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特使渡海冊封,萬曆詔書一讀完,豐臣秀吉傳令再次征伐朝鮮!

萬曆朝鮮戰爭, 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橋段, 我不再累贅再述。 此戰的後果影響深遠:明朝國力大損, 無力反擊建州女真崛起;日本豐臣秀吉病死,

德川家康從此崛起。

這次戰爭一共可分為兩場, 劃分依據是豐臣秀吉先後發動2次侵朝戰爭。 第一次接觸戰後, 雙方已經坐下來談判, 只要和談一成, 打架都不想再動刀動槍了。

談判的背景是:日本雖然取得初期的進軍優勢, 把朝鮮王朝的首都漢城、陪都開城、要地平壤都給拿下了;但是隨著明軍的到來, 各地朝鮮軍民的反擊, 日軍屢次交戰失利。

1593年4月, 談判開始進行。 豐臣秀吉灰溜溜的撤兵, 他也不高興, 就提出要求。 諸如讓明朝的公主嫁給日本天皇, 恢復中日的勘合貿易, 朝鮮割讓4個道給日本等等。

談判誠意很重要, 用套路搞欺騙那是要出大問題的。 兩邊都希望能夠停止戰爭, 但是派出的使者卻出了問題, 一味搞欺騙。

沈惟敬是明朝的使節, 他與日方的代表小西行長是舊相識。 為了在和談裡居功, 他們竟然瞞天過海將有爭議的條款私下改動, 最後弄得萬曆皇帝和豐臣秀吉都以為對方答應要求。

和談結束, 兩邊軍隊後撤, 脫離戰爭狀態。 1595年初, 小西行長的親信小西飛拿著一封偽造的豐臣秀吉“降表”到達北京。

萬曆皇帝還被蒙在鼓裡, 就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

緊接著, 明朝特使楊方亨、朝鮮使節一起坐船去日本冊封豐臣秀吉。

1596年9月, 豐臣秀吉滿心歡喜地迎接冊封。 等楊方亨把詔書一讀完, 他發現完全不是一回事,

明朝不是來卑辭求和的, 也沒有割讓朝鮮領土的意思, 自己得到的只是空文。

豐臣秀吉不禁火冒三丈, 當即把詔書摔在地上, 轟走中朝的特使。 當天晚上, 他就傳令準備再次征伐朝鮮。 萬曆皇帝也很生氣, 把沈惟敬砍了頭。

幾個月後, 也就是1597年1月, 豐臣秀吉又調集14萬軍隊, 第二次侵入朝鮮。 日本把第一次叫“文祿之役”, 第二次叫“慶長之役”。 面對中朝軍隊的火力全開, 豐臣秀吉的軍隊陷入苦戰, 厭戰情緒高漲。

明朝將領楊鎬還寄給豐臣秀吉一封書信, 大意是說:收兵吧, 老爺子。 您也60多歲了, 兒子還不到10歲, 國內悍將虎視, 要考慮考慮兒子接班的問題啊。

豐臣秀吉收到信後, 雖然氣得暴跳如雷, 心裡還是佩服楊鎬眼力。 侵朝戰爭不得民心, 軍人嘩變、農民抗租等事件層出不窮, 他已經身心疲憊、憂憤成疾。

1598年8月5日, 63歲的豐臣秀吉把5歲的兒子豐臣秀賴託付給五大老, 帶著無窮的遺憾死去。 他心裡明白, 侵朝戰爭的失敗已經無可挽回, 更要命的兒子的政權穩定也成了問題。

豐臣秀吉死後,日本武士開始撤離朝鮮。自此以後近300年裡,日軍在未踏出國門一步。

豐臣秀吉死後,日本武士開始撤離朝鮮。自此以後近300年裡,日軍在未踏出國門一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