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檔案:東漢末年戰鬥力最強的部隊,只有七百人卻戰無不勝

文|歷史檔案館

漢末時期, 強大的勢力都有王牌軍, 卻沒有一支敢號稱每戰必克。 唯有高順所率陷陣營, 能打硬仗, 能打勝仗。

"(高順)所將七百餘兵,

號為千人, 鎧甲具皆精練齊整, 每所攻擊無不破者, 名為陷陣營".平平淡淡的一句話中, 似乎除了可以看見七百視死如歸的壯士, 無數舍死還生的血戰外, 還有一位勇烈沉穩的將軍.建安三年, 呂布與劉備反目, 派高順統率大軍攻擊小沛的劉備軍。 即使是擁有關張兩位"萬人敵"的劉備軍, 也沒有能夠抵擋"陷陣營"的兵鋒, 高順佔領小沛, 隨即擊破由曹營頭號大將夏侯惇所率的曹操援軍。

裴松之注〈呂布傳〉引〈英雄記〉記載, 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 不飲酒, 不受饋遺。 "短短十一字裡, 一位嚴毅威重, 清廉自守, 生活樸素嚴謹, 善於自我克制的真正軍人形象躍然紙上。 漢末亂世, 兵戈四起, 朝不保夕, 人多有世事無常, 及時立業行樂之歎, 加之漢人有豪飲之風, 因此後漢三國人物多嗜酒無度。 作為亂世中的軍人, 高順放棄了血戰之後無節制的放縱與歡樂, 而選擇能夠隨時保持清醒與克制的道路, 仔細想來, 讓人佩服的不僅是他的自律, 更是為主君隨時準備清醒狀態的那一份忠義之心,

換句話說是真正的"無我"。 在驕悍暴虐, 殺掠無度的呂布並州軍團中, 獨善其身的高順, 使人感到分外的清新可敬。

高順的衝鋒陷陣, 可以說無愧完美的軍人稱號,然而他更令人欽佩的還是那種高潔忠義的品格。

"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時,

布將河內郝萌反, 將兵入布所治下邳府, 詣廳事合外, 同聲大呼攻合, 合堅不得入。 布不知反者為誰, 直牽婦, 科頭袒衣, 相將從溷上排壁出, 詣都督高順營, 直排順門入。 順問:“將軍有所隱不”布言“河內兒聲”。 順言“此郝萌也”。 順即嚴兵入府, 弓弩並射萌;萌亂走, 天明還故營。 萌將曹性反萌, 與對戰, 萌刺傷性, 性斫萌一臂。 順斫萌首, 輿性, 送詣布"。 深夜兵變這種險惡無比的形勢下, 呂布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高順不會背叛, 於是逃往高順營中。 高順確實沒有辜負呂布的信任, 詳細詢問了叛亂的細節後迅速確認了叛亂主謀, 嚴兵整甲, 半夜之內就平定了叛亂, 而且親手砍殺了叛亂主謀郝萌。

對呂布這個反復無常以怨報德的主人, 高順不僅為他衝鋒陷陣, 更是盡了自己的一切力量來輔佐他。 某次呂布要親自出軍向臧霸索要財物, 高順勸他珍惜名聲, 不要為這等無謂的行為出兵, 實際上是變相的勸諫呂布不要過於貪圖小利。 呂布自然不會聽從。 關於這個主人的本性, 高順是看的很清楚的, 他常對呂布說:"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實際上就是含蓄的指出了呂布翻覆無常,輕狡剛愎的毛病.呂布呢?"知其忠而不能用"。不僅如此,郝萌反後,呂布開始猜忌諸將,甚至剝奪了高順的兵權交給自己的小舅子魏續,直到作戰時才賦予他臨時指揮權,面對如此的猜忌與冷遇,高順仍然無悔的為呂布作戰直至最後。("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從郝萌反後,更疏順。以魏續有外內之親,悉奪順所將兵以與續。及當攻戰,故令順將續所領兵,順亦終無恨意")

建安三年,曹操東征呂布,圍城三月,呂布眾叛親離,開城投降的,卻包括了呂布最信任的魏續。呂佈勢敗被俘,張遼見大勢已去,率領部曲投降,臧霸隻身逃亡,而高順則被降將所俘。關於這些人物的下場,史書與演義大致相差無幾,看看演義中的描寫:呂布多方乞命,自然不足道;陳宮慷慨就義,然死前不免掛念老母妻小;張遼破口大駡,與其說膽略,更不如說是明知必死後的破罐破摔。而真正率真的是高順,在曹操問起時一言不發,從容就義。無言中透出來的那種輕蔑,那是一種"老子不屑與你說話"的氣魄!

或許曹操是更好的主人,可是這有什麼意義呢?自己捍衛的旗幟倒下了,自己自然沒有存活的意義。簡單質樸清白的武人心理,人想苟活下去是可以找到各種大義凜然的藉口的,不過至少任何人也無權指責貫徹自己信念慷慨赴義的殉難者。

濁酒一杯,敬高順將軍

他常對呂布說:"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實際上就是含蓄的指出了呂布翻覆無常,輕狡剛愎的毛病.呂布呢?"知其忠而不能用"。不僅如此,郝萌反後,呂布開始猜忌諸將,甚至剝奪了高順的兵權交給自己的小舅子魏續,直到作戰時才賦予他臨時指揮權,面對如此的猜忌與冷遇,高順仍然無悔的為呂布作戰直至最後。("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從郝萌反後,更疏順。以魏續有外內之親,悉奪順所將兵以與續。及當攻戰,故令順將續所領兵,順亦終無恨意")

建安三年,曹操東征呂布,圍城三月,呂布眾叛親離,開城投降的,卻包括了呂布最信任的魏續。呂佈勢敗被俘,張遼見大勢已去,率領部曲投降,臧霸隻身逃亡,而高順則被降將所俘。關於這些人物的下場,史書與演義大致相差無幾,看看演義中的描寫:呂布多方乞命,自然不足道;陳宮慷慨就義,然死前不免掛念老母妻小;張遼破口大駡,與其說膽略,更不如說是明知必死後的破罐破摔。而真正率真的是高順,在曹操問起時一言不發,從容就義。無言中透出來的那種輕蔑,那是一種"老子不屑與你說話"的氣魄!

或許曹操是更好的主人,可是這有什麼意義呢?自己捍衛的旗幟倒下了,自己自然沒有存活的意義。簡單質樸清白的武人心理,人想苟活下去是可以找到各種大義凜然的藉口的,不過至少任何人也無權指責貫徹自己信念慷慨赴義的殉難者。

濁酒一杯,敬高順將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