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飛機上可以玩手機了?民航局再次發聲:條件已成熟

文:吳羚

期待在國內航班上用上手機的人, 希望的曙光離你們又近了些, 民航局最近又出臺了相關指南。

國內航班開放手機的使用, 這事在去年就有了苗頭。

2017 年 9 月, 民航總局在第五次修訂的《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CCAR—121 部)中放寬了對機上可擕式電子設備(PED)的管理規定, 這讓不少人開始期待早日可以在飛機上使用手機, 但這只是監管層面放寬了要求, 具體規定還取決於航空公司。

不過, 民航局似乎打定主意要把在飛機上用手機這件事進行到底了。 1 月 15 日, 民航局出臺了《機上可擕式電子設備(PED)使用評估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用於指導航空公司驗證和評估機上可擕式電子設備的使用。

《指南》表示, 經過一系列技術測試和規章修訂後, 民航局認為“開放機上 PED 使用的條件已基本成熟”。

那麼哪些電子設備可在飛機使用?指南中將可擕式電子設備(PED)分為兩類,

發射型可擕式電子設備, 即能夠主動發射無線電信號(藍牙、 Wi-Fi)的 PED, 我們常用的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等, 都屬於這類;

非發射型可擕式電子設備, 指不具備無線電發射功能的 PED;或具備無線電發射功能, 但發射功能已被關閉的 PED, 例如充電寶(帶有無線跟由功能的不算)、計算器等。

航司對不同類別的 PED 使用和管控要求也有所不同, 總的來說有以下幾點:

明確可用的 PED 種類;

明確可用/禁用的飛行階段;

明確 PED 的存放、保管和應急處置要求;

明確可用/禁用模式;

明確通知旅客的方式以及內容。

事實上, 目前國內航班對電子設備的禁令主要是針對手機, 筆記本、iPad 等大多是允許使用的, 所以這則《指南》也可以看作是進一步推進了手機在機上使用的解禁。

如果航司決定開放 PED 在機上的使用, 則必須通過有效途徑告知乘客, 例如值機櫃檯的通知、機上廣播等, 總之就是不能藏著掖著。

當然, 就算今後可以在飛機上愉快地用手機了, 也還是有條件限制的, 比如遇到以下幾種情況, 機上全部 PED 設備(醫療電子設備例如心臟起搏器、可擕式制氧機等除外)都必須禁用:

低能見度飛行階段;

飛機疑似受到 PED 干擾。

飛機上允許用手機了, 那什麼時候才能上網?

乘坐飛機時能否用手機, 已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我們在《民航局允許飛機上用手機了?先別高興得太早》一文中介紹過, 飛機上的手機禁令, 最早可追溯至 1991 年, 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認為乘客在飛行途中使用手機會對地面基站系統產生影響,

出臺了相關禁令。

然而,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 各種研究都無法證明個人電子設備會對飛機產生干擾, FAA 已經在 2013 年解除了禁令, 因此美國的航班大多數允許乘客在飛機模式下使用手機, 機上 Wi-Fi 也非常普及, 價格也比較合理。

大部分航司的機上 Wi-Fi 是借助衛星網路實現的——飛機通過安裝在機身頂部的天線, 連接位於地球靜止軌道上(離地面35,786 公里)的衛星, 以此向地面收發信號。

(圖片來自:Connected-Altitude)

諸如卡達航空、阿聯酋這類土豪航空, 不僅提供了機上 Wi-Fi, 還支援衛星通話、收發短信的功能, 價格自然也是天價了。

(圖片來自:卡達航空官網)

然而,短期內是不用指望國內航司提供通話類服務了,因為根據《指南》中的要求,即使可以在飛機上使用手機,也必須關閉語音和資料功能,被閒置多年的“飛行模式”終於要派上用場了。

(圖片來自:東航官網)

既然如此,就只能指望機上 Wi-Fi 儘快普及了。然而,考慮到國內航司除了東航之外,機上 Wi-Fi 服務基本還處於小規模試驗階段,想要在飛機上刷朋友圈、發個萬米高空定位的小夥伴,估計還得再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是否開放 PED 將由航司自行決定並報備以便事後監督檢查即可,不需要事先向民航局申報。

(圖片來自:卡達航空官網)

然而,短期內是不用指望國內航司提供通話類服務了,因為根據《指南》中的要求,即使可以在飛機上使用手機,也必須關閉語音和資料功能,被閒置多年的“飛行模式”終於要派上用場了。

(圖片來自:東航官網)

既然如此,就只能指望機上 Wi-Fi 儘快普及了。然而,考慮到國內航司除了東航之外,機上 Wi-Fi 服務基本還處於小規模試驗階段,想要在飛機上刷朋友圈、發個萬米高空定位的小夥伴,估計還得再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是否開放 PED 將由航司自行決定並報備以便事後監督檢查即可,不需要事先向民航局申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