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拒絕使用老鹵水,只需把香料打成兩種碎!

2016年9月, 深圳陳鵬鵬鵝肉飯店開業, 生意紅遍珠三角, 模仿者前赴後繼, 可是一年過去了, 始終沒能有人成功複製她的火爆, 為什麼一個簡簡單單的鹵鵝, 在陳鵬鵬手中是吸金利器, 而跟風店卻所剩無幾呢?下面, 讓我們跟隨老闆陳鵬鵬的腳步, 一起去揭開一隻鵝火遍珠三角的奧妙。


陳鵬鵬的第一家店選址在深圳的歡樂海岸, 面積只有200平方米, 雖然餐廳已經設計得非常緊湊,
但餐位仍舊有限, 可就是這樣的營業面積, 靠著高達十次以上的翻台率, 每天差不多要接待超過一千人次的就餐大軍, 這樣的數字, 就連不少營業面積上千平米的大店都望塵莫及。

食客從門口路過, 很容易就會被明檔上掛著的鹵鵝吸引。

陳鵬鵬設計的餐位非常密集, 餐點幾乎沒有一張桌是空閒的, 因此總是顯得很熱鬧, 如果不看裝修, 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大排檔, 而餐廳的定價也能讓食客一望而知, 他們不需要為奢華的環境買單, 來了就是花不多的錢品嘗地道的潮汕美味。

就餐區被明檔包圍, 食客可以邊吃邊欣賞獅頭鵝由生變熟的全部製作流程。

用鹵製品開店不存在油煙過大的問題, 所以將廚房設計成明檔具有先天優勢。

陳鵬鵬每天要鹵鵝八批共計二十四桶,趕上節假日,一天製作十批仍然供不應求。

原料第一 鹵湯第二

按理說,主打鹵貨的店最金貴的就是那桶鹵水,但陳鵬鵬卻偏偏不保留老湯,而是用每天現調的鹵水煮鵝。“鹵貨滋味的好壞不能光看鹵水,原料要比鹵湯重要得多。雖然老鹵水能很好地改善肉類食材的風味,但我們選用的鵝本身品質就很好,自身的鮮味很足,不需要滋味濃厚的老湯補味,而且鵝肉的腥異氣味不大,只要調整好香辛料配方,每天現調的鹵湯無論顏色還是口味都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最主要的是,老鹵湯添續調料計算起來非常繁瑣,我們廚房清一色的小工,讓他們自行拿捏口味風險太大,而且我還得天天擔心鹵湯壞掉影響經營。”

捨棄了老鹵湯,並且在店內打出“食材第一、鹵湯第二”的廣告語,其實是陳鵬鵬給模仿者挖下的“坑”:一來,好的食材自然價格不菲,陳鵬鵬賣的是潮汕生態放養的大個獅頭鵝,為了讓供應商將最好的鵝優先供應給自己,陳鵬鵬全部當日結帳,從不壓款,而且當預定量較大時往往還會預付資金,每天光運輸費用就要3000元,然後由獲得供港資質的屠宰場進行初加工,送到門店的都是剛剛宰殺好的鮮鵝,這樣算來,每只的成本價就已經高得咋舌,模仿者想要完全copy,原料成本必然高企,如果沒有高翻台率做支撐,必然沒辦法長時間存活;其二,光是一句“不用老鹵水”,就夠不少人費勁巴拉地去好好研究一番了。

陳鵬鵬鹵鵝

不使用老鹵,第一鍋湯滋味勢必有些寡淡,為了彌補這一不足,陳鵬鵬主要做了兩點改良:其一,他將香料根據耐煮程度分成兩部分,耐煮、出味慢的八角、桂皮、白芷被研磨成粉面狀,而白豆蔻、草果、小茴香、香葉等,則被打成二粗碎,這樣一來,藥料的香味就很容易釋放出來,即便是第一鍋鹵湯,香料味也同樣十分濃郁;其二,選用增香效果較好的高良薑、具有香辛氣息的蔬菜過油後包入料包,與藥料一同下入鍋中,並加入部分炸蔬菜小料所用的油,以彌補底湯中呈味物質不足而造成的味道寡淡。

蔬菜包:

芹菜、香菜、鮮高良薑、蔥白、幹蔥頭、蒜子下鍋炸至金黃幹香後撈出包入紗布袋。

香料配比:

取白豆蔻、草果(去籽)、小茴香、藿香、香葉、香菜籽、丁香打成二粗碎;另取八角、肉桂、白芷研磨成粉待用。開餐前,取二粗碎、粉狀料包入紗布袋即為一個香料包。

二粗碎香料(左)和粉面狀香料(右)。

香料包(左)和蔬菜包(右)。

陳鵬鵬鹵鵝製作流程:

老母雞宰殺治淨去掉內臟(留作它用),與棒子骨一同下入鍋中,倒入清水,下入蔬菜包和香料包各一隻,大火燒開,放入炸蔬菜和小料所用的料油,轉小火熬約3小時,將蔬菜包和香料包撈起,打淨鍋中渣滓後,重新將“二包”放回鍋中,倒入潮式老鹵專用醬油、鹽、白糖燒開,取宰殺治淨的獅頭鵝按照鵝脖向後、腹部朝上的姿勢下入鍋中,全部下鍋後迅速用鉤子將鵝的姿態依次調整為尾部開口向上、頭部向下,並使腹腔內灌滿鹵湯,此舉是為了保證鵝腹腔內部也能快速升溫,達到成熟度一致的目的。大火燒開後繼續加熱約5分鐘,將火力調小至鹵湯冒起“牛眼泡”,即可蓋上箅子、壓上重物,繼續鹵制60分鐘。出鍋時,用掛鉤將鵝從脖子處撈起,掛在鍋上方的懸樑上,用勺子舀起鹵湯,將鵝表面的碎渣和汙物沖淨,再用鑷子將鵝皮收縮後顯露出來的羽毛拔掉,即可擺到明檔的展架上隨用隨取。

製作流程圖:

1、每次鹵鵝前,先將鹵湯燒開、撇淨浮沫。

2、調入鹵水專用醬油。

3、加入鹽、糖。

4、將宰殺治淨的鵝用流水沖洗一下,控幹後下鍋。

5、將鵝按照頭向下的姿勢入鍋,令其腹腔內灌滿鹵湯,然後調整為鵝屁股開口向上。

6、蓋上箅子。

7、將火力調整成“牛眼泡”狀態。

8、壓上重物。

9、鹵好後將鵝提起,控淨湯汁。

10、用鑷子將顯露出來的羽毛去淨。

注:

1、鵝掌、鵝翅的鹵制流程與鹵整鵝基本一致,只是時間要減為30分鐘。

鵝掌和鵝翅的鹵制流程與鹵整鵝類似。

鵝翅

2、鹵制鵝肝和鵝腸時,要取鹵湯按照1∶1的比例兌入清水,鵝肝下鍋燒開後離火靜置40分鐘,靠余溫將其浸熟入味;鵝腸則需要下入滾沸的湯中攪開,然後馬上撈入密漏,抖散使其溫度稍降,然後再次下鍋攪開並撈起,如此重複三次鵝腸便已基本斷生,且仍然保持鮮爽的脆感,此時即可盛入盤中隨用隨取。

鵝腸需採用涮燙加工的辦法保持鮮爽的脆感。

鵝腸

鵝肝

3、煮熟的鵝蛋去皮,放入燒開的鹵湯鹵制30分鐘,離火浸泡2小時,使其充分入味後即可撈出。

八拼

原料下鍋後,按下對應的計時器,就可以輕鬆掌握鹵制時間。

續湯和補料:

每次鹵完鵝之後,把香料包和蔬菜包撈出(二者重複使用三次即需要換新),繼續將鹵湯燒開,浮沫撇淨,將上層的油脂打掉1/2,然後兌入清水,再次下入潮式老鹵專用醬油、鹽、白糖燒開,放入香料包和蔬菜包即可下獅頭鵝鹵制。

澆汁的製作:

潮汕滷味在上桌時需要澆上一勺鹵汁,這勺湯汁是鹵制時所用的原湯,因為陳鵬鵬不保留老湯,所以澆汁一般在頭天晚上收餐後製作:將鹵湯燒開撇淨浮沫後盛出,打掉表面的油脂,用細紗布過濾去渣後重新回鍋,放入芹菜、香菜、幹蔥頭、蔥白、薑片等熬開,至小料香味逸出後過濾乾淨即可在第二天使用。

同行探討

1 香料打成兩種碎 這個做法很聰明

《中國大廚》烹飪實驗室金牌主廚、石家莊鄰大媽骨頭鍋創始人楊建華:

禽類本身的腥異氣味就小,而且鵝肉比雞肉和鴨肉更容易吸附香辛料的滋味,因此配方中主要使用能提升香氣的藥料,千萬不要一提配方,就陷入“去腥、除異、增香”三步走的思維定勢。陳鵬鵬的配方一看就是經過長期大量實驗做出來的,而且針對工藝流程進行了優化,這一點從他把香料分別打成二粗碎和粉末的細節上能看得出。因為他鹵鵝不使用老湯,所以按傳統辦法使用整塊香料,很難確保滋味能充分釋放出來,為此,他把相對容易釋放香氣的白豆蔻、草果等輕質香料打成二粗碎,而像八角、桂皮這種需要長時間燉煮才能釋放香氣的大塊香料則被打成粉末,然後將二者搭配使用,以解決不用老湯帶來的味道寡淡問題,這是一個聰明而巧妙的辦法。

2 不用老鹵水 我給點個贊

中國烹飪大師、《中國大廚》烹飪實驗室金牌主廚李建輝:

2017年初鹵鵝在珠三角地區火爆了以後,我特意去了一趟廣州,品嘗了十多家餐廳的鹵鵝,我看了一下陳鵬鵬的工藝流程,講解得非常透徹,香料也的確是針對鵝這種腥異氣味小的禽類進行的配伍。其中,他提到的這種不使用老鹵水的辦法我很贊同,雖然這樣存在鹵湯滋味寡淡的問題,但僅限於第一桶鹵水,而陳鵬鵬通過每天吊湯的辦法,足以解決這個問題。這種不用老鹵湯的辦法,能很好地解決添湯續料的難題。在實踐中,使用老湯時的調料添加量,是沒辦法完全做到標準化的,更多的時候只能靠掌勺師傅自己去把握,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滷味店的菜品口味和色澤時常出現變化。試想一下,這樣的弊端對於有連鎖擴張需求的公司而言,將是非常致命的,而換成這種每天現調鹵湯的辦法,則很容易實現標準化,就算是小工,如果給他一套標準加工工藝和配方,做出的產品口味自然也差不了。最近兩年,我自己店中包裝成禮盒出售的滷味量越來越大,我一直也打算開一家鹵水鋪子,為此我還特意研究了這種不使用老鹵水的辦法,得出的結論是,只要操作流程和配方優化得當,“新鹵”產品比起“老鹵”產品,滋味毫不遜色。

在2018年1月4日的“大廚微閱讀”中,小微曾給大家介紹過“烏弟鹵鵝”,與“陳鵬鵬鹵鵝”相比,其是用鹵湯鹵制而成,想回顧文章的朋友可點擊以下連結進行查看:鹵鵝小店紅到發紫,老闆公佈四大製作秘訣!

陳鵬鵬每天要鹵鵝八批共計二十四桶,趕上節假日,一天製作十批仍然供不應求。

原料第一 鹵湯第二

按理說,主打鹵貨的店最金貴的就是那桶鹵水,但陳鵬鵬卻偏偏不保留老湯,而是用每天現調的鹵水煮鵝。“鹵貨滋味的好壞不能光看鹵水,原料要比鹵湯重要得多。雖然老鹵水能很好地改善肉類食材的風味,但我們選用的鵝本身品質就很好,自身的鮮味很足,不需要滋味濃厚的老湯補味,而且鵝肉的腥異氣味不大,只要調整好香辛料配方,每天現調的鹵湯無論顏色還是口味都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最主要的是,老鹵湯添續調料計算起來非常繁瑣,我們廚房清一色的小工,讓他們自行拿捏口味風險太大,而且我還得天天擔心鹵湯壞掉影響經營。”

捨棄了老鹵湯,並且在店內打出“食材第一、鹵湯第二”的廣告語,其實是陳鵬鵬給模仿者挖下的“坑”:一來,好的食材自然價格不菲,陳鵬鵬賣的是潮汕生態放養的大個獅頭鵝,為了讓供應商將最好的鵝優先供應給自己,陳鵬鵬全部當日結帳,從不壓款,而且當預定量較大時往往還會預付資金,每天光運輸費用就要3000元,然後由獲得供港資質的屠宰場進行初加工,送到門店的都是剛剛宰殺好的鮮鵝,這樣算來,每只的成本價就已經高得咋舌,模仿者想要完全copy,原料成本必然高企,如果沒有高翻台率做支撐,必然沒辦法長時間存活;其二,光是一句“不用老鹵水”,就夠不少人費勁巴拉地去好好研究一番了。

陳鵬鵬鹵鵝

不使用老鹵,第一鍋湯滋味勢必有些寡淡,為了彌補這一不足,陳鵬鵬主要做了兩點改良:其一,他將香料根據耐煮程度分成兩部分,耐煮、出味慢的八角、桂皮、白芷被研磨成粉面狀,而白豆蔻、草果、小茴香、香葉等,則被打成二粗碎,這樣一來,藥料的香味就很容易釋放出來,即便是第一鍋鹵湯,香料味也同樣十分濃郁;其二,選用增香效果較好的高良薑、具有香辛氣息的蔬菜過油後包入料包,與藥料一同下入鍋中,並加入部分炸蔬菜小料所用的油,以彌補底湯中呈味物質不足而造成的味道寡淡。

蔬菜包:

芹菜、香菜、鮮高良薑、蔥白、幹蔥頭、蒜子下鍋炸至金黃幹香後撈出包入紗布袋。

香料配比:

取白豆蔻、草果(去籽)、小茴香、藿香、香葉、香菜籽、丁香打成二粗碎;另取八角、肉桂、白芷研磨成粉待用。開餐前,取二粗碎、粉狀料包入紗布袋即為一個香料包。

二粗碎香料(左)和粉面狀香料(右)。

香料包(左)和蔬菜包(右)。

陳鵬鵬鹵鵝製作流程:

老母雞宰殺治淨去掉內臟(留作它用),與棒子骨一同下入鍋中,倒入清水,下入蔬菜包和香料包各一隻,大火燒開,放入炸蔬菜和小料所用的料油,轉小火熬約3小時,將蔬菜包和香料包撈起,打淨鍋中渣滓後,重新將“二包”放回鍋中,倒入潮式老鹵專用醬油、鹽、白糖燒開,取宰殺治淨的獅頭鵝按照鵝脖向後、腹部朝上的姿勢下入鍋中,全部下鍋後迅速用鉤子將鵝的姿態依次調整為尾部開口向上、頭部向下,並使腹腔內灌滿鹵湯,此舉是為了保證鵝腹腔內部也能快速升溫,達到成熟度一致的目的。大火燒開後繼續加熱約5分鐘,將火力調小至鹵湯冒起“牛眼泡”,即可蓋上箅子、壓上重物,繼續鹵制60分鐘。出鍋時,用掛鉤將鵝從脖子處撈起,掛在鍋上方的懸樑上,用勺子舀起鹵湯,將鵝表面的碎渣和汙物沖淨,再用鑷子將鵝皮收縮後顯露出來的羽毛拔掉,即可擺到明檔的展架上隨用隨取。

製作流程圖:

1、每次鹵鵝前,先將鹵湯燒開、撇淨浮沫。

2、調入鹵水專用醬油。

3、加入鹽、糖。

4、將宰殺治淨的鵝用流水沖洗一下,控幹後下鍋。

5、將鵝按照頭向下的姿勢入鍋,令其腹腔內灌滿鹵湯,然後調整為鵝屁股開口向上。

6、蓋上箅子。

7、將火力調整成“牛眼泡”狀態。

8、壓上重物。

9、鹵好後將鵝提起,控淨湯汁。

10、用鑷子將顯露出來的羽毛去淨。

注:

1、鵝掌、鵝翅的鹵制流程與鹵整鵝基本一致,只是時間要減為30分鐘。

鵝掌和鵝翅的鹵制流程與鹵整鵝類似。

鵝翅

2、鹵制鵝肝和鵝腸時,要取鹵湯按照1∶1的比例兌入清水,鵝肝下鍋燒開後離火靜置40分鐘,靠余溫將其浸熟入味;鵝腸則需要下入滾沸的湯中攪開,然後馬上撈入密漏,抖散使其溫度稍降,然後再次下鍋攪開並撈起,如此重複三次鵝腸便已基本斷生,且仍然保持鮮爽的脆感,此時即可盛入盤中隨用隨取。

鵝腸需採用涮燙加工的辦法保持鮮爽的脆感。

鵝腸

鵝肝

3、煮熟的鵝蛋去皮,放入燒開的鹵湯鹵制30分鐘,離火浸泡2小時,使其充分入味後即可撈出。

八拼

原料下鍋後,按下對應的計時器,就可以輕鬆掌握鹵制時間。

續湯和補料:

每次鹵完鵝之後,把香料包和蔬菜包撈出(二者重複使用三次即需要換新),繼續將鹵湯燒開,浮沫撇淨,將上層的油脂打掉1/2,然後兌入清水,再次下入潮式老鹵專用醬油、鹽、白糖燒開,放入香料包和蔬菜包即可下獅頭鵝鹵制。

澆汁的製作:

潮汕滷味在上桌時需要澆上一勺鹵汁,這勺湯汁是鹵制時所用的原湯,因為陳鵬鵬不保留老湯,所以澆汁一般在頭天晚上收餐後製作:將鹵湯燒開撇淨浮沫後盛出,打掉表面的油脂,用細紗布過濾去渣後重新回鍋,放入芹菜、香菜、幹蔥頭、蔥白、薑片等熬開,至小料香味逸出後過濾乾淨即可在第二天使用。

同行探討

1 香料打成兩種碎 這個做法很聰明

《中國大廚》烹飪實驗室金牌主廚、石家莊鄰大媽骨頭鍋創始人楊建華:

禽類本身的腥異氣味就小,而且鵝肉比雞肉和鴨肉更容易吸附香辛料的滋味,因此配方中主要使用能提升香氣的藥料,千萬不要一提配方,就陷入“去腥、除異、增香”三步走的思維定勢。陳鵬鵬的配方一看就是經過長期大量實驗做出來的,而且針對工藝流程進行了優化,這一點從他把香料分別打成二粗碎和粉末的細節上能看得出。因為他鹵鵝不使用老湯,所以按傳統辦法使用整塊香料,很難確保滋味能充分釋放出來,為此,他把相對容易釋放香氣的白豆蔻、草果等輕質香料打成二粗碎,而像八角、桂皮這種需要長時間燉煮才能釋放香氣的大塊香料則被打成粉末,然後將二者搭配使用,以解決不用老湯帶來的味道寡淡問題,這是一個聰明而巧妙的辦法。

2 不用老鹵水 我給點個贊

中國烹飪大師、《中國大廚》烹飪實驗室金牌主廚李建輝:

2017年初鹵鵝在珠三角地區火爆了以後,我特意去了一趟廣州,品嘗了十多家餐廳的鹵鵝,我看了一下陳鵬鵬的工藝流程,講解得非常透徹,香料也的確是針對鵝這種腥異氣味小的禽類進行的配伍。其中,他提到的這種不使用老鹵水的辦法我很贊同,雖然這樣存在鹵湯滋味寡淡的問題,但僅限於第一桶鹵水,而陳鵬鵬通過每天吊湯的辦法,足以解決這個問題。這種不用老鹵湯的辦法,能很好地解決添湯續料的難題。在實踐中,使用老湯時的調料添加量,是沒辦法完全做到標準化的,更多的時候只能靠掌勺師傅自己去把握,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滷味店的菜品口味和色澤時常出現變化。試想一下,這樣的弊端對於有連鎖擴張需求的公司而言,將是非常致命的,而換成這種每天現調鹵湯的辦法,則很容易實現標準化,就算是小工,如果給他一套標準加工工藝和配方,做出的產品口味自然也差不了。最近兩年,我自己店中包裝成禮盒出售的滷味量越來越大,我一直也打算開一家鹵水鋪子,為此我還特意研究了這種不使用老鹵水的辦法,得出的結論是,只要操作流程和配方優化得當,“新鹵”產品比起“老鹵”產品,滋味毫不遜色。

在2018年1月4日的“大廚微閱讀”中,小微曾給大家介紹過“烏弟鹵鵝”,與“陳鵬鵬鹵鵝”相比,其是用鹵湯鹵制而成,想回顧文章的朋友可點擊以下連結進行查看:鹵鵝小店紅到發紫,老闆公佈四大製作秘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