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永遠是村民的“好小妹”

「我在基層做信訪」永遠是村民的“好小妹”

——記景德鎮珠山區竟成鎮信訪辦副主任余小妹

【字體:大 中 小】 【列印本稿】 【關閉】

“大姐”、“小妹”, 這是許多村民們對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最常用的稱呼。 她是景德鎮市珠山區竟成鎮信訪辦公室副主任、今年54歲的余小妹。 就是這樣一位樸實、地道的基層婦女幹部, 紮根基層30多年, 擁有豐富的信訪工作經驗, 接待來訪、化解矛盾、回應訴求一一得到領導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她立足崗位, 甘於奉獻, 是陽光信訪、法治信訪、責任信訪的忠實踐行者, 在推進信訪制度改革和健全法治信訪工作上做出了顯著成績。

村民眼中的“好主任”

1985年, 余小妹通過招考進入當時的竟成鄉政府工作。 1997年, 她調任竟成鎮小港嘴村擔任村主任一職。 當時的小港嘴村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 出行困難, 村民種植養殖的農產品還需要靠肩挑、車推、人工搬運等方式運送出去, 村民日常生產、生活產生諸多不便。 作為土生土長的人, 本著為群眾、為家鄉父老辦實事的原則, 她提出要給村民修路。 但是她的這一做法, 並沒有得到村民們的支持, 甚至於嘲諷。 群眾普遍認為, 一個婦女怎麼有能力修路, 真是天方夜譚。 然而, 她沒有被困難壓倒, 三番五次上門做群眾工作, 並爭取區、鎮政府支援, 籌措資金, 為村民修建了一條奔向小康的道路。

那時候, 田間地頭、修路現場、村民家中, 都是她的辦公地點。 處理村中日常事務、調解村民糾紛, 為村民們辦實事、辦好事, 贏得了大家的好評。 時間一晃過去了2年, 恰逢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 不出意外, 她以1198票占總票數的85.57%得以連任。 “金杯銀盃, 不如群眾的口碑”, 她以為民無私的大愛情懷, 為基層群眾帶去溫暖。

上訪群眾的“貼心人”

2006年, 余小妹開始從事信訪工作, 作為一名信訪新兵, 她努力學習實踐, 充分發揮女性特有的潛質和優勢, 利用自己在農村成長和在農村工作中積累的豐富經驗, 在來訪群眾接待工作上遊刃有餘。 近年來, 隨著城市發展的深入推進, 鎮轄區內專案落地多, 征地拆遷糾紛等不斷增加, 加之精准扶貧的全面推進,

群眾反映安置地建房、危房改造等各類訴求較多, 情況複雜, 信訪接訪工作量工作劇增, 有時一天要接訪5、6批來訪群眾, 經常是嘴皮磨破、聲音沙啞。 但她卻從不厭煩, 總是笑臉相迎、和藹可親, 以一聲問候、一杯熱茶、一張座椅安撫好來訪群眾, 然後心平氣和地一問一答, 按相關要求有條不絮地記錄基本資訊和主要訴求, 能當場疏導解釋的耐心直白的告知上訪人, 不能當場回復的她及時向領導彙報。 如2015年, 村民何某到鎮反映丈夫過世, 自己身患多種慢性疾病, 還要負擔兩個孩子讀書生活, 家庭生活十分困難, 萬般無奈尋求政府幫助。 她接訪後, 積極開展思想疏導。 利用“百姓說事”平臺召集相關部門商議, 並核實何某反映情況後,
依法依規對何某進行幫扶, 幫助其渡過了眼前的難關。

從事信訪工作已是第12年頭, 余小妹是村民口中的“好小妹”, 群眾心中的“好幹部”。 她表示, 不忘初心, 將一如既往, 在信訪工作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為群眾打開“心結”, 做基層群眾的“娘家人”。

(景德鎮市珠山區信訪局供稿)

版權有所:中共江西省委信訪局、江西省人民政府信訪局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陽明東路86號

ICP備案號:贛ICP備10001724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