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久練“站八姿”強身壯體

“站八姿”乃一種少林樁功, 本功功理明晰, 易學易練, 老幼皆宜, 不失為強身健體、修身養性的上乘功法。

預備勢——韋陀獻杆

兩腳開立,

與肩同寬, 下頜內收, 兩眼垂簾內視, 排除雜念, 呼吸自然、勻長, 微屈雙膝, 然後雙肘屈, 小臂平, 雙手十指自然分開, 手心向內, 宛如抱一個大球一樣, 拇指尖與胸部相距約12釐米。

第一勢——霸王舉鼎

霸王舉鼎勢亦稱托天勢。 下肢呈馬步姿勢, 不必過矮(過矮對膝關節有損), 上半身挺直, 身擺正, 雙臂直立上舉, 掌心向上, 雙手拇指扣緊, 中指相向, 若即若離, 雙肱外旋。

第二勢——降龍伏虎

降龍伏虎勢亦稱陰陽掌。 馬步比肩寬, 左臂自然彎曲下沉, 左掌平按, 掌心向下, 拇指扣緊, 置於臍前10釐米處;右臂上舉, 掌心向上, 置於頭頂, 頭向左轉, 目視左方。

第三勢——恨天無把

恨天無把勢亦稱力舉千鈞。 馬步姿勢, 肘關節合緊, 儘量使小臂與大臂上下重疊, 與肩同寬,

置於胸側, 然後掌心向上平托, 掌指向後, 拇指微扣。

第四勢——恨地無環

馬步姿勢, 雙臂下垂, 置於胯後側, 雙拳握緊, 拳面向下, 沉肩夾肋。

第五勢——金鉤倒掛

金鉤倒掛勢亦稱摘星換鬥勢。 馬步姿勢, 雙臂伸直上舉, 同時兩掌變勾, 勾尖用力向下。

第六勢——雙蝶振翼

雙蝶振翼勢亦稱腦後掌。 馬步姿勢, 大臂側舉, 肘關節合緊, 儘量使小臂與大臂上下重合, 雙掌隨腕關節內旋, 掌心儘量向後, 兩手中指對風池穴(位於項部, 當枕骨之下, 與風府穴相平, 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第七勢——手捧香爐

手捧香爐勢亦稱托缽勢。 馬步姿勢, 兩手五指相向, 拱形相抵, 腕關節內旋, 小指平指前胸。

第八勢——金龍盤柱

金龍盤柱勢亦稱護心掌。

馬步姿勢, 右掌掌心貼在前心, 左掌掌背貼在後心, 均向內略用力, 雙肘向兩側外拉, 面向左方。

收勢——鐵扁擔

雙腳並立, 兩臂側平舉, 掌心向外, 指尖向上, 立身中正, 然後握拳置於臍前, 拳面相向, 拳背向上。

實踐證明, 長期練習“站八姿”, 具有以下保健作用:可有效地調節自律神經, 增強大腦皮質的健全, 使運動神經系統和植物神經系統得到改善, 同時還能使人反應靈敏, 是訓練高功能神經系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站八姿”中的“松、靜、勻、長”等動作, 可使呼吸在不自覺中深長細勻, 增加肺活量, 並通過有氧運動活化細胞, 促進新陳代謝;可以經常機械性地刺激骨骼, 增進其堅固性, 並能刺激骨質密度增加, 使關節的活動幅度增大,

增加柔韌性;可使人的基礎心率和運動心率減慢, 加強心臟對全身的血氧供應;可改善胃的張力、蠕動, 使胃黏膜排列整齊, 並能增強小腸的吸收功能, 還可改善排泄系統、防止痔瘡的發生。

張欣然/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