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聚焦京津冀」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時代背景和重大意義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對於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2013年, 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到天津、河北調研, 強調要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2014年2月26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工作時發表重要講話, 全面深刻闡述了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大意義、推進思路和重點任務。 此後, 習近平總書記又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 強調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個大思路、大戰略, 要通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 走出一條內涵集約發展的新路子, 探索出一種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模式,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形成新增長極。 李克強總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明確提出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重要一環,

對於優化生產力佈局、提升發展品質效益意義重大, 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 圍繞科學定位抓緊規劃編制, 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轉移接續、區域環境治理和民生改善等重點任務, 把這項戰略工程抓實抓好。

京津冀地區同屬京畿重地, 瀕臨渤海, 背靠太嶽, 攜攬“三北”, 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吸納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 也是拉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目前, 京津冀地區發展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 特別是北京集聚過多的非首都功能, “大城市病”問題突出, 人口過度膨脹, 交通日益擁堵, 大氣污染嚴重, 房價持續高漲, 社會管理難度大,

引發一系列經濟社會問題, 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 同時, 京津冀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 地下水嚴重超采, 環境污染問題突出, 已成為我國東部地區人與自然關係最為緊張、資源環境超載矛盾最為嚴重、生態聯防聯治要求最為迫切的區域, 加之區域功能佈局不夠合理, 城鎮體系結構失衡, 京津兩極過於“肥胖”, 周邊中小城市過於“瘦弱”, 區域發展差距懸殊, 特別是河北與京津兩市發展水準差距較大, 公共服務水準落差明顯。 上述問題, 迫切需要國家層面加強統籌,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推動京津冀三省市整體協同發展。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 應對資源環境壓力加大、區域發展不平衡矛盾日益突出等挑戰,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培育增長新動力和新的增長極、優化區域發展格局的現實需要, 意義十分重大。 有利於破解首都發展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 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解決“大城市病”的路子;有利於完善城市群形態, 優化生產力佈局和空間結構, 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有利於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 全面對接“一帶一路”等重大國家戰略, 增強對環渤海地區和北方腹地的輻射帶動能力, 為全國轉型發展和全方位對外開放作出更大貢獻。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也是探索改革路徑、構建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的需要。 區域發展不協調、不平衡是個“老大難”問題,

這些問題的長期存在與要素流動面臨顯性和隱形壁壘、區域發展的統籌機制欠缺等密切相關。 京津冀發展不協調、不平衡的矛盾最為突出、最為複雜, 關注度最高, 解決難度最大。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必須通過深化改革打破行政壁壘, 構建開放的區域統一市場, 建立區域統籌協調發展新體制, 為推動全國區域協同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