一些勝仗。 但在秦人來攻時, 他與趙奢、李牧、藺相如等敢打敢碰的人相比, 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然而, 趙奢、李牧、藺相如都沒有廉頗名氣大, 這是因為廉頗還有一個負荊請罪的故事。

負荊請罪

由於負過荊請過罪, 仿佛廉頗是個襟懷坦蕩、勇於改過的君子。 可是, 他這個人有了錯誤就改, 改了卻再犯。 長平戰後, 趙王曾再次起用廉頗, "以尉文封廉頗為信平君, 為假相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這是比以前更重用了。 趙悼襄王立, 因燕人樂乘伐燕有功, "使樂乘代廉頗。 廉頗怒, 攻樂乘, 樂乘走。 廉頗遂奔魏之大樑"(《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因為別人比自己功高了官大了, 廉頗就犯了老毛病, 把人家樂乘攆跑了還不算,

竟然棄強秦壓城的國家於不顧, 為了個人怨憤, 再一次耍小孩子脾氣, 跑到別的國家去了。 可能是魏國也看明白了廉頗這個人, "廉頗居梁久之, 魏不能信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不但沒有重用, 而且不信任他。 後來他從魏國又跳槽到了楚國。 在楚國, 他也沒得到重用, 這時, 他說出了"我思用趙人", 可惜, 為時晚矣。 最後, 廉頗老先生一個人默默無聞地客死在異國他鄉。

身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廉頗, 經常出現在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賦裡。 南朝梁武帝時期, 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奉皇命編撰《千字文》。 其中以“起翦頗牧, 用軍最精”來形容戰國時期這四位戰功赫赫的名將, 在詞人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裡更是直接問道:“憑誰問,

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這位驍勇到底不是一般的莽夫, 在老後也想著帶兵打仗為國出力, 不得不讓世人尊敬, 可知這位大將在戰國乃至對後世的影響有多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