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患了凍瘡可別這麼處理!注意這幾點可別幫倒忙了!

凍瘡是寶寶顏值的“破壞者”, 不僅如此, 它還有又癢又痛還難以痊癒的特徵。 只要被凍瘡“佔領”的部位, 可別提有多難受了, 更別說出現在寶寶稚嫩的皮膚上,

只會讓寶媽奶爸們心疼到不知所措。

今天, 小康君就說說如何緩解和預防凍瘡, 以及處理寶寶凍瘡時家長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

寶寶患凍瘡的原因

凍瘡就是因為身體受到低溫和潮濕刺激, 使體表的血管發生痙攣, 血液流量減少, 組織其缺血缺氧細胞受損後, 便容易發生凍瘡。 其實, 大部分凍瘡是由於皮膚長時間暴露在0°~10°之間的寒冷環境中所導致的。 所以, 別總以為只要不在零下的溫度裡活動就是絕對安全的。 還有以下幾種外界因素, 同樣容易導致寶寶出現凍瘡。

1、別穿厚襪子

別以為穿了厚襪子就是預防凍瘡的最好辦法, 給寶寶穿厚襪子反而會使凍瘡更快來臨。 因為厚襪子會使寶寶腳部出汗, 出汗後只要溫度降下來, 寶寶的腳部就很容易發生凍瘡現象。 所以, 要給寶寶穿吸汗強、厚薄適宜的純棉襪子。

2、切勿穿戴過緊

很多家長擔心寒氣會鑽進寶寶衣服裡, 就包裹的嚴嚴實實。 像褲子、手套、襪子、衣服等禦寒裝備要適當的寬鬆一些,

因為穿戴過緊不僅會讓寶寶感覺不適, 還會影響血液迴圈, 起不到保暖作用, 容易使寶寶四肢發生凍瘡。

3、潮濕的衣物更容易誘發凍瘡

寶寶新陳代謝旺盛, 稍微一活動就會出很多汗。 出汗後, 浸濕的衣物可是凍瘡最佳的“助力器”, 因為濕的衣物會揮發更多熱量誘發凍瘡。 所以家長只要發現寶寶的帽子、口罩、褲襪被汗浸濕後一定要及時更換。

凍瘡的治療方法

告訴各位家長一個不好的消息, 凍瘡並沒有既快又好的處理辦法。 像網上的用白酒、花椒、辣椒水泡手, 是沒有任何卵用的

。 不過, 想不那麼難受, 倒是有幾種緩解方法。

輕微受凍

① 離開寒冷的環境, 待在溫度適宜的環境中;

② 及時更換浸濕的衣物、鞋襪、帽子和手套;

③ 準備一盆約38度的溫水, 讓患處浸泡在水中, 每次30分鐘, 每日3次。 水涼了要一點點注入熱水, 儘量將水溫控制在38℃左右(臉面部可用溫毛巾熱敷), 浸泡後可塗抹凍瘡軟膏、維E軟膏或紅黴素軟膏, 輕輕按摩15分鐘, 每天一次即可。

中重度凍傷

① 如果患處知覺難以恢復, 或局部出現腫脹、疼痛等情況,

就不要在家處理了, 應及時去醫院進行專業的處理;

② 在去醫院的過程中, 家長可用自身的體溫去幫助寶寶緩解, 待受凍處有灼熱感後, 要做好局部的保暖工作, 以防發生二次凍傷。

要避免的誤區

寶寶受凍後不能用超過38度以上溫度的熱水或烤火進行處理。 因為受凍部位猛地一下受熱刺激,更容易使毛細血管擴張,血液淤積,進而誘發凍瘡。

其實,杜絕凍瘡的最好辦法就是預防!預防之前豆仙有講過!

雖說以上這些方法只能緩解不適感,但凍瘡並非就不會自愈了。一般來說,待氣溫回暖後,寶寶凍瘡的情況會逐漸痊癒。最後,家長要避免寶寶抓撓凍瘡處,以免延長痊癒時間,或造成潰爛引發感染。

因為受凍部位猛地一下受熱刺激,更容易使毛細血管擴張,血液淤積,進而誘發凍瘡。

其實,杜絕凍瘡的最好辦法就是預防!預防之前豆仙有講過!

雖說以上這些方法只能緩解不適感,但凍瘡並非就不會自愈了。一般來說,待氣溫回暖後,寶寶凍瘡的情況會逐漸痊癒。最後,家長要避免寶寶抓撓凍瘡處,以免延長痊癒時間,或造成潰爛引發感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