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7個拉低成績的騎行壞習慣,你有多少改不掉?

[之家 騎行遊記] 壞習慣就像疾病, 不治將深。 疾病的成因都是複雜的。 許多自行車愛好者認為, “自行車跨上就能騎, 只要踩踏就可以了”, 走慣了野路子, 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埋下傷病的隱患, 日積月累, 最終導致影響到了正常騎行運動。

下面就列出一些常見的, 容易影響自行車愛好者提高的壞習慣, 大家對照一下。 有則改之, 無則加勉!

一上來就騎, 忽視熱身

問題:許多自行車愛好者不重視熱身, 上來就騎, 拼命踩踏。

這並不是正確的騎車方法, 騎車前應該做一些簡單的拉筋和伸展熱身運動, 讓肌肉和關節充分預熱, 活動開, 這樣就不會使身體受到傷害, 是獲得最理想效果的重要一步。

改正:熱身的時間與運動的時間成正比, 運動的時間越長, 則熱身要越久。 一般來說, 一個小時的運動, 大概需要十分鐘的熱身。 活動前至少要有時速15km/h、15-20分鐘的熱身騎。 當然,

我們也建議每休息15分鐘以上時, 需要新熱身騎15分鐘。

拼命踩踏, 忽視騎行動作和姿勢

問題:剛入門自行車運動的人, 認為只要拼命踩踏就能越騎越快, 忽視了騎行動作和姿勢等技巧。

雙腿向外撇、點頭哈腰等都是不正確的姿勢。 要調整好自行車的高度,

這樣可以避免大腿根部內側及皮下組織挫傷。 蹬自行車時, 腳的位置一定要恰當, 用力要均勻, 否則就會使踝關節和膝關節發生疼痛。

改正:在騎行時需要循序漸進的增加齒比, 掌握好踩踏頻率, 應該避免重踩或者錯誤踩踏導致膝關節慢性損傷。 同時在騎行中應避免量突然增大, 騎行後需要放鬆膝蓋。

沒有節奏, 忽快忽慢

問題:許多新手剛開始騎行喜歡追求速度, 盲目衝刺, 等體力耗盡才放慢速度, 等稍一恢復就有開始加速。

速度並不是決定你騎車霸氣的程度, 特別忽快忽慢, 頻繁加速對身體傷害很大。

改正:騎行貴在保持速度, 切忌忽快忽慢, 有勁拼命騎, 沒勁步步停的現象。 建議初學者要在騎行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頻率之後再增強運動量, 這樣循序漸進的騎行既鍛煉身體。

騎行前和運動中不補水, 運動之後猛灌水

問題:許多人在騎乘過程中, 感到口渴時才會補水, 而且是大口大口的喝, 覺得很省事。

不管是平時騎行訓練還是參加比賽, 補水都十分重要。 如果不及時補充水份, 身體機能會下降, 肌肉收縮速度和血流速度減慢, 導致肌肉能源物質和氧氣供應不足, 騎行效率降低。 如果出汗較多, 需要在補水的同時補充電解質, 避免抽筋。

改正:運動前、中、後都要記得補充水份, 補水要遵循“小口多次慢喝”和“及時”的原則, 不能大口猛灌,要保證身體活力。出發前1小時,飲用300-500ml;運動時每10至15分鐘需補充150~200ml的水;運動後也要持續補充水份,騎行結束半小時內,飲用300-500ml,及時補充運動過程中消耗掉的水份。

訓練過度

問題:一些年輕的自行車愛好者覺得年輕力壯,精力旺盛,認為自己騎得越多進步就越快。

然而,但過度騎行時,會產生脫力運動過量,可使機體免疫功能受到損害,影響健康。因為人在劇烈運動時 ,體內會產生較多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激素,會導致自身免疫力下降,還會出現頭暈眼花,平衡能力不足、大腦反應下降等反應。運動過量後,心臟過度鍛煉而肥大,血液往往供應不暢, 甚至容易引起惡性心律失常導致猝死。

改正:要看目前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適應能力, 運動時身體感覺不難受的運動量就是適量, 以鍛煉後精神飽滿,不感到疲勞為標準。 建議年輕的自行車愛好者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根據自己當前的水準適當增量,避免因過度訓練導致運動損傷發生。

平時不運動,週末瘋狂練

問題:很多運動愛好者平時工作日忙於工作學習,忽視了鍛煉,想著到週末時再運動,以彌補平日鍛煉的不足。這裡要提醒大家,如果平時很少運動,突然一次性做大強度的運動,不僅不利於運動能力的提高,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改正:平時工作日可以保持30分鐘-1小時的適量運動,如游泳、跑步、騎行台等等,來保持身體的運動狀態,等到週末再根據身體狀態合理安排長距離訓練。運動是為了身體更健康,而並非為了運動而運動。

帶病堅持運動

問題:有的人會有一種錯誤的觀念,“感冒後通過運動出汗,可以幫助恢復”。感冒堅持運動不僅不利於恢復,甚至可能發生生命危險。

生病期間,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都會下降。身體不適,就應暫停運動,否則會加重病情,延長病期。如果在運動中遇到眩暈、胸悶、胸痛等症狀,應立即停止運動,無論你是多大年紀都切忌硬撐,以防運動誘發猝死。

改正:堅持是好事,但不能不顧及身體的負荷與承受力,生病在家裡好好休息,等身體好了再出發也不遲!

關注微信公眾號:bikehomecc

看五分鐘,買自行車不再被坑,自行車資訊,自行車報價,自行車論壇,自媒體,愛微酷,淘推薦,二手自行車買賣盡在自行車之家,下載手機APP。

不能大口猛灌,要保證身體活力。出發前1小時,飲用300-500ml;運動時每10至15分鐘需補充150~200ml的水;運動後也要持續補充水份,騎行結束半小時內,飲用300-500ml,及時補充運動過程中消耗掉的水份。

訓練過度

問題:一些年輕的自行車愛好者覺得年輕力壯,精力旺盛,認為自己騎得越多進步就越快。

然而,但過度騎行時,會產生脫力運動過量,可使機體免疫功能受到損害,影響健康。因為人在劇烈運動時 ,體內會產生較多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激素,會導致自身免疫力下降,還會出現頭暈眼花,平衡能力不足、大腦反應下降等反應。運動過量後,心臟過度鍛煉而肥大,血液往往供應不暢, 甚至容易引起惡性心律失常導致猝死。

改正:要看目前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適應能力, 運動時身體感覺不難受的運動量就是適量, 以鍛煉後精神飽滿,不感到疲勞為標準。 建議年輕的自行車愛好者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根據自己當前的水準適當增量,避免因過度訓練導致運動損傷發生。

平時不運動,週末瘋狂練

問題:很多運動愛好者平時工作日忙於工作學習,忽視了鍛煉,想著到週末時再運動,以彌補平日鍛煉的不足。這裡要提醒大家,如果平時很少運動,突然一次性做大強度的運動,不僅不利於運動能力的提高,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改正:平時工作日可以保持30分鐘-1小時的適量運動,如游泳、跑步、騎行台等等,來保持身體的運動狀態,等到週末再根據身體狀態合理安排長距離訓練。運動是為了身體更健康,而並非為了運動而運動。

帶病堅持運動

問題:有的人會有一種錯誤的觀念,“感冒後通過運動出汗,可以幫助恢復”。感冒堅持運動不僅不利於恢復,甚至可能發生生命危險。

生病期間,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都會下降。身體不適,就應暫停運動,否則會加重病情,延長病期。如果在運動中遇到眩暈、胸悶、胸痛等症狀,應立即停止運動,無論你是多大年紀都切忌硬撐,以防運動誘發猝死。

改正:堅持是好事,但不能不顧及身體的負荷與承受力,生病在家裡好好休息,等身體好了再出發也不遲!

關注微信公眾號:bikehomecc

看五分鐘,買自行車不再被坑,自行車資訊,自行車報價,自行車論壇,自媒體,愛微酷,淘推薦,二手自行車買賣盡在自行車之家,下載手機APP。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