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濱城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

1月17日上午, 濱州市濱城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濱州學院學苑會堂隆重開幕, 來自全區各條戰線的人大代表和列席會議的政協委員們齊聚一堂, 共商濱城發展大計。

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張寶亮、周克宏、張瑞傑、孫文利、唐志強、李建漢、畢玉海、宋全星、高樹忠、高立忠、苑鳳奎、劉殿君、劉曉兵在主席臺前排就座。

這次會議應到代表243名, 實到代表235名, 符合法定程式。

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周克宏主持會議並宣佈大會開幕。

濱城區人民政府區長張瑞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共分三個部分:一、迎難而上, 負重奮進, 經濟社會發展邁出新步伐。 二、把握機遇, 精准施策, 奮力開啟高品質發展新征程。 三、不忘初心, 苦幹實幹, 全力開創“六個濱城”建設新局面。

張瑞傑在報告中說, 過去的一年, 是濱城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 面對嚴峻複雜的經濟形勢和急難險重的發展任務, 全區上下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 立足“聚焦爭先進位、全面走在前列”的工作定位, 拿出“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的幹勁作風, 聚力“1+1+5”攻堅性工作, 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

自覺踐行發展新理念, 積極應對前所未有的新挑戰, 破難前行, 砥礪奮進, 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 攻堅克難, 發展質效持續提升;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實現447.2億元、增長7.5%;固定資產投資396.67億元、增長3.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8.22億元、增長4.13%;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17.28億元、增長11.8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5.9億元、增長9.7%;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98:42.12:54.9, 服務業比重提高1.81個百分點;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3925元、16245元。 科學轉調, 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統籌推進, 城鄉面貌明顯改善;全面發力, 多項攻堅任務成效顯著;加大投入, 民生保障不斷加強;銳意改革, 行政效能進一步提升。

張瑞傑說, 2017年是大考疊加、挑戰不斷的一年, 大事多、難事多、急事多, 全區上下經受的考驗和壓力前所未有;2017年也是戮力攻堅、捷報頻傳的一年,

全區上下廣泛凝聚共識, 積極應對風險挑戰, 解決了一些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瓶頸難題, 辦成了一些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好事, 實施了一批影響長遠的重點工程、重大專案, 較好地完成了各項攻堅任務;2017年更是迎難而上、逆勢突圍的一年, 聚焦新舊動能轉換, 聚力項目建設, 聚勢招商引資, 聚心深化改革, 不斷夯基礎、補短板、提品質, 發展動力更加強勁。

報告指出,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 是改革開放40周年, 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 更是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之年。 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戰略部署, 釋放出一系列政策利好, 為濱城加快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 濱州一類開放口岸獲批運營, “一帶四區多園”產業佈局加快構建, 京滬高鐵第二通道、濟濱高鐵等重大基礎設施加速推進, 濱州軍民融合科技產業園、北汽江森自控等高端項目落地建設,為濱城持續發展構築了更加廣闊的空間。通過棚改拆違、污染防治、文明創城等一場場攻堅戰的考驗和洗禮,錘煉了一批敢於擔當、能打必勝的幹部隊伍,形成了幹事創業、爭先進位的濃厚氛圍,實現了境界標準、幹部作風的“雙提升”。

今年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品質發展要求,立足“聚焦爭先進位、全面走在前列”的工作定位,聚力“1+1+5”攻堅性工作,加快推進“一帶四區多園”產業佈局,重點抓好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城鄉建設、改革開放、生態文明、民生改善六項工作,全力建設開放濱城、實力濱城、美麗濱城、和諧濱城、民生濱城、實幹濱城。

2018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2%以內,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5%、8%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2.5‰以內,圓滿完成節能減排任務。

報告中指出,要實現以上目標任務,需要把握好以下原則:堅持科教興區助力發展;堅持人才強區支撐發展;堅持創新驅動引領發展;堅持鄉村振興優先發展;堅持區域協調均衡發展;堅持綠色環保持續發展;堅持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張瑞傑在報告中指出,2018年,圍繞上述目標和原則,聚焦“六個濱城”建設,全力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以更大的力度抓環境優佈局,全力厚植開放濱城新優勢。

(二)以更實的舉措抓轉換提動能,全力厚植實力濱城新優勢。

(三)以更強的決心抓生態促宜居,全力厚植美麗濱城新優勢。

(四)以更快的步伐抓改革強治理,全力厚植和諧濱城新優勢。

(五)以更多的投入抓保障促共用,全力厚植民生濱城新優勢。

(六)以更嚴的要求抓隊伍促落實,全力厚植實幹濱城新優勢。

濱州軍民融合科技產業園、北汽江森自控等高端項目落地建設,為濱城持續發展構築了更加廣闊的空間。通過棚改拆違、污染防治、文明創城等一場場攻堅戰的考驗和洗禮,錘煉了一批敢於擔當、能打必勝的幹部隊伍,形成了幹事創業、爭先進位的濃厚氛圍,實現了境界標準、幹部作風的“雙提升”。

今年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品質發展要求,立足“聚焦爭先進位、全面走在前列”的工作定位,聚力“1+1+5”攻堅性工作,加快推進“一帶四區多園”產業佈局,重點抓好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城鄉建設、改革開放、生態文明、民生改善六項工作,全力建設開放濱城、實力濱城、美麗濱城、和諧濱城、民生濱城、實幹濱城。

2018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2%以內,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5%、8%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2.5‰以內,圓滿完成節能減排任務。

報告中指出,要實現以上目標任務,需要把握好以下原則:堅持科教興區助力發展;堅持人才強區支撐發展;堅持創新驅動引領發展;堅持鄉村振興優先發展;堅持區域協調均衡發展;堅持綠色環保持續發展;堅持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張瑞傑在報告中指出,2018年,圍繞上述目標和原則,聚焦“六個濱城”建設,全力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以更大的力度抓環境優佈局,全力厚植開放濱城新優勢。

(二)以更實的舉措抓轉換提動能,全力厚植實力濱城新優勢。

(三)以更強的決心抓生態促宜居,全力厚植美麗濱城新優勢。

(四)以更快的步伐抓改革強治理,全力厚植和諧濱城新優勢。

(五)以更多的投入抓保障促共用,全力厚植民生濱城新優勢。

(六)以更嚴的要求抓隊伍促落實,全力厚植實幹濱城新優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