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項羽漏封三人為王,致使其錯失天下

文|小河對岸

項羽之失天下, 並不在於鴻門宴沒殺掉劉邦, 而在於項羽封王體系的崩解。 而令項羽封王體系崩解的, 主要有三人。 假令項羽當初亦封此三人為王, 即便劉邦還定三秦之地, 項羽也完全有能力消滅劉邦的勢力。

項羽分封諸侯的法理依據是:天下初發難時, 假立諸侯後以伐秦。 然身被堅執銳首事, 暴露於野三年, 滅秦定天下者, 皆將相諸君與籍(項羽)之力也。 故而, 項羽封王的最大受益者, 乃是跟隨項羽征戰破秦的諸將相, 而破秦無功的故王(多為六國王族之後)是此次封王的受害者。 如徙魏王豹為西魏王, 徙趙王歇為代王, 徙燕王韓廣為遼東王, 徙齊王田市為膠東王, 而楚懷王(義帝)也是同樣的遭遇。

這也是陳餘指責項羽封王不公的理由所在, 《史記》載:..陳餘陰使張同、夏說說齊王田榮曰:項羽為天下宰, 不平。 今盡王故王於醜地, 而王其群臣諸將善地。

如果純粹以“破秦功勞”為封王的原則, 那麼, 項羽此次封王, 其實也無可厚非。 但如此分配, 肯定會讓那些“破秦無功”的地方實權人物不滿。 而從表面上講, 陳餘是為“故王”們主張正義, 實際上卻是為自己鳴不平。

陳餘與張耳並名, 兩人同功一體。

但張耳因跟隨項羽入關, 而被封為常山王(實際上的趙王)。 而陳餘因棄將印去, 不從入關, 但項羽素聞其賢, 有功於趙, 聞其在南皮, 故因環封三縣。 而陳餘之所以對田榮說項羽封王不公, 就在於田榮也是沒有受封為王的實權人物。 陳勝吳廣起義之後, 齊人田儋自立為齊王, 秦將章邯圍魏王咎於臨濟, 魏王求救於齊。 田儋將兵救魏, 為章邯所敗, 田儋戰死。

齊人聞田儋戰死, 便擁立故齊王建之弟田假為齊王, 並以田角為相, 田間為將。 而田儋之從弟(堂弟)田榮收攏田儋的散兵, 退守東阿, 章邯追而圍之。 項梁聞田榮被圍甚急, 便引兵擊破章邯於東阿。 章邯向西撤退, 項梁引軍追擊。 而田榮聞齊人擁立田假為齊王, 便怒而引兵逐田假,

田假逃奔到楚國, 而田角、田間流亡於趙國, 田榮便擁立了田儋之子田市為齊王。

而項梁追擊章邯, 章邯的兵力卻得到後方補充。 項梁便遣使至趙、齊兩國, 相約共擊章邯。 田榮卻要求楚國殺田假、趙國殺田角、田間, 才肯出兵相助。 而楚、趙皆不肯背義殺田假,

田角、田間。 是故, 田榮不相助項梁, 其後, 項梁為章邯所敗、戰死。 因此, 項羽深恨田榮, 田榮又不曾助楚攻秦。 故而, 田榮未能受封為王。

而項羽三分齊地, 將齊王田市徙為膠東王, 而立田都為齊王、田安為濟北王。 作為齊地最大的實權人物--田榮, 對項羽的此次分封極為不滿。 另一位未被封王的地方實權人物,為梁地(故魏之地)的彭越。彭越有萬餘人的軍隊,而無所從屬,又不曾隨項羽征戰,故也未能受封。其後,在田榮的招納之下,彭越屢屢襲擊楚軍。

據《史記》載:..田榮聞項羽徙齊王市膠東,而立齊將田都為齊王,乃大怒,不肯遣齊王之膠東,因以齊反,迎擊田都。田都走楚。齊王市畏項王,乃亡之膠東就國。田榮怒,追擊殺之即墨。榮因自立為齊王,而西擊殺濟北王田安,並王三齊。

除此之外,田榮授予彭越將軍印,令其反梁地。還與陳餘兵馬,與之並力擊敗常山王張耳,而迎故趙王歇於代,而趙王歇亦封陳餘為代王。自此,齊、趙、梁結成“反項羽同盟”,並直接威脅到項羽的西楚國之安危。

而此時,劉邦還定三秦之地,但根基未穩,雍王章邯一直固守廢丘長達十月之久。此時,項羽若引兵攻擊劉邦,定能消滅劉邦於萌芽狀態。但是,齊、趙、梁三地反項羽聯盟也成腹心之疾。故而,項羽又封鄭昌為韓王,以拒漢軍。而令蕭公角等擊彭越,卻被彭越擊敗。劉邦派張良攻取韓地,張良派人送信給項羽,表示劉邦只想得到當初楚懷王約定的關中之地(先入關中者為王),而絕不敢東出與項羽爭天下,同時還偽造“齊欲與趙並滅楚”的反書。

是故,項羽無意西向攻擊劉邦,而是北上攻齊,結果卻深陷齊地的反抗泥沼。而劉邦卻從容平定了三秦之地,並出關略地。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陽皆投降,韓王鄭昌亦被韓信擊敗。其後,西魏王豹投降,又虜殷王司馬卬。劉邦招降納叛,勢力坐大,劫五諸侯之兵,攻取彭城。雖又被項羽擊敗,但劉邦的勢力已然不可遏制。

參考史籍:《史記》等

另一位未被封王的地方實權人物,為梁地(故魏之地)的彭越。彭越有萬餘人的軍隊,而無所從屬,又不曾隨項羽征戰,故也未能受封。其後,在田榮的招納之下,彭越屢屢襲擊楚軍。

據《史記》載:..田榮聞項羽徙齊王市膠東,而立齊將田都為齊王,乃大怒,不肯遣齊王之膠東,因以齊反,迎擊田都。田都走楚。齊王市畏項王,乃亡之膠東就國。田榮怒,追擊殺之即墨。榮因自立為齊王,而西擊殺濟北王田安,並王三齊。

除此之外,田榮授予彭越將軍印,令其反梁地。還與陳餘兵馬,與之並力擊敗常山王張耳,而迎故趙王歇於代,而趙王歇亦封陳餘為代王。自此,齊、趙、梁結成“反項羽同盟”,並直接威脅到項羽的西楚國之安危。

而此時,劉邦還定三秦之地,但根基未穩,雍王章邯一直固守廢丘長達十月之久。此時,項羽若引兵攻擊劉邦,定能消滅劉邦於萌芽狀態。但是,齊、趙、梁三地反項羽聯盟也成腹心之疾。故而,項羽又封鄭昌為韓王,以拒漢軍。而令蕭公角等擊彭越,卻被彭越擊敗。劉邦派張良攻取韓地,張良派人送信給項羽,表示劉邦只想得到當初楚懷王約定的關中之地(先入關中者為王),而絕不敢東出與項羽爭天下,同時還偽造“齊欲與趙並滅楚”的反書。

是故,項羽無意西向攻擊劉邦,而是北上攻齊,結果卻深陷齊地的反抗泥沼。而劉邦卻從容平定了三秦之地,並出關略地。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陽皆投降,韓王鄭昌亦被韓信擊敗。其後,西魏王豹投降,又虜殷王司馬卬。劉邦招降納叛,勢力坐大,劫五諸侯之兵,攻取彭城。雖又被項羽擊敗,但劉邦的勢力已然不可遏制。

參考史籍:《史記》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