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的宋江,沒有108將,也沒招安,更沒有小說中的威風和齷齪

昨天在頭條看一篇文章, 說宋江24代後人現身, 不僅有祖傳家譜還有寶刀為證。 此文火爆, 11萬人閱讀500多人點評, 讓人甚至羡慕。 但細看評論,

卻發現幾乎全是罵語。 尤其讓我感到意外的, 被罵之人既不是作者, 也不是這位所謂的“後人”, 而是大名鼎鼎的宋江。 照這種罵法, 幾乎把人罵了爛哈!

文中所述此人, 是否真是宋江後人?本人沒有實地調查, 不置可否。 假使他真得是宋江的後代,

那此“宋江”絕非小說《水滸傳》中彼“宋江”, 一定是歷史中現實版的宋江。 相信眾人所罵“宋江”, 是小說中人物, 而非現實人物。

《水滸傳》中的宋江, 該罵嗎?當然該罵, 我也不知道罵了他多少次了呢!你看好好的水泊梁山, 被他接手, 特別被他執意接受朝廷招安之後,

變成什麼樣子了?可謂結局實在太悲慘, 太讓人無法接受了。 奉詔征討方臘, 可憐梁山眾好漢, 調走的調走;歸隱的歸隱;陣亡的陣亡;病死的病死。 108變成36再變成27又變成23。 不久, 宋江、盧俊義等又被奸臣毒害, 宋江恐李逵再叛朝廷, 壞了他聲名, 所以在自己死前, 將其毒死。 吳用、花榮聞訊哭祭宋江, 後雙雙自縊而亡。 一場轟轟烈烈的水滸英雄事業, 因宋江一人之錯, 除李俊等十餘人隱逃外, 全部慘死。 宋江不該罵嗎?太該罵了, 怎麼罵都不為過!

可小說畢竟是小說, 虛構的東西太多。 歷史真有宋江及水泊梁山嗎?答案是肯定的。 但遠遠沒有小說中描述的那種熱鬧和輝煌, 影響也較小, 更沒有那麼曲折;那麼傳奇;那麼感人。

歷史上的宋江, 確系山東鄆城人, 也確實在梁山泊領導了農民起義, 但追隨者沒有108將, 僅僅36人。 起義的原因是宋朝政府將整個梁山泊水域, 全部徵收重稅, 不交則緝捕問罪。 貧苦農民和漁民沒有活路, 便團結起來對抗朝廷。 這就是歷史上的“宋江起義”。

與宋朝另一次農民起義“方臘起義”相比,宋江起義規模小得多,影響也小。《水滸傳》講宋江被招安後去鎮壓方臘起義,其實這純屬子虛烏有的事情。歷史上這兩次起義,根本沒有交集,方臘和宋江根本沒有照面交過手。還有,宣和元年(1119年)12月,宋徽宗接受亳州知州侯蒙的建議,確實對宋江進行招安,但是宋江根本沒接受。

既然敬酒不吃吃罰酒,宋朝政府開始對宋江進行大規模圍剿。宋江不敵,被迫從已經佔領的山東青州、齊州、濮州等地,南下沂州(今山東臨沂),然後攻取徐州下邳(時屬邳州,現屬睢寧),再從沭陽乘船逃至連雲港海州。待登岸後,遭到海州知州張叔夜的伏擊,船隻被燒毀,沒了退路,宋江戰敗被俘,起義至此失敗。

與宋朝另一次農民起義“方臘起義”相比,宋江起義規模小得多,影響也小。《水滸傳》講宋江被招安後去鎮壓方臘起義,其實這純屬子虛烏有的事情。歷史上這兩次起義,根本沒有交集,方臘和宋江根本沒有照面交過手。還有,宣和元年(1119年)12月,宋徽宗接受亳州知州侯蒙的建議,確實對宋江進行招安,但是宋江根本沒接受。

既然敬酒不吃吃罰酒,宋朝政府開始對宋江進行大規模圍剿。宋江不敵,被迫從已經佔領的山東青州、齊州、濮州等地,南下沂州(今山東臨沂),然後攻取徐州下邳(時屬邳州,現屬睢寧),再從沭陽乘船逃至連雲港海州。待登岸後,遭到海州知州張叔夜的伏擊,船隻被燒毀,沒了退路,宋江戰敗被俘,起義至此失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