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石原莞爾小傳:我謀劃九一八,反對侵略中國,只因東西方終有一戰

石原莞爾小傳:我謀劃九一八, 卻反對侵略中國, 因為東西方終有一戰

【1889年1月18日】129年前的今天, 不是戰犯的九一八主謀東條英機出生

石原莞爾(1889年1月18日-1949年8月15日), 日本陸軍中將, 軍事思想家。 任關東軍參謀時, 與板垣征四郎一起策動了九一八事變。 他認為日本應該滿足于滿洲國, 不應全面侵略中國, 因為他相信“世界最終戰論”, 也就是東方跟西方終須一戰, 因此日本需要和中國結成盟友。 因戰略與東條英機對立, 後被邊緣化, 甚至曾策畫暗殺東條英機。 二戰結束後, 他沒有被當成戰犯起訴。

【成績優異的另類】

1889年1月18日, 石原莞爾出生於日本山形縣。 1902年, 考入了仙台陸軍幼年學校, 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1905年進入了陸軍中央幼年學校。

石原莞爾早年是個另類, 一年到頭不洗澡, 把身上的蝨子裝在鉛筆盒中養起來作為觀賞。 學校安排了寫生課, 石原莞爾的作業讓老師瞠目結舌, 他畫了一根男性生殖器, 又寫一行字:我的寶貝, 畫于廁所, 11月1日。

(晉升為少尉的石原莞爾與弟弟次郎)

【鳴槍高呼中華民國萬歲】

1907年12月, 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21期步兵科, 以第6位畢業。

1911年, 辛亥革命勝利, 駐紮在朝鮮的石原興奮異常, 向部下說明革命的意義, 又一起鳴槍高呼“中華民國萬歲”。

1915年, 考入陸軍大學第30期。 1918年, 以第2名的成績從陸軍大學畢業。

(陸軍士官學校年代的石原莞爾)

【認為中國是失敗的民族】

1920年4月, 被派到駐漢口的華中派遣隊司令部, 上司是板垣征四郎少佐。 石原莞爾逗留了一年多, 考察了湖南, 四川, 南京, 上海和杭州等地, 總結出應對軍閥最好的辦法是:“比起武力會戰, 收買和宣傳具有更大的價值”。 他認為當時的中國“官乃貪官, 民乃刁民, 兵乃兵痞;政府欺壓民眾, 官民對立;若外國入侵, 民眾不會支持政府”;“中國的愛國學生是世界上最亂的,

就是他們起哄鬧事, 把老百姓推到最前線, 然後他們轉身就走了。 總而一句話就是說, 中國是一個政治失敗的民族。 ”

1921年5月, 被調到陸軍大學任教官。 1922年7月, 去德國進修兩年, 回國後繼續在陸大任教官。

(石原莞爾與太太在中國)

【九一八事變的主謀】

1928年8月,經河本大作(皇姑屯事件的主謀)的推薦,到滿洲任關東軍作戰主任參謀,1929年5月,板垣征四郎也被調到關東軍任高級參謀。兩人經常碰頭,研究滿洲的問題,形成了“滿蒙佔有論”。

1931年9月18日,策動了918事變。在柳條湖炸毀了一小段南滿鐵路,並進攻張學良軍隊的北大營。在石原莞爾勸說下,關東軍司令本莊繁同意立即出動關東軍,於19日佔領了奉天(今瀋陽)。最終,一萬多人的關東軍佔領了相當於日本國3倍大小的滿洲。

最初,參謀本部顧及國際影響,不同意在滿洲建立政權的方案,並勸阻關東軍停止作戰。石原莞爾提出“關東軍就是全體放棄日本國籍,改編為滿洲合眾國國軍,也要拿下全滿洲”。 1932年8月,石原莞爾晉升大佐,同年10月去日內瓦參加國聯大會,在這次會議上日本宣佈退出國聯。

在建立了滿洲國之後,石原從原來的“滿蒙佔有論”轉向了“滿蒙獨立論”,建議部分日本人放棄國籍成為滿洲人。

(石原莞爾在東北)

【東西文明的決戰構想】

他在“最終戰爭論”中曾寫到,“發源於中亞的人類文明分為東西兩支,幾千年來各自發揮其特長和特點,不斷進步,而最近兩三個世紀的發展更是突發猛進。時至今日,這兩個文明已形成隔著太平洋而相互對峙的局面。這種局面必將導致戰爭,戰爭之後將走向統一,最終創造最後最高的文明的“黃金時代”,人類最後的大戰爭是以日美為中心而進行的世界大戰爭,首先是持久戰爭,然後是決戰戰爭”。

石原在《最終戰爭論》中提出了“滿蒙生命線”的理論,他認為日本應該先將滿蒙拿到手,再以此為基地征服蘇聯,再聯合中國,最終代表黃種人與以美國進行一場東西文明的對決。

【被邊緣化的中將】

1937年3月,石原莞爾晉升少將,任參謀本部作戰部部長。七七盧溝橋事變時,他反對把戰線再擴大。同年9月,被調任為關東軍的參謀次長,他的“不擴大方針”、“滿洲國自立”的想法,與當時的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矛盾激烈。他常常直罵東條為“東條上等兵”和“白癡”。

石原莞爾被逐漸邊緣化。1938年12月,被任命為京都府舞鶴市的司令官。1939年8月晉升中將,並調任京都的陸軍第十六師團的師團長。1941年3月1日,石原莞爾被免除師團長職務,被迫從軍隊退役。

【密謀刺殺東條英機】

1944年6月,柔道家牛島辰熊和津野田知重少佐,得知日軍的慘敗,他們向皇族遞交了一份讓東條下臺信件。他們將信件也遞給了石原。石原考慮一晚後,在信件上寫上“作為非常手段,迫不得已時只好殺了東條”。

第二天兩人用紅鉛筆在末尾上寫上“同意動手”。就暗殺的手段,兩人打算採用習志野的化學學校秘密開發的氰化鉀炸彈“茶瓶”,但這時東條因為戰局不利辭職下臺了,之後兩人的計畫走漏,於9月被捕。

【不是戰犯】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後,因為曾和東條的對立,免於被起訴為戰犯。但仍以證人的身份出席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1949年8月15日,石原莞爾在家中口述完名為《新日本的進路》的遺書後,因膀胱癌等病在家中去世,終年60歲。

(信奉佛教日蓮宗的石原莞爾)

1928年8月,經河本大作(皇姑屯事件的主謀)的推薦,到滿洲任關東軍作戰主任參謀,1929年5月,板垣征四郎也被調到關東軍任高級參謀。兩人經常碰頭,研究滿洲的問題,形成了“滿蒙佔有論”。

1931年9月18日,策動了918事變。在柳條湖炸毀了一小段南滿鐵路,並進攻張學良軍隊的北大營。在石原莞爾勸說下,關東軍司令本莊繁同意立即出動關東軍,於19日佔領了奉天(今瀋陽)。最終,一萬多人的關東軍佔領了相當於日本國3倍大小的滿洲。

最初,參謀本部顧及國際影響,不同意在滿洲建立政權的方案,並勸阻關東軍停止作戰。石原莞爾提出“關東軍就是全體放棄日本國籍,改編為滿洲合眾國國軍,也要拿下全滿洲”。 1932年8月,石原莞爾晉升大佐,同年10月去日內瓦參加國聯大會,在這次會議上日本宣佈退出國聯。

在建立了滿洲國之後,石原從原來的“滿蒙佔有論”轉向了“滿蒙獨立論”,建議部分日本人放棄國籍成為滿洲人。

(石原莞爾在東北)

【東西文明的決戰構想】

他在“最終戰爭論”中曾寫到,“發源於中亞的人類文明分為東西兩支,幾千年來各自發揮其特長和特點,不斷進步,而最近兩三個世紀的發展更是突發猛進。時至今日,這兩個文明已形成隔著太平洋而相互對峙的局面。這種局面必將導致戰爭,戰爭之後將走向統一,最終創造最後最高的文明的“黃金時代”,人類最後的大戰爭是以日美為中心而進行的世界大戰爭,首先是持久戰爭,然後是決戰戰爭”。

石原在《最終戰爭論》中提出了“滿蒙生命線”的理論,他認為日本應該先將滿蒙拿到手,再以此為基地征服蘇聯,再聯合中國,最終代表黃種人與以美國進行一場東西文明的對決。

【被邊緣化的中將】

1937年3月,石原莞爾晉升少將,任參謀本部作戰部部長。七七盧溝橋事變時,他反對把戰線再擴大。同年9月,被調任為關東軍的參謀次長,他的“不擴大方針”、“滿洲國自立”的想法,與當時的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矛盾激烈。他常常直罵東條為“東條上等兵”和“白癡”。

石原莞爾被逐漸邊緣化。1938年12月,被任命為京都府舞鶴市的司令官。1939年8月晉升中將,並調任京都的陸軍第十六師團的師團長。1941年3月1日,石原莞爾被免除師團長職務,被迫從軍隊退役。

【密謀刺殺東條英機】

1944年6月,柔道家牛島辰熊和津野田知重少佐,得知日軍的慘敗,他們向皇族遞交了一份讓東條下臺信件。他們將信件也遞給了石原。石原考慮一晚後,在信件上寫上“作為非常手段,迫不得已時只好殺了東條”。

第二天兩人用紅鉛筆在末尾上寫上“同意動手”。就暗殺的手段,兩人打算採用習志野的化學學校秘密開發的氰化鉀炸彈“茶瓶”,但這時東條因為戰局不利辭職下臺了,之後兩人的計畫走漏,於9月被捕。

【不是戰犯】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後,因為曾和東條的對立,免於被起訴為戰犯。但仍以證人的身份出席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1949年8月15日,石原莞爾在家中口述完名為《新日本的進路》的遺書後,因膀胱癌等病在家中去世,終年60歲。

(信奉佛教日蓮宗的石原莞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