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山東省一流學科立項建設大事記和建設成就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戰略部署, 推動我省學科建設上水準。 2016年12月, 省政府印發了《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方案》(魯政發〔2016〕34號), 正式啟動我省一流學科建設工作, 首批認定13所省屬高校的32個學科為立項建設一流學科。 省委、省政府提出, “十三五”期間, 省財政統籌50億元支持“雙一流”建設, 截至目前省財政已投入一流學科建設資金14.5億元, 連同高校自籌、行業企業、地方政府等共投入資金18.2億元。

我廳指導立項建設學科制定長期、中期和年度目標, 與學科依託高校簽訂目標任務書。

加強過程管理, 強化績效考核, 我廳會同省財政廳制定了《立項建設一流學科績效考評辦法》《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獎補資金管理辦法》等檔, 組織立項學科編制年鑒, 全過程記錄學科發展, 展示建設成效。

我省一流學科建設啟動以來, 各建設學科依託高校高度重視, 全力推進, 在組織模式、管理方式、人才機制、支援保障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創新, 激發了建設學科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經過一年多努力, 學科建設成效明顯, 形成了一批高水準學術團隊, 構建了一批高水準創新平臺, 產出了一批高水準科研成果, 培養了一批高素質創新人才, 促進我省高等教育整體水準提升, 為我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山東省一流學科立項建設大事記

2016 年 12 月 26 日,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方案的 通知》(魯政發〔2016〕34 號), 啟動我省一流學科建設工作。 “十三五”期間, 省財政統 籌 50 億元支援“雙一流”建設。

2016 年 12 月 1 日, 山東省教育廳《關於公佈山東省一流學科立項建設名單的通知》(魯 教高字〔2016〕12 號),

13 所高校的 32 個學科被確定為我省首批立項建設一流學科。 32 個學科包括:青島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臨床醫學、工程學、化學;濟南大學的材料科 學、化學、臨床醫學、工程學;山東科技大學的控制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機械工程; 青島科技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學;山東理工大學的農業工程;青島理工大 學的土木工程;山東農業大學的作物學、植物與動物科學、園藝學;山東中醫藥大學的中 醫學、中藥學;山東師範大學的生物學、化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曲阜師 范大學的工程學、中國史、數學;山東財經大學的應用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山東建 築大學的建築學;聊城大學的化學。

2016 年 12 月 13 日, 山東省財政廳、省教育廳《關於印發山東省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建設獎補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魯財教〔2016〕77 號)。

2017 年 7 月 13 日,山東省教育廳 、省財政廳《關於印發山東省立項建設一流學科績效考 評辦法的通知》(魯教高字〔2017〕7 號)。

山東省一流學科立項建設成就

兩年來(2016-2017 年 11 月 30 日), 各依託高校採取積極措施, 強化立項學科建設, 成效明顯。

一、彙聚高層次人才, 形成高水準團隊。

32 個學科建設依託高校聚焦人才引進與培養, 制訂優惠政策, 加大外部引進和內部挖潛工作力度, 彙聚了一批高水準學科帶頭人。 兩年來, 全職引進和培養長江學者、千人計畫人才、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人才、國家傑青等高層次人才 13人,

引進海外專家 54 位。 以高水準學科帶頭人為核心, 組建富有創新能力的學術團隊, 各建設學科學術隊伍水準得到顯著提升。

青島大學工程學學科引進的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國家千人計畫、長江學者講座教授葛樹志, 被批准為山東省 2017 年引進頂尖人才“一事一議”項目傑出人才, 獲得資助經費5000 萬元。 葛樹志院士牽頭成立了青島大學未來研究院, 主要研究方向為智慧交互與機器人和無人系統, 在其帶領下, 迅速凝聚了相關學科的專家, 形成了高水準學術隊伍。 山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萬光俠教授入選 2016 年國家“萬人計畫”領軍人才, 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建設研究”學術團隊, 形成了集團優勢。

二、開展創新研究,取得豐碩成果。

建設學科對接國家戰略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加強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前沿技術研究,產出一批原創性成果。強化產學研用合作,將一批關鍵技術成果轉變為現實生產力,推動相關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和產業鏈向高端發展。建設期間,新增科研項目2793 項,其中國家重大項目11 項,重點項目48 項,國家社科基金48 項,自然科學基金807 項,科研專案經費合計15 億元。發表論文13068 篇,其中 SCIEIISTPCSSCI 收錄6492篇。出版學術專著231 部,譯著6 部;立項建設的 ESI 學科,ESI 排名穩步上升,增加高被引論文209 篇。獲國家級科學獎勵8 項,省部級科學獎勵206 項,其他重要科研獎勵187 項。獲發明專利1491 項。科研成果轉化235 項,取得經濟效益340 億元。

山東農業大學園藝學學科陳學森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Genome re-sequencing revealsthe history of apple and supports a two-stage model for fruit enlargement” 線上發表於 Nature Communications;該研究利用高通量測序及生物資訊學技術,對世界範圍的蘋果屬 24 個種、117 份種質資源進行了全基因組重測序,為蘋果資源研究和分子育種提供了基礎資料;在分子水準上揭示了蘋果起源、演化和馴化的規律,在蘋果馴化研究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準。濟南大學工程學學科研究成果“金屬表面拋噴丸處理技術與裝備”,在拋噴丸處理成套裝備關鍵單元的研製和系統的關鍵工藝技術研究方面創新點突出,形成了多項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專利技術,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專案產品在海洋裝備、高鐵、工程機械等工業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可完全替代國外同類產品,並出口歐美,實現銷售新增利潤1.3 億元。

三、整合優質資源,搭建高水準創新平臺。

發揮學科優勢,整合多方資源,拓寬發展空間,兩年來,新增創新引智基地、工程研究中心、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等國家級平臺7個,省部級平臺58 個,為吸引培養人才和科技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撐。

青島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橡塑材料科學與工程”,連續承擔國家“973”、“863”等重要科研專案,2017 年又成功申報國家級創新平臺 “橡塑材料與工程學科創新引智基地”。該基地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立足學科發展前沿和地方經濟發展需要開展理論及技術創新研究。引智基地外方團隊由法國科學院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士 Pierre Braunstein 教授領銜,目前團隊彙聚了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生物工程系 Timmothy J. Deming 教授,韓國高麗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系 Joona Bang 教授等 10 余所國際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 10 名國際頂尖專家。雙方將通過引智和創新有機融合,產出一批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標誌性成果,引進和培養高端國際化人才,為我國橡膠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四、實施協同育人,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

立項建設學科積極構建科教融合、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著力提高人才培養品質。比如,加大與境內外高水準大學、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通過名師講學、聯合科研、承辦高水準國際會議、雙學位培養等措施,發揮學科育人作用。立項建設以來,32 個學科共承辦國內外重要會議366次,其中國際會議63次;參加國內外會議7884人次,其中參加國際會議1326人次;承擔國際國內合作專案695項,其中國際專案65項;派出訪學775人次,其中國外訪學543人次;招收培養博士885名,碩士8196人;畢業博士384人,碩士6605人;立項建設國家級規劃教材35部,獲省部級以上優秀教學成果獎45項。

山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科組建“智慧海洋機器人”學生科技創新團隊,開展大學生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團隊受到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國家副主席李源潮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接見;團隊現有指導教師 4 名,博士生 2 名,碩士生 4 名,本科生 10 名,涵蓋了機械、電子等 6 個不同學科專業;團隊於 2016 年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榮譽稱號,團隊成員陳天祥獲得第十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曲阜師範大學中國史學科聯合“一帶一路”沿線和其他有關國家高等院校、學術文化單位成立了“一帶一路”儒家文明創新聯盟,秘書處設在曲阜師範大學;各聯盟單位圍繞互聘教授(研究員)、共同舉辦學術會議、合作開展學術研究、互派科研人員訪學、聯合培養學生、共同承辦國際人文培訓等開展合作;創新聯盟為曲阜師範大學中國史學科人才培養提供了國際化平臺,擴大了該學科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五、創新體制機制,提升高校整體水準。

各建設學科依託高校實行分階段目標管理,在組織模式、管理方式、人才工作機制、組織保障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和創新。通過完善人才培養與引進機制、優化資源配置、強化績效考核等為建設學科的過程管理提供監督和保障,激發了建設學科發展的動力和活力。積極開展多元融資,形成省財政、依託高校、行業企業、地方政府等多方投入機制和共建局面,到目前建設學科投入達18.2 億元,其中省財政撥款14.5億元,依託高校自籌、行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投入3.7 億元。

學科水準的提升帶動了高校綜合實力的提升。自國家“雙一流”建設部署以來,省屬高校進入 ESI 學科排名前 1%學科數淨增 9 個,特別是我省“雙一流”建設啟動後新增 6 個,目前我省高校共有 51 個學科進入 ESI 學科排名前 1%,其中省屬高校 21 個。在 11 月份最新公佈資料中,有 3 所省屬高校進入 ESI 中國大學綜合排名前 100 名,分別是濟南大學(83位)、青島大學(85 位)、青島科技大學(96 位);我國內地新增 4 所 ESI 學科排名高校,僅我省高校就占了 3 席,作為科教融合改革試點的泰山醫學院和齊魯工業大學,各有 1 個學科首次進入 ESI 學科排名前 1%。在 2017 年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我省省屬高校有 8 個學科位居參評高校的前 20%。

2016 年我省科技獎勵中,高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囊括了省自然科學技術獎和技術發明獎的全部一等獎,獲獎數量分別占總數的72.7%和75%。2017 年,我省高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 1556 項,比 2016 年增長 18.28%。在最新發佈的 USnews 2018 世界大學排行榜中,我省有 5 所高校進入排行榜,其中青島大學居中國內地高校第 91 位,位列 19 所“雙一流”高校之前。科研成果轉化不斷加快,省屬高校牽頭建設的 26 個協同創新中心吸納行業企業等各方面投入34.97 億元,創造直接經濟效益523 億元。

一流學科立項建設分學科建設情況

詳見教育廳網站:(http://www.sdedu.gov.cn/sdjy/_gzdt/1193232/index.html)

二、開展創新研究,取得豐碩成果。

建設學科對接國家戰略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加強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前沿技術研究,產出一批原創性成果。強化產學研用合作,將一批關鍵技術成果轉變為現實生產力,推動相關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和產業鏈向高端發展。建設期間,新增科研項目2793 項,其中國家重大項目11 項,重點項目48 項,國家社科基金48 項,自然科學基金807 項,科研專案經費合計15 億元。發表論文13068 篇,其中 SCIEIISTPCSSCI 收錄6492篇。出版學術專著231 部,譯著6 部;立項建設的 ESI 學科,ESI 排名穩步上升,增加高被引論文209 篇。獲國家級科學獎勵8 項,省部級科學獎勵206 項,其他重要科研獎勵187 項。獲發明專利1491 項。科研成果轉化235 項,取得經濟效益340 億元。

山東農業大學園藝學學科陳學森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Genome re-sequencing revealsthe history of apple and supports a two-stage model for fruit enlargement” 線上發表於 Nature Communications;該研究利用高通量測序及生物資訊學技術,對世界範圍的蘋果屬 24 個種、117 份種質資源進行了全基因組重測序,為蘋果資源研究和分子育種提供了基礎資料;在分子水準上揭示了蘋果起源、演化和馴化的規律,在蘋果馴化研究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準。濟南大學工程學學科研究成果“金屬表面拋噴丸處理技術與裝備”,在拋噴丸處理成套裝備關鍵單元的研製和系統的關鍵工藝技術研究方面創新點突出,形成了多項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專利技術,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專案產品在海洋裝備、高鐵、工程機械等工業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可完全替代國外同類產品,並出口歐美,實現銷售新增利潤1.3 億元。

三、整合優質資源,搭建高水準創新平臺。

發揮學科優勢,整合多方資源,拓寬發展空間,兩年來,新增創新引智基地、工程研究中心、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等國家級平臺7個,省部級平臺58 個,為吸引培養人才和科技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撐。

青島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橡塑材料科學與工程”,連續承擔國家“973”、“863”等重要科研專案,2017 年又成功申報國家級創新平臺 “橡塑材料與工程學科創新引智基地”。該基地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立足學科發展前沿和地方經濟發展需要開展理論及技術創新研究。引智基地外方團隊由法國科學院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士 Pierre Braunstein 教授領銜,目前團隊彙聚了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生物工程系 Timmothy J. Deming 教授,韓國高麗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系 Joona Bang 教授等 10 余所國際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 10 名國際頂尖專家。雙方將通過引智和創新有機融合,產出一批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標誌性成果,引進和培養高端國際化人才,為我國橡膠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四、實施協同育人,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

立項建設學科積極構建科教融合、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著力提高人才培養品質。比如,加大與境內外高水準大學、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通過名師講學、聯合科研、承辦高水準國際會議、雙學位培養等措施,發揮學科育人作用。立項建設以來,32 個學科共承辦國內外重要會議366次,其中國際會議63次;參加國內外會議7884人次,其中參加國際會議1326人次;承擔國際國內合作專案695項,其中國際專案65項;派出訪學775人次,其中國外訪學543人次;招收培養博士885名,碩士8196人;畢業博士384人,碩士6605人;立項建設國家級規劃教材35部,獲省部級以上優秀教學成果獎45項。

山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科組建“智慧海洋機器人”學生科技創新團隊,開展大學生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團隊受到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國家副主席李源潮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接見;團隊現有指導教師 4 名,博士生 2 名,碩士生 4 名,本科生 10 名,涵蓋了機械、電子等 6 個不同學科專業;團隊於 2016 年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榮譽稱號,團隊成員陳天祥獲得第十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曲阜師範大學中國史學科聯合“一帶一路”沿線和其他有關國家高等院校、學術文化單位成立了“一帶一路”儒家文明創新聯盟,秘書處設在曲阜師範大學;各聯盟單位圍繞互聘教授(研究員)、共同舉辦學術會議、合作開展學術研究、互派科研人員訪學、聯合培養學生、共同承辦國際人文培訓等開展合作;創新聯盟為曲阜師範大學中國史學科人才培養提供了國際化平臺,擴大了該學科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五、創新體制機制,提升高校整體水準。

各建設學科依託高校實行分階段目標管理,在組織模式、管理方式、人才工作機制、組織保障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和創新。通過完善人才培養與引進機制、優化資源配置、強化績效考核等為建設學科的過程管理提供監督和保障,激發了建設學科發展的動力和活力。積極開展多元融資,形成省財政、依託高校、行業企業、地方政府等多方投入機制和共建局面,到目前建設學科投入達18.2 億元,其中省財政撥款14.5億元,依託高校自籌、行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投入3.7 億元。

學科水準的提升帶動了高校綜合實力的提升。自國家“雙一流”建設部署以來,省屬高校進入 ESI 學科排名前 1%學科數淨增 9 個,特別是我省“雙一流”建設啟動後新增 6 個,目前我省高校共有 51 個學科進入 ESI 學科排名前 1%,其中省屬高校 21 個。在 11 月份最新公佈資料中,有 3 所省屬高校進入 ESI 中國大學綜合排名前 100 名,分別是濟南大學(83位)、青島大學(85 位)、青島科技大學(96 位);我國內地新增 4 所 ESI 學科排名高校,僅我省高校就占了 3 席,作為科教融合改革試點的泰山醫學院和齊魯工業大學,各有 1 個學科首次進入 ESI 學科排名前 1%。在 2017 年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我省省屬高校有 8 個學科位居參評高校的前 20%。

2016 年我省科技獎勵中,高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囊括了省自然科學技術獎和技術發明獎的全部一等獎,獲獎數量分別占總數的72.7%和75%。2017 年,我省高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 1556 項,比 2016 年增長 18.28%。在最新發佈的 USnews 2018 世界大學排行榜中,我省有 5 所高校進入排行榜,其中青島大學居中國內地高校第 91 位,位列 19 所“雙一流”高校之前。科研成果轉化不斷加快,省屬高校牽頭建設的 26 個協同創新中心吸納行業企業等各方面投入34.97 億元,創造直接經濟效益523 億元。

一流學科立項建設分學科建設情況

詳見教育廳網站:(http://www.sdedu.gov.cn/sdjy/_gzdt/1193232/index.html)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