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通江縣諾水河鎮大幹溪村蛻變記

“真沒想到我們村會發生這樣大的變化。 ”站在正在建設中的大幹溪村扶貧搬遷聚居點, 村民李玉海感慨萬分。

大幹溪村位於通江縣諾水河鎮東北部高寒山區, 距諾水河鎮12公里, 平均海拔1150米, 雨季匯水成溪, 旱季溪溝斷流、飲水難尋, 故名“大幹溪”。 兩年前, 大幹溪村還是一個被大山困住的貧困村莊。

2015年8月, 市國土資源局開始掛包幫扶大幹溪村。 兩年多來, 在當地黨委政府和幫扶部門的努力下, 大幹溪村大變樣:路通了, 貧困戶住進新房子, 產業興起來了。 2016年底24戶84人通過評估脫貧摘帽, 2017年市政府審查批准,

同意大幹溪村退出貧困村。

要脫貧先修路

2015年8月, 諾水河鎮國土資源所所長劉峰成為大幹溪村第一書記。 “車子只能開到離大幹溪村4公里遠的金家壩村, 下車後跨過一條河, 再沿著陡峭的山路往上走才能到達大幹溪村, 路邊就是萬丈懸崖。 ”入村第一天, 眼前的情景讓劉峰難以置信。

修路, 讓天塹變通途, 是大幹溪村當時最重要的事。 劉峰馬上向市國土資源局彙報, 很快局裡就決定籌資修路。

2015年8月25日, 市國土資源局援建的通村水泥路建設正式開工。 3個多月後, 全長4.5公里、寬4.5米的高標準高品質硬化村道路建成。

十多年前, 20多歲的朱繼海走出大山外出打工, 他發誓再也不回來了。 一年前春節回家, 沿著寬敞的村道路, 車子直接開到家門口。

“從來沒有想過, 我們這個深山溝能通路。 ”朱繼海決定留在家鄉, 帶領村民致富。

路修好了, 其它基礎設施也在加緊建設, 新建蓄水300立方米的人畜飲水池一處、270餘平方米的村級活動陣地, 完成農村電網改造、移動通訊基站建設和廣播網路建設等。

挪窮窩住新房

大幹溪村山高林深, 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 村裡98.7%穿鬥房都存在安全隱患。

44歲的李玉坤, 家住在半山腰, 木制結構的房屋年久失修, “夏不遮雨冬不擋風”。 妻子和女兒都患病, 8歲的兒子也做了漏斗胸手術, 一家人的經濟來源全靠李玉坤打零工維持。 修一棟新房, 是這個貧困人家想都不敢想的事。

2016年2月, 市國土資源局充分利用易地扶貧搬遷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

在大幹溪村建成4個聚居點。 大幹溪村黨支部書記金慶榮介紹, 按照易地扶貧搬遷政策, 李玉坤一家四口每人可得到人均2.5萬元的補貼, 按照標準他家可以建一座100平方米的房子, 大約需要95000元。 得知自己不用花錢就可以住進新房, 李玉坤喜極而泣。 據瞭解, 全村84戶村民中61戶自願參加聚居點建設, 其中20戶建檔貧困戶全部參加。

拔窮根興產業

道路通了, 新房有了, 如何讓村民儘快致富, 成了幫扶單位認真思考的問題。

在村民金耀福的新房旁, 栽植的辣椒長勢喜人。 他家去年種植了2畝辣椒, 預計畝產3000斤。 金耀福告訴記者, 他與一家公司簽訂了合作協定, 他負責種辣椒, 公司再以1.2元一斤的價格回購, 一年就有七千多元的收入。

家裡還種了100多斤魔芋、130株核桃樹, 養了4頭豬, “供兩個娃讀書完全沒得問題。 ”

在市國土資源局的幫扶下, 目前大幹溪村成立了1個專業合作社, 種植優質核桃1.2萬株、魔芋100畝、銀

原標題:大幹溪村蛻變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