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墓寶藏無數千年無人能進,鏟平半座山,仍找不到入口

春秋時期, “禮樂崩壞”的社會變化之後, 厚葬之風興盛, 每朝每代的皇帝死後都會攜大量的陪葬品入墓葬。 因此, 每當朝代更迭之後, 前朝皇帝的陵墓都會成為盜墓者挖掘寶藏的目標, 其間的盜墓者不可勝記, 有些陵墓甚至被數次, 甚至數十次光顧, 歷代帝王的陵墓沒有被盜過的寥寥無幾, 有的是因為陵墓內沒什麼寶貝, 而有一個陵墓裡面寶貝無數, 但是1300年來, 盜墓者無數, 但卻始終找不到陵墓入口。

這座陵墓就是乾陵, 也是我國唯一一座兩位帝王夫妻合葬墓, 即武則天與唐高宗的陵墓。 武則天是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 本就帶有很大爭議性, 墓前的無字碑也使人浮想聯翩, 乾陵旁邊的無頭人像更是給陵墓鋪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據說乾陵的選址也十分考究, 這是皇宮內專掌陰陽和天文曆法的太史令李淳風與星象家袁天罡同時選定的位址。 乾陵最終修建在距離西安76公里外的乾縣梁山上, 梁山之上有三座山峰, 南邊兩座左右對稱, 外觀形似女性的兩個乳房, 北邊山峰海拔最高, 整體看來梁山就像是仰臥在天地間的女性軀體, 也算是對武則天的真實寫照了。 後來郭沫若還曾題詩雲:“南對乳丘思大業,

下臨後土望長安。 ”

乾陵是兩位帝王的夫妻合葬墓, 而且武則天時期正是唐朝國力興盛之時, 是武則天派人歷經23年才修好的陵墓, 裡面的寶藏自然少不了, 據專家估計, 乾陵中的寶藏至少有五百噸, 而且當時的無價之寶王羲之的《蘭亭序》十有八九也藏在陵墓之中,

受李世民影響, 武則天喜歡臨摹王羲之的字體, 在乾陵一帶, 一直就有《蘭亭序》藏在乾陵內的傳說。

乾陵內豐厚的寶藏自然引來了無數的盜墓者, 其中歷史上有所記載的就有17人, 唐末黃巢, 五代溫韜, 民國孫連仲, 都曾率兵數萬至數十萬前來盜掘,

最出名的應該是黃巢, 曾帶四十萬大軍前來盜墓, 結果鏟平了半座山連陵墓的入口都沒找到, 儼然成了盜墓界的笑柄與恥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