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海市醫師協會整合醫學分會成立,保障你的全週期健康

為更好地普及整合醫學理論, 彌補、修正現代醫學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分科過細”“診療碎片化”“只見‘病’不見‘人’”等弊端, 滿足公眾對美好健康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上海市醫師協會整合醫學分會13日在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宣告成立, 並召開了首屆學術高峰論壇。

上海市醫師協會會長徐建光教授、同濟大學醫學院黨委張軍書記、市衛計委科教處張勘處長等蒞臨現場並致辭, 整合醫學理論的首創者——杏林大家樊代明院士, 首屆會長寧光院士等專家學者圍繞整合醫學的理論與實踐作了專題演講, 儀式由上海市醫師協會譚鳴副會長主持。

到底什麼是整合醫學?

談及現代醫學, 總離不開“專科”“循證”“路徑”“指南”“共識”等關鍵字。 正是基於“格物致知”的還原論之方法論體系, 現代醫學的宏偉大廈才得以構築。 然而,現代醫學的“專科化”“分子化”“基因化”發展到極致,

卻給普通公眾帶來了“醫生眼中只有疾病、症狀和體征, 而不再有一個活生生的人”的誤解。 為了克服上述弊端, “整體整合醫學”的理念應運而生。

所謂整合醫學, 是指從人的整體出發, 將醫學各領域最先進的理論知識和臨床各專科最有效的實踐經驗分別加以有機整合, 並根據社會、環境、心理的現實進行修正、調整, 使之成為更加符合、更加適合人體健康和疾病診療的新的醫學體系。

為何要提出整合醫學?

現代醫學的方法論體系是還原論, 即利用生物學、化學、物理學、數學等基礎自然科學的理論體系來闡釋人類生命活動的機制、探究疾病產生、發展與變化的機理, 從而找到療愈疾病的方法。

還原論體系的內在特徵, 使得現代醫學的發展歷程沿襲著“專科化”的路徑。 不可否認, “專科化”是構築現代醫學理論與實踐體系的必由之路, 但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缺憾乃至弊端, 其中最為患者所詬病的就是“為了確診疾病, 往往需要在多個臨床和醫技科室之間‘輾轉反側’,

而談到治療方案, 則是各科醫生各有各的說法”。 現代醫學催生了數量龐大的新理念、新技術、新藥物、新器械、新療法……而患者卻越發顯得無所適從。

如何使得公眾在一日千里的現代醫學面前不再困惑與彷徨?以樊代明院士為代表的中國醫學人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找到了破題之道。

中華文化素來提倡“天人合一”, 將宇宙萬物視作一個有機的整體, 凡事都遵循普遍聯繫的世界觀, 正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如此, 便有了整合醫學理念的誕生——將宇宙視作一個整體、將自然與社會環境視作一個整體、將人視作一個整體;不再只以改善症狀、消除體征、切除病灶為醫學的唯一目的, 而是基於整體觀, 從盡可能恢復患者的生理與社會功能的角度出發, 融合基礎醫學、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康復醫學、社會醫學、轉化醫學等現代醫學的一系列分支, 為提升人類的生命品質而努力。

如何去界定整合醫學?

整合醫學的靈感源自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人們很自然地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整合醫學和傳統中醫學到底有何不同?”醫學界也會有類似的問題——“整合醫學與全科醫學的區別是什麼?”

樊代明院士指出,中醫是整體,它只是告訴大家要從整體出發,但並未涉及疾病的分子乃至基因機理。打個比方就是,中醫畫出了一棟漂亮的房子,但是沒有沙子沒有磚頭進行支撐,西醫有磚頭有沙子作為支撐,但是窺不見全貌。所以,要把概念和實際整合起來。西醫做了大量的研究,從分子、基因的角度對許多問題給出了解釋,對整體是有用的。加在一起,就是治人了,而不是治病,不是治一個病灶。

整合醫學包括全科的要素,但是不同于全科醫學。全科醫學的工作目標是人群的常見病與多發病,能解決“治得了”的問題,但解決不了“治得好”的問題。而整合醫學是把現在最新的知識集中起來,從整體出發,然後進行整合,有所取捨,形成新的醫學知識體系,它解決看得好的問題。

怎樣來發展整合醫學?

黨的十九大做出了我國社會根本矛盾已發生變化的科學論斷,而享受更加有效、更為人性化的醫療則是“公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應有之意。

上海市醫師協會整合醫學分會的成立,正是從組織體系、管理架構上開啟全新的探索。樊代明院士從《醫學的系統論和整合觀》出發,將深刻的醫學哲理融入到生動有趣的事例中,闡釋了為什麼整合醫學是醫學發展的必由之路;甯光院士在《代謝病管理與整合醫學》的演講中舉例說,大多數糖尿病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而國家標準化代謝病管理中心將多學科整合起來,全面評估疾病,從而幫助患者改變自身生活方式,解決了糖尿病治療的規範化問題。

同濟十院黨委書記、呼吸內科專家范理宏教授作了《從整合醫學維度談腫瘤的發生、發展和診治》為題的主旨演講,她將整合醫學理念融入到臨床治療全過程,從而有效提升了臨床治療效果,為整合醫學的實踐探索出了一條現實路徑。

同濟十院腸道微生態診療中心主任李甯教授,國家標準化代謝病管理中心(十院)主任曲伸教授,分別聚焦“頑固性便秘的整合醫學治療”和“基於代謝的肥胖個體化診療”,詳細介紹了基於整合醫學理論與實踐體系的疾病診療與干預路徑,為各醫學領域踐行整合醫學提供了參照。同濟大學醫學院左為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大力教授則分別分享了幹細胞研究和基因編輯中的整合醫學理念。

論壇尾聲,樊代明院士、張軍書記、范理宏教授等與會專家代表共同為同濟十院“整合醫學診治中心”揭牌。

編輯 / 周雪芮

主編 / 崔 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海上名醫”。

樊代明院士指出,中醫是整體,它只是告訴大家要從整體出發,但並未涉及疾病的分子乃至基因機理。打個比方就是,中醫畫出了一棟漂亮的房子,但是沒有沙子沒有磚頭進行支撐,西醫有磚頭有沙子作為支撐,但是窺不見全貌。所以,要把概念和實際整合起來。西醫做了大量的研究,從分子、基因的角度對許多問題給出了解釋,對整體是有用的。加在一起,就是治人了,而不是治病,不是治一個病灶。

整合醫學包括全科的要素,但是不同于全科醫學。全科醫學的工作目標是人群的常見病與多發病,能解決“治得了”的問題,但解決不了“治得好”的問題。而整合醫學是把現在最新的知識集中起來,從整體出發,然後進行整合,有所取捨,形成新的醫學知識體系,它解決看得好的問題。

怎樣來發展整合醫學?

黨的十九大做出了我國社會根本矛盾已發生變化的科學論斷,而享受更加有效、更為人性化的醫療則是“公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應有之意。

上海市醫師協會整合醫學分會的成立,正是從組織體系、管理架構上開啟全新的探索。樊代明院士從《醫學的系統論和整合觀》出發,將深刻的醫學哲理融入到生動有趣的事例中,闡釋了為什麼整合醫學是醫學發展的必由之路;甯光院士在《代謝病管理與整合醫學》的演講中舉例說,大多數糖尿病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而國家標準化代謝病管理中心將多學科整合起來,全面評估疾病,從而幫助患者改變自身生活方式,解決了糖尿病治療的規範化問題。

同濟十院黨委書記、呼吸內科專家范理宏教授作了《從整合醫學維度談腫瘤的發生、發展和診治》為題的主旨演講,她將整合醫學理念融入到臨床治療全過程,從而有效提升了臨床治療效果,為整合醫學的實踐探索出了一條現實路徑。

同濟十院腸道微生態診療中心主任李甯教授,國家標準化代謝病管理中心(十院)主任曲伸教授,分別聚焦“頑固性便秘的整合醫學治療”和“基於代謝的肥胖個體化診療”,詳細介紹了基於整合醫學理論與實踐體系的疾病診療與干預路徑,為各醫學領域踐行整合醫學提供了參照。同濟大學醫學院左為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大力教授則分別分享了幹細胞研究和基因編輯中的整合醫學理念。

論壇尾聲,樊代明院士、張軍書記、范理宏教授等與會專家代表共同為同濟十院“整合醫學診治中心”揭牌。

編輯 / 周雪芮

主編 / 崔 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海上名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