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話題:我們一起學習冬季施工的基本知識

一、名詞解釋

受凍臨界強度:

冬期澆築的混凝土在受凍以前必須達到的最低強度。

負溫養護法:

在混凝土中摻入防凍劑, 使其在負溫條件下能夠不斷硬化, 在混凝土溫度降到防凍劑規定溫度前達到受凍臨界強度的施工方法。

蓄熱法:

混凝土澆築後, 利用原材料加熱及水泥水化熱的熱量, 通過適當保溫延緩混凝土冷卻, 使混凝土冷卻到0℃以前達到預期要求強度的施工方法。

綜合蓄熱:

摻早強劑或早強型外加劑的混凝土澆築後, 利用原材料加熱及水泥水化熱放熱, 通過適當保溫, 延緩混凝土冷卻,

使混凝土溫度降到0℃以前達到受凍臨界強度的施工方法。

暖棚法:

將被養護的混凝土構件或結構置於搭設的棚中, 內部設置散熱器、排管、電熱器或火爐等加熱棚內空氣, 使混凝土處於正溫環境下養護的方法。

成熟度:

混凝土在養護期間養護溫度和養護時間的乘積。

等效齡期:

混凝土在養護期間溫度不斷變化, 在這一段時間內其養護的效果, 與在標準條件養護達到的效果相同所需的時間。

二、冬期施工氣溫特點及階段劃分

按照《建築工程冬期施工規程》規定, 凡是外日平均氣溫連續五天穩定低於5℃時, 即進入冬期施工。

為便於工程管理和提高措施的針對性, 把冬期施工按氣溫的寒冷程度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初、末冬階段:平均氣溫為0℃左右,

最低溫度一般在-5℃左右, 時間從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次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 此階段一般採用低蓄熱法施工。

2、嚴冬階段:平均氣溫在-5℃左右, 最低氣溫在-10℃左右, 時間從12月下旬至次年二月上旬, 此階段一般採用高蓄熱法施工。

3、寒流階段:平均氣溫-10℃左右, 最低氣溫在-15℃以下, 每年約4-5次, 此階段可採用綜合蓄熱法, 並增加附加保溫層, 延長保溫時間等措施, 有條件的工地也可採取外界熱源措施。

冬期施工轉入常溫施工的界限是: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高於5℃時解除冬期施工。

三、冬期施工準備及要求

1、冬期施工管理流程

(1)專案部及相關單位必須建立由專案經理負責的冬期施工領導小組。 小組人員明確責任, 各負其責。

(2)專案編制的冬期施工方案必須經技術部門審核通過後, 方准實施。

(3)專案編制的冬期施工方案要根據工程特點, 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 施工情況發生變化時要對原方案及時進行補充修改, 並報原審核單位進行審核通過後執行。

(4)技術品質部負責所屬項目的冬施方案審批及冬施過程的監控工作。

2、冬期施工技術準備

(1)冬期施工前, 專案部應按照冬施方案內容提前做好物 資、設備、 人員等冬施準備工作。

(2) 做好測溫員、試驗員的冬施培訓, 對工長、班組長、施工人員進 行冬期施工技術交底。

(3)對冬期施工混凝土(砂漿)的品質(指標)要求進行書面交底。

3、冬期施工方案

冬期施工方案的編制原則是:

遵守冬季施工規範及相應的驗收規範;確保工程品質;經濟合理,

冬施增加的費用少;所需的熱源和材料有可靠的來源;方便現場安全、消防管理。

冬期施工方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1)編制依據。

(2)冬期施工專案:重點闡述冬期施工專案、部位、主要工程量及預計施工時間。

(3)冬期施工部署:冬期施工領導小組, 流水段劃分, 勞動力及進度安排等。

(4)冬期施工主要方法、措施:包括各種加熱、保溫措施, 裝修工程的採暖形式, 外加劑的選用和試配流程, 熱工計算, 測溫方法及測溫點佈置圖, 試塊製作要求等。

(5)現場佈置:包括熱源來源、位置, 冬施所用臨設, 電力安排等。

(6)主要計畫:包括冬期施工所需物資、設備、試驗和計量儀器計畫, 人員培訓計畫等。

(7)冬施品質、安全、消防保衛等措施。

(8)附圖(測溫點佈置圖、圍護示意圖、熱源位置示意圖)。

本文內容純屬個人觀點, 僅供參考。

混凝土凍害研究與防凍施工 ¥35.4 購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