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盤點雲南八大最神秘的地方,大理皇陵、紋面女、滇王墓、水下古城

雲南, 不僅僅是名聞中外的旅遊熱土, 也是遠古時代古生物、古人類早期生活的地方, 這裡有關塞極天的五尺道和神秘莫測的僰人懸棺, 這裡有沉埋地底兩億年的恐龍化石群, 這裡是人類童年的搖籃……總之, 雲南的種種神秘之處不斷地吸引著充滿好奇心的人湧向這方神奇的土地。 今天, 我們即將開啟一段雲南真正的神秘之旅!

1. 僰人懸棺五尺道 千年古鎮豆沙關

豆沙關, 位於雲南昭通鹽津縣,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劈就了“鎖滇扼蜀”的雄關天塹, 是四川進入雲南的交通要道, 為秦、漢時期“五尺道”的要隘。 因其對岸壁立千仞的石岩, 被關河一劈為二, 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 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 故又稱“石門關”。

與“五尺道”同樣可以稱奇的, 還有如天幕般掛于石門關對面巨型石壁的石縫中貯存的9具僰人棺。 這可以說是古人留下的千古之謎, 創造的文化傑作。

有研究表明, 這是漢代的僰人懸棺。 僰人的歷史可追溯到夏朝和商代。 那時此地並無人煙, 中原屢起戰火, 勝者建立政權, 拓展疆域, 就往這裡移民。 到了周朝, 僰人已發展為一個民族。 他們參加周武王伐紂有功, 首領就被封為了僰侯, 並于四川宜賓建立了僰侯國。 而到了明朝, 這個民族為保護自己的利益, 與明王朝進行過十餘場戰爭, 致使元氣大傷, 難以為繼, 最後消失于歷史的長河中。 唯一留存下來, 能讓今人對僰人產生想像和瞭解的, 就是如今石縫中久經風雨的懸棺了。

交通:遊客可在昭通市汽車站乘坐昭通——鹽津縣的汽車前往, 返程則在鹽津縣汽車站乘車。 到達鹽津縣後, 乘坐旅遊專線車前往距鹽津縣城約22公里處的豆沙關景區。

2. 楚雄祿豐恐龍穀 來自兩億年的呼喚

祿豐世界恐龍谷位於楚雄州祿豐縣城以南23公里處, 是一個集遺址保護、觀光休閒、科普科考等為一體的恐龍文化旅遊主題公園, 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公園分為“恐龍遺址科考觀光區”、“侏羅紀世界旅遊區”兩大區域。

從1938年至今, 在祿豐境內已發掘出土較為完整的恐龍化石個體120餘具, 年代跨越侏羅紀早、中、晚3個時期。 中外專家認為, 祿豐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恐龍化石最豐富、最完整、最古老、最原始的地區之一, 是中國恐龍的原鄉。

自駕遊:從昆明西出口60公里, 全程高速, 車程1小時, 由“世界恐龍穀”專用高速出口下即抵景區停車場。

3. 人類的搖籃 楚雄元謀人遺址

元謀人遺址位於楚雄州元謀縣城東南面108國道旁。 1965年, 我國地質學家在此發現了“元謀人”的牙齒化石。 經鑒定, 元謀人的生存年代距今170萬年, 把我國最早的人類生存年代在“北京人”、“藍田人”的基礎上, 提前了一百萬年。 元謀人遺址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元謀蘊藏的豐富的古文化遺產, 被人類學家稱之為“天然原始社會博物館”。 在對元謀人遺址的考察中, 除了不斷發現元謀人骨化石外, 還出土了元謀人製造和使用的各種骨器、石器工具, 以及雲南馬、劍齒虎、劍齒象等多種動物化石。 有關元謀人的知識已經收錄在中國歷史教科書中。

貼士:元謀人遺址、元謀古猿遺址、石器遺址等眾多古遺址全部免費對外開放,適合對考古等方面感興趣的遊客參觀。但是這些遺址點均無任何旅遊方面的接待和服務設施,如要前往需做好準備。另有元謀人陳列館可供遊客參觀。

4. 夢回南詔,大理皇陵今何在

一千多年前,雲南大理地區曾有過兩個在中國歷史上顯赫一時的地方王朝——南詔國和大理國。從1999年起,人們把探尋王陵的目光投向這兩個神秘的古國,期望能夠再次出現震驚世界的考古奇跡。然而,時至今日,考古學家希冀已久的發現卻始終沒有出現。南詔國和大理國,成了迄今為止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發現王陵所在的古王朝。當這個千古之謎破解之時,或許會像秦始皇陵兵馬俑、埃及金字塔一樣轟動全世界。

有人猜測,大理崇聖寺三塔建蓋在土基之上,卻能屹立千年不倒,這本身就是一個謎,或許三塔內部某處隱藏著這一個不為人知的地宮,而這地宮內藏著所有失蹤的陵墓。又或許地宮只是一個空城,但隱藏著所有通往陵墓的機關暗道,這些暗道抑或通往洱海之底,抑或通往蒼山深腑。還有人猜想,蒼山的山體內蘊藏著無數的大理石與漢白玉寶藏,而這些寶藏會使亡者的遺體得到很好的養護,以玉守身,千年不壞。

5. 麗江寶山石頭城 懸崖上的天險城池

石頭城,不是用石頭壘砌的城堡,而是建築于一塊巨石之上的村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巨石,而納西人民用智慧和勞動利用這塊巨石,使之成為天下一大奇觀。

寶山石頭城位於麗江城北110公里的金沙江峽谷中,因百餘戶人家聚居在一座獨立的蘑菇狀巨石之上而得名。麗江寶山石頭城納西語稱為“拉伯魯盤塢”,意為“寶山白石寨”,城內瓦屋鱗鱗,巷道縱橫,麗江納西族居民辟岩建屋,房屋柱石和房沿石均隨勢打成,古樸自然,奇絕無窮。麗江寶山石頭城三面皆是懸崖絕壁,一面石坡直插金沙江,僅有南北兩座石門可供出入,是一座真正的天險之城。

交通:到了麗江去往寶山石城約110公里,過了玉龍雪山景區後為土石路,路況欠佳,彎道多,在麗江有私營中巴,每天一班,票價30元,可以直達寶山石頭城,建議到鄉政府後,步行上去,步行時間約3小時,沿途能看到很多美景。

6. 怒江州獨龍江,尋找最後的“紋面女”

在中國西南部的雲南省和西藏自治區交界處的雲南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的高山峽谷深處,居住著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獨龍族,總人口僅有6000人左右。新中國成立前,獨龍族還處在原始社會末期,農業以刀耕火種的粗放耕作為主。由於獨龍江鄉全年有半年時間因大雪封山而與世隔絕,在其餘的時間裡,也因為山高穀深、溝壑橫阻而與外界交往稀疏。

進入獨龍族村寨,你會發現村寨裡會有紋面的婦女,這是獨龍族最為奇特的舊習俗。獨龍族女子紋面是在少女12至13歲初長成時,竹簽刺臉,鍋灰敷面,顏料滲入皮下,使靛青色似蝴蝶的圖案永留臉上,直到1967年這種習俗才徹底廢除。獨龍族民間對紋面主要有兩種解釋:一是獨龍族抵制異族土司和奴隸主強掠婦女為奴的消極反抗手段;二是為了美而紋面,在原始社會,獨龍族以圖騰紋刻來美化本民族的社會成員。現在獨龍族紋面女僅有不到40人在世,其中年齡最大的超過100歲,最小的53歲,平均年齡73歲。在未來的時間裡,隨著最後一批紋面女漸漸離去,獨特的紋面習俗將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7. 玉溪撫仙湖 千古未解九大謎團

神秘的撫仙湖是中國最深的淡水湖之一,位於雲南玉溪。一個被當地人稱為水鬼的潛水愛好者——耿衛,在撫仙湖潛水時的一個驚人發現,讓撫仙湖顯得更加疑雲重重。他發現在湖底有大量的人工建築遺跡,遺跡的規模之大令人稱奇。難道這裡真有傳說中的水下古城?如果是的話,它又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又是怎麼沉到湖底的呢?

眾所周知,撫仙湖存在九大難解之謎。這些謎,撲朔迷離,也許你一輩子也弄不清道不明其中的一個。撫仙湖九大千古之謎為:海馬出沒、水下“活人”、湖中大魚、桑田滄海、航空禁區、夜見光環、水底建築、孤山鮫宮、怪石界魚。或許在未來科技愈加發達的某一天,撫仙湖的謎題會得到科學的解釋;而又或許,這些謎題將永遠作為謎存在撫仙湖清澈的湖水之中。

8. 滇王墓葬,探秘消失的古滇王國

鬥轉星移,時空變幻,對古代滇國寥寥數語的記載,早已湮滅在漫漫歷史長河中。而石寨山、李家山等墓葬的發現、發掘,尤其是“滇王之印”等大量反映古滇國社會面貌的珍貴文物的出土,讓這個文獻中記載的消失王國赫然展現在世人面前,古滇國的財富及其曾經達到過的輝煌文明令人驚歎。

古滇國的古墓群,以晉甯石寨山古墓群最具代表性。青銅時代的墓葬大都集中在石寨山中段,分佈密集。石寨山古墓群經過5次大規模考古發掘,共清理了87座戰國末期至西漢墓葬,出土文物幾千件,種類多樣,包括青銅器、金器、玉器、瑪瑙等。目前出土青銅文物的大部分遺址已用圍牆圈住,面積將近1.8萬平方米,而整個古墓群的週邊面積有3萬多平方米,由當地文物部門派人專門看管。李家山位於雲南中部高原盆地中的江川縣龍街鎮溫泉村。江川李家山墓葬距石寨山滇王墓地約40千米,是雲南境內目前發現的僅次於石寨山的另一處主要墓葬遺址,文化特徵與石寨山極為相似。

實際上,在雲南的土地上,還有許許多多的神秘之境,有的已經公諸於世,也有的依然沉睡地底,等待人們去發現。而就算是那些已展現在世人面前的神秘境地,也讓現代的人們驚歎不已。旅行,在這些地方,並不僅僅只是欣賞風景那麼簡單,那來自心底的觸動,才是遠古而來與自己內心的共鳴,這樣的感受和體驗才是最值得銘記的。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於程式系統索引或線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

貼士:元謀人遺址、元謀古猿遺址、石器遺址等眾多古遺址全部免費對外開放,適合對考古等方面感興趣的遊客參觀。但是這些遺址點均無任何旅遊方面的接待和服務設施,如要前往需做好準備。另有元謀人陳列館可供遊客參觀。

4. 夢回南詔,大理皇陵今何在

一千多年前,雲南大理地區曾有過兩個在中國歷史上顯赫一時的地方王朝——南詔國和大理國。從1999年起,人們把探尋王陵的目光投向這兩個神秘的古國,期望能夠再次出現震驚世界的考古奇跡。然而,時至今日,考古學家希冀已久的發現卻始終沒有出現。南詔國和大理國,成了迄今為止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發現王陵所在的古王朝。當這個千古之謎破解之時,或許會像秦始皇陵兵馬俑、埃及金字塔一樣轟動全世界。

有人猜測,大理崇聖寺三塔建蓋在土基之上,卻能屹立千年不倒,這本身就是一個謎,或許三塔內部某處隱藏著這一個不為人知的地宮,而這地宮內藏著所有失蹤的陵墓。又或許地宮只是一個空城,但隱藏著所有通往陵墓的機關暗道,這些暗道抑或通往洱海之底,抑或通往蒼山深腑。還有人猜想,蒼山的山體內蘊藏著無數的大理石與漢白玉寶藏,而這些寶藏會使亡者的遺體得到很好的養護,以玉守身,千年不壞。

5. 麗江寶山石頭城 懸崖上的天險城池

石頭城,不是用石頭壘砌的城堡,而是建築于一塊巨石之上的村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巨石,而納西人民用智慧和勞動利用這塊巨石,使之成為天下一大奇觀。

寶山石頭城位於麗江城北110公里的金沙江峽谷中,因百餘戶人家聚居在一座獨立的蘑菇狀巨石之上而得名。麗江寶山石頭城納西語稱為“拉伯魯盤塢”,意為“寶山白石寨”,城內瓦屋鱗鱗,巷道縱橫,麗江納西族居民辟岩建屋,房屋柱石和房沿石均隨勢打成,古樸自然,奇絕無窮。麗江寶山石頭城三面皆是懸崖絕壁,一面石坡直插金沙江,僅有南北兩座石門可供出入,是一座真正的天險之城。

交通:到了麗江去往寶山石城約110公里,過了玉龍雪山景區後為土石路,路況欠佳,彎道多,在麗江有私營中巴,每天一班,票價30元,可以直達寶山石頭城,建議到鄉政府後,步行上去,步行時間約3小時,沿途能看到很多美景。

6. 怒江州獨龍江,尋找最後的“紋面女”

在中國西南部的雲南省和西藏自治區交界處的雲南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的高山峽谷深處,居住著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獨龍族,總人口僅有6000人左右。新中國成立前,獨龍族還處在原始社會末期,農業以刀耕火種的粗放耕作為主。由於獨龍江鄉全年有半年時間因大雪封山而與世隔絕,在其餘的時間裡,也因為山高穀深、溝壑橫阻而與外界交往稀疏。

進入獨龍族村寨,你會發現村寨裡會有紋面的婦女,這是獨龍族最為奇特的舊習俗。獨龍族女子紋面是在少女12至13歲初長成時,竹簽刺臉,鍋灰敷面,顏料滲入皮下,使靛青色似蝴蝶的圖案永留臉上,直到1967年這種習俗才徹底廢除。獨龍族民間對紋面主要有兩種解釋:一是獨龍族抵制異族土司和奴隸主強掠婦女為奴的消極反抗手段;二是為了美而紋面,在原始社會,獨龍族以圖騰紋刻來美化本民族的社會成員。現在獨龍族紋面女僅有不到40人在世,其中年齡最大的超過100歲,最小的53歲,平均年齡73歲。在未來的時間裡,隨著最後一批紋面女漸漸離去,獨特的紋面習俗將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7. 玉溪撫仙湖 千古未解九大謎團

神秘的撫仙湖是中國最深的淡水湖之一,位於雲南玉溪。一個被當地人稱為水鬼的潛水愛好者——耿衛,在撫仙湖潛水時的一個驚人發現,讓撫仙湖顯得更加疑雲重重。他發現在湖底有大量的人工建築遺跡,遺跡的規模之大令人稱奇。難道這裡真有傳說中的水下古城?如果是的話,它又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又是怎麼沉到湖底的呢?

眾所周知,撫仙湖存在九大難解之謎。這些謎,撲朔迷離,也許你一輩子也弄不清道不明其中的一個。撫仙湖九大千古之謎為:海馬出沒、水下“活人”、湖中大魚、桑田滄海、航空禁區、夜見光環、水底建築、孤山鮫宮、怪石界魚。或許在未來科技愈加發達的某一天,撫仙湖的謎題會得到科學的解釋;而又或許,這些謎題將永遠作為謎存在撫仙湖清澈的湖水之中。

8. 滇王墓葬,探秘消失的古滇王國

鬥轉星移,時空變幻,對古代滇國寥寥數語的記載,早已湮滅在漫漫歷史長河中。而石寨山、李家山等墓葬的發現、發掘,尤其是“滇王之印”等大量反映古滇國社會面貌的珍貴文物的出土,讓這個文獻中記載的消失王國赫然展現在世人面前,古滇國的財富及其曾經達到過的輝煌文明令人驚歎。

古滇國的古墓群,以晉甯石寨山古墓群最具代表性。青銅時代的墓葬大都集中在石寨山中段,分佈密集。石寨山古墓群經過5次大規模考古發掘,共清理了87座戰國末期至西漢墓葬,出土文物幾千件,種類多樣,包括青銅器、金器、玉器、瑪瑙等。目前出土青銅文物的大部分遺址已用圍牆圈住,面積將近1.8萬平方米,而整個古墓群的週邊面積有3萬多平方米,由當地文物部門派人專門看管。李家山位於雲南中部高原盆地中的江川縣龍街鎮溫泉村。江川李家山墓葬距石寨山滇王墓地約40千米,是雲南境內目前發現的僅次於石寨山的另一處主要墓葬遺址,文化特徵與石寨山極為相似。

實際上,在雲南的土地上,還有許許多多的神秘之境,有的已經公諸於世,也有的依然沉睡地底,等待人們去發現。而就算是那些已展現在世人面前的神秘境地,也讓現代的人們驚歎不已。旅行,在這些地方,並不僅僅只是欣賞風景那麼簡單,那來自心底的觸動,才是遠古而來與自己內心的共鳴,這樣的感受和體驗才是最值得銘記的。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於程式系統索引或線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