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白鹿”護駕——《唐》(62)

說起單雄信, 在前面秦門三傑的章節裡已經小小提到過, 他也是歷史上大大有名的猛將, 而且是驍勇善戰更是有勇有謀的全能型將才(這幫人也好像紮堆出生要鬥個驚天動地威名遠揚似的, 選擇人生對手也很重要啊), 他還有一個西漢名將李廣似的“飛將”稱號, 那當然是指打仗行軍快如閃電了, 這回讓他碰到了也驍勇異常的李世民, 當然有好戲看啦。

單雄信也不打話, 立馬躍馬揚鞭自奮蹄, 緊緊跟隨, 立功的機會到了。

據說李世民的寶馬是一匹夜行八百的白龍神馬(不是《西遊記》裡唐僧騎的那匹吧), 神行太保啊, 一鞭下去如風馳電掣一般, 行雲流水似的迅疾滑過, 一溜煙李世民就把飛將單雄信遠遠甩在身後, 逃命啊老兄, 不快跑那不是連命也被索去了?單雄信眼看追是追不上了, 誰叫自己的坐騎裝備比別人差一個級數呢!不過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人是死的辦法是活的, 追不上就用快箭追你, 便彎弓搭箭, 想射死李世民。 這個就有點玄了, 因為單雄信也是一個超級射手, 如果生在現代絕對也能在射箭賽上擊敗善射的韓國選手拿世界冠軍到手軟, 李世民這回有難了, 小命眼看不保。

不過如果李世民被單冠軍的百步穿楊箭術射死的話, 我們這幫歷史的敘述者也有難了, 不知如何下筆了吧。 好在李世民畢竟是真龍天子命, 龍種是不可能那麼容易就掛的, 難怪他一生歷經多次大戰陣, 連皮毛都難得一傷(老毛也是不易受傷的男人, 都是神人耶), 倒是大哥建成的毒酒差點就讓他躲貓貓躺進天堂。 吉人自有天相, 總之他是不能輕易死的, 上天已經賦予他擔當千古一帝的重任,

這個只是生命長河中的一朵小小美麗浪花而已, 一種小考驗罷了。

剛好此時李世民飛馬躍入—片低窪地, 沒了人影, 人間蒸發般的。 單雄信看不清李世民所處的位置, 李世民難道會飛會變魔術不成?於是一躍而起, 高高地站在馬背之上(騎馬之術嫺熟得如履平地,

高人啊), 馬上見到李世民在窪地裡, 恰恰在單雄信的最佳射程之內。 呵呵, 天助我也, 你小子不死就是我沒本事, 箭術浪得虛名。 小單立馬哈哈大笑, 只見他拉弓如滿月, 箭去似流星, 按正常思維來說, 這回李世民是活不成了, 玉帝於是暗暗派手下對李世民加以保護, 正當小李要中箭落馬命喪黃泉時, 誰也想不到從李世民身邊的樹叢中迅速地跑來了一頭白鹿(仙鹿啊), 與李世民並馬而行。 李世民聽見身後的風聲嗖嗖的一片, 知道是小單的神箭直沖自己而來了, 即時伏下貼在馬背上, 可能是這箭風驚動了白鹿, 只見它閃電般往上一跳, 正好以身體擋住了射向李世民的快箭, 當場光榮為革命獻身,
流下最後一滴血。 李世民就這樣平安地逃過一場大劫難, 神話都沒有這麼吸引眼球。

據說取得革命的完全勝利後, 李世民喝水不忘挖井人, 為了報答白鹿的救命之恩, 他在白鹿陣亡的地方蓋了一座規模宏大的“白鹿廟”, 以示紀念, 李世民是出了名知恩圖報的人, 於是還把附近的村莊賜名“白鹿莊”。 據說河南孟津縣送莊鄉的白鹿莊村就是這樣得名的。

唉,多美的一個歷史傳說,以至於一千多年後的我看完後,都很嚮往傳說中的白鹿莊的風土人情和颯颯盛唐之風了,時刻想念白精靈小白鹿啊,那時候的風一定是十分強勁清爽的,雄性十足啊!有機會一定去膜拜一下。歷史上的中原沃土處處藏著精彩典故耶,景仰得緊。

好,閒話少說,我們繼續李世民武藝的探討。

據說,英果李恪的出神入化的騎術和射術就是繼承了李世民的衣缽,是得師父真傳的一個。

那麼騎術和射術在古代又算是哪一門武藝呢?這個又關聯到了古代軍事的重要術語:冷兵器。作為一種知識的介紹,我們在這裡引用一下。

冷兵器一般指不利用火藥、炸藥等熱能打擊系統、熱動力機械系統和現代技術殺傷手段,在戰鬥中直接殺傷敵人,保護自己的武器裝備,廣義的冷兵器則指冷兵器時代所有的作戰裝備,冷兵器按材質可分為石、骨、蚌、竹、木、皮革、青銅、鋼鐵等種;按用途可分為進攻性兵器和防護裝具,進攻性兵器中又可分為格鬥、遠射和衛體三類;按作戰使用可分為步戰兵器、車戰兵器、騎戰兵器、水戰兵器和攻守城器械等;按結構形制可分為短兵器、長兵器、拋射兵器、系兵器、護體裝具、器械、兵車、戰船等等。

我們從作戰使用兵器類別裡一眼看到騎戰兵器和拋射兵器這兩大類,這和李世民的武藝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在這裡重點講一講。

辛棄疾詞裡的那種“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宏大氣勢估計就是和騎射這兩種冷兵器時代扯上了十分親密的關係。有人說騎射才是冷兵器時代的作戰之王,至少是武將頭等重要的武藝,據說騎射不是隨便就可以訓練出來的,那是要求士兵從小就開始刻苦而長期專注的訓練,既能精准的射箭,又會嫺熟的馬術,再把兩者緊密結合起來,沒有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功夫是練不出來的,而且一般的馬弓有效射程較短,只有五十步左右,也只有用步弓才能達到一百步射程,所以要想發揮最大威力,只有使用步弓完成騎射,這樣的難度就更大了,所以只有那些優秀的遊牧民族才有可能在那種非常惡劣的環境下淘汰掉失敗者,最終培養出強悍威猛的弓騎。有人還說成吉思汗的金狼軍訓練了5年才成軍,10年才天下無敵,可見訓練之難。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從小就在草原上用彈弓(小時候很多人玩過)打老鼠作為騎射的最初課程,以打得的老鼠多寡作為本人的“作業”,為長大後作弓箭操作的必要準備,可以說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無敵手,冷兵器的艱苦騎射訓練是最主要的原因。

而初唐的最主要軍事對手突厥軍隊就是這種代表北方遊牧少數民族冷兵器作戰的優秀族類,因為他們基本上個個善騎射,有很多出色的弓箭手,如狼似虎啊,所以初唐邊民甚至於首都長安都被來如風去如影的彪悍民族燒殺搶掠,十分被動,這也使李淵很惱火。

(未完待續,欲知後事如何,請關注本訂閱號)

唉,多美的一個歷史傳說,以至於一千多年後的我看完後,都很嚮往傳說中的白鹿莊的風土人情和颯颯盛唐之風了,時刻想念白精靈小白鹿啊,那時候的風一定是十分強勁清爽的,雄性十足啊!有機會一定去膜拜一下。歷史上的中原沃土處處藏著精彩典故耶,景仰得緊。

好,閒話少說,我們繼續李世民武藝的探討。

據說,英果李恪的出神入化的騎術和射術就是繼承了李世民的衣缽,是得師父真傳的一個。

那麼騎術和射術在古代又算是哪一門武藝呢?這個又關聯到了古代軍事的重要術語:冷兵器。作為一種知識的介紹,我們在這裡引用一下。

冷兵器一般指不利用火藥、炸藥等熱能打擊系統、熱動力機械系統和現代技術殺傷手段,在戰鬥中直接殺傷敵人,保護自己的武器裝備,廣義的冷兵器則指冷兵器時代所有的作戰裝備,冷兵器按材質可分為石、骨、蚌、竹、木、皮革、青銅、鋼鐵等種;按用途可分為進攻性兵器和防護裝具,進攻性兵器中又可分為格鬥、遠射和衛體三類;按作戰使用可分為步戰兵器、車戰兵器、騎戰兵器、水戰兵器和攻守城器械等;按結構形制可分為短兵器、長兵器、拋射兵器、系兵器、護體裝具、器械、兵車、戰船等等。

我們從作戰使用兵器類別裡一眼看到騎戰兵器和拋射兵器這兩大類,這和李世民的武藝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在這裡重點講一講。

辛棄疾詞裡的那種“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宏大氣勢估計就是和騎射這兩種冷兵器時代扯上了十分親密的關係。有人說騎射才是冷兵器時代的作戰之王,至少是武將頭等重要的武藝,據說騎射不是隨便就可以訓練出來的,那是要求士兵從小就開始刻苦而長期專注的訓練,既能精准的射箭,又會嫺熟的馬術,再把兩者緊密結合起來,沒有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功夫是練不出來的,而且一般的馬弓有效射程較短,只有五十步左右,也只有用步弓才能達到一百步射程,所以要想發揮最大威力,只有使用步弓完成騎射,這樣的難度就更大了,所以只有那些優秀的遊牧民族才有可能在那種非常惡劣的環境下淘汰掉失敗者,最終培養出強悍威猛的弓騎。有人還說成吉思汗的金狼軍訓練了5年才成軍,10年才天下無敵,可見訓練之難。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從小就在草原上用彈弓(小時候很多人玩過)打老鼠作為騎射的最初課程,以打得的老鼠多寡作為本人的“作業”,為長大後作弓箭操作的必要準備,可以說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無敵手,冷兵器的艱苦騎射訓練是最主要的原因。

而初唐的最主要軍事對手突厥軍隊就是這種代表北方遊牧少數民族冷兵器作戰的優秀族類,因為他們基本上個個善騎射,有很多出色的弓箭手,如狼似虎啊,所以初唐邊民甚至於首都長安都被來如風去如影的彪悍民族燒殺搶掠,十分被動,這也使李淵很惱火。

(未完待續,欲知後事如何,請關注本訂閱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