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服用特殊藥物時宜多飲水

服藥時應適當飲水送服, 切忌幹吞藥片, 以免藥物附於食管壁, 對黏膜造成損傷, 甚至引起潰瘍、出血。 對於溶解度小而服用劑量較大的藥物,

增加飲水量可以增加其溶出速度和藥量, 進而增強藥效;對於刺激性的藥物, 若胃中沒有足夠的水分稀釋, 會造成局部藥物濃度過大而刺激性增大, 導致胃部潰瘍。 因此, 服用下列藥物時, 宜多飲水。

退熱藥 患者服用退熱藥時, 要多飲水, 一方面有助於機體大量排尿, 增加體內毒素的代謝;另一方面, 退熱藥會使患者大量出汗, 大量飲水可以及時補充體內的水分。

氨茶鹼或平喘藥 這類藥物可提高腎血流量, 具有利尿作用, 可使尿量增多, 易導致脫水, 使患者出現口幹、多尿或心悸。 同時, 哮喘者的血容量往往較低, 多飲水可以避免脫水現象的發生。

抗痛風藥 服用抗痛風藥, 如苯溴馬隆或別嘌醇時, 應多飲水, 保證每日尿量大於2000毫升。

抗尿結石藥 服用抗尿結石藥, 如排石湯、排石沖劑後, 宜多飲水, 保持每日尿量在2500~3000毫升, 以沖洗尿道並稀釋尿液, 降低尿液中鹽類的濃度, 減少尿鹽沉澱的機會。

利膽藥 利膽藥能促進膽汁的分泌和排出, 機械地沖洗膽道, 有助於排出膽道內的泥沙樣結石和膽結石術後殘留的結石。 有些利膽藥可引起膽汁的過度分泌和腹瀉。 因此, 服用利膽藥期間, 應儘量多飲水, 避免過度腹瀉而導致脫水。

磺胺藥 磺胺藥主要由腎臟排泄, 在尿液中的濃度高, 可形成結晶性沉澱, 引起結晶尿、血尿。 在服用磺胺藥後, 宜大量飲水, 並可加服碳酸氫鈉, 以鹼化尿液, 促進結晶的溶解。

姜勇/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