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新能源PK傳統:2018汽車產業路徑加速變軌?

新能源汽車就是未來!回顧2017年, 雖然新能源汽車在整體車市中的銷量占比, 資料並沒有突飛猛進式的增長, 但是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前景, 已經不容置疑。

儘管傳統汽車市場銷量依然成績斐然, 但是必須承認的是, 在連續兩年多的購置稅補貼的刺激下, 傳統汽車逐漸顯露出了頹勢, 多個汽車品牌銷量遭遇了腰斬。 相對而言, 對於新能源汽車而言, 不管是政策引導層面, 還是車企的主動戰略變革層面, 2017是振奮人心和孕育巨變的一年, 利好消息不斷。

那麼, 具體而言, 2017新能源汽車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事件和節點?

01

補貼退坡, 行業真正進入實力和技術較量

雖然財政部、發改委、工信部等幾部委在2015年就確定了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大方向, 但最近車市盛傳的2018年補貼退坡調整方案, 依然讓不少車企措手不及。

總體來看, 調整之後的補貼政策將鼓勵高續駛里程、低能耗的優質車型發展, 這將加速市場中低端產能的淘汰, 以此倒逼新能源車企進行技術革新。 補貼退坡後, 企業真正競爭的是實力和技術。

02

雙積分政策出臺, 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和傳統能源車退出

為了鼓勵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聯合公佈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 將在2018年4月1日起施行。

《辦法》中提出, 2018年至2020年, 乘用車企業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8%、10%、12%。 2020年度以後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 由工信部另行制定、公佈。 推行“雙積分”政策, 是為了加快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傳統能源車的退出。

03

新政之下, 促發外資企業與國產品牌新能源合併潮

2017年6月, 在中德兩國總理的見證下, 大眾和江淮汽車成立江淮大眾合資公司, 以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 隨著江淮大眾合資公司的誕生, 一股新能源合資浪潮隨之而來。 7月5日, 北汽集團與戴姆勒簽署了新的框架協定, 引入梅賽德斯-賓士品牌的純電動汽車產品。 福特汽車於8月22日宣佈, 與眾泰汽車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雙方將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採用自主品牌的純電動汽車。 8月27日, 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雷諾日產聯盟宣佈將建立一家新的合資企業——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之所以大眾、福特、賓士紛紛聯手國產品牌再造新能源汽車, 主要是由於國內的雙積分政策的影響。

雙積分要求車企必須擁有一定比例的新能源積分, 而如果油耗積分過多導致新能源積分為負數, 車企下一年度將直接停產。

04

造車新勢力, 有人歡喜有人憂

根據各造車新勢力的產品規劃以及實際造車進展來看, 未來兩年將迎來造車新勢力量產車的密集上市。

蔚來汽車的首款高端純電動SUV ES8, 已經正式上市, 起售價44.8萬。

新入局的互聯網造車新勢力, 有人歡喜, 當然也有人憂。 樂視的“造車夢”, 隨著樂視大廈的倒塌和賈躍亭的出走, 逐漸破滅。 此外, 還有新的跨界玩家, 在不斷湧入, 董明珠也盯上新能源汽車, 集資30億入股銀隆集團開始造車。

05

互聯網三巨頭的汽車計畫, TAB猛力推進圈地運動

互聯網三巨頭的戰火從網路世界, 蔓延到了汽車領域。 騰訊投資了蔚來汽車;阿裡巴巴投資了小鵬汽車;百度投資了威馬汽車……距離對上一次 BAT 密集“上車”, 還是在兩三年前, 當時大家的思路還是瞄準車機螢幕。 如今, TAB真正要把造車落地, 尤其是百度, 更是看重汽車領域的佈局, 押寶自動駕駛的開放生態平臺。

隨著更多“量產版車型”或“准量產版車型”的落地,擺脫PPT造車的汙名指日可待。可預見的是,蔚來主打高端,威馬比較突出性價比並定位中高端,而小鵬則主打實惠偏低端,誰能最快佔領用戶心智,一定程度上就影響著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方向。

06

傳統車企新能源車紛紛亮相,捕捉轉型期市場機會點

新能源汽車一直是汽車圈熱點話題,越來越多的傳統造車企業躋身新能源汽車領域。2017年,包括比亞迪、北汽、上汽等等,就有多款新品牌電動汽車亮相。

僅2017上半年,比亞迪向市場投入唐100、秦100、宋DM、宋EV、2017款唐6款車型,同時也推出秦EV和e5的改款升級版。2017年北汽新能源推出了EU 400、EU 260、EC 180、EX 260、EH 300等幾款車型。2017年上汽已推出榮威eRX5、ERX5、ei6、e950、E50、e550以及大通FCV80燃料電池輕客多款新能源產品。

07

2025年停售傳統燃油車,國產品牌的自我革命

就在很多汽車品牌,都在焦頭爛額地應對銷量下滑危機時,一些國產汽車品牌卻率先調轉了槍頭:長安汽車、北京汽車先後宣佈將於2025年正式停售傳統燃油車,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對此,有人分析這是長安汽車、北京汽車作為國有品牌在向其他合資品牌逼宮,也有人分析是由於長安汽車和北京汽車傳統燃油車銷量每況愈下的情況下劍走偏鋒之舉。但是無論是何種理由,這樣的舉措帶來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2025年可能就真的只有新能源汽車可供選擇了。

08

新能源汽車行業格局,自主品牌為絕對主力

與傳統燃油汽車行業情形截然不同,合資企業霸佔銷量榜,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本土企業佔據了新能源汽車銷量榜前列。以比亞迪、吉利為代表的民營企業和以北汽、上汽、江淮為代表的國有企業,是這一新興領域的絕對主力。

相比之下,雖然外國公司有特斯拉、寶馬i系、日產聆風等“明星”新能源車型,但外國品牌在中國的總體銷量只有本土企業的零頭。

09

國際巨頭加碼新能源,更殘酷的競爭即將到來

在2017年,寶馬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了10萬輛。為了慶祝這一突破性的事件,寶馬特意舉辦了一場交車儀式,並且將氣缸造型的總部大樓妝點成了電池的樣子,這足以說明寶馬對新能源的重視。針對中國市場,寶馬在2017年推出了全新的530Le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豐田此前一直以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為主要的發展方向,對純電動汽車並不熱衷。但是面對越來越大的純電動汽車市場,豐田也坐不住了,計畫在2020年至2025年推出超過10款純電動車型。豐田的這些純電動汽車將會首先在中國市場進行銷售,然後陸續推向日本本土、印度、美國和歐洲等市場。

10

新能源汽車銷量穩步前行,2018將破百萬輛

進入2017年,受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重審的影響,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現斷崖式下跌,不過隨著補貼政策重新規範調整以及市場需求逐步回歸正常,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呈現頑強走強的特徵。

中汽協資料顯示,2017年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11.9萬輛,同比增長83%,月度產銷量創歷史新高,並且實現10個月的月度連續環比增量;1-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60.9萬輛,同比增長51.4%。預計2018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保持在40%至50%,明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超過100萬輛。

寫在最後

隨著產業補貼政策的不斷調整,新能源企業外資股比的放開,以及雙積分政策的實施,行業全面進入調整升級階段,新能源汽車產業支持方向開始向“扶優扶強”轉換。

當傳統車企在新能源領域加碼,合資新能源、外資獨資新能源汽車、造車新勢力的產品開始湧入國內車市,2018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不免激烈,但充分的競爭,有利於全行業更健康、高效和可持續地發展。

隨著更多“量產版車型”或“准量產版車型”的落地,擺脫PPT造車的汙名指日可待。可預見的是,蔚來主打高端,威馬比較突出性價比並定位中高端,而小鵬則主打實惠偏低端,誰能最快佔領用戶心智,一定程度上就影響著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方向。

06

傳統車企新能源車紛紛亮相,捕捉轉型期市場機會點

新能源汽車一直是汽車圈熱點話題,越來越多的傳統造車企業躋身新能源汽車領域。2017年,包括比亞迪、北汽、上汽等等,就有多款新品牌電動汽車亮相。

僅2017上半年,比亞迪向市場投入唐100、秦100、宋DM、宋EV、2017款唐6款車型,同時也推出秦EV和e5的改款升級版。2017年北汽新能源推出了EU 400、EU 260、EC 180、EX 260、EH 300等幾款車型。2017年上汽已推出榮威eRX5、ERX5、ei6、e950、E50、e550以及大通FCV80燃料電池輕客多款新能源產品。

07

2025年停售傳統燃油車,國產品牌的自我革命

就在很多汽車品牌,都在焦頭爛額地應對銷量下滑危機時,一些國產汽車品牌卻率先調轉了槍頭:長安汽車、北京汽車先後宣佈將於2025年正式停售傳統燃油車,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對此,有人分析這是長安汽車、北京汽車作為國有品牌在向其他合資品牌逼宮,也有人分析是由於長安汽車和北京汽車傳統燃油車銷量每況愈下的情況下劍走偏鋒之舉。但是無論是何種理由,這樣的舉措帶來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2025年可能就真的只有新能源汽車可供選擇了。

08

新能源汽車行業格局,自主品牌為絕對主力

與傳統燃油汽車行業情形截然不同,合資企業霸佔銷量榜,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本土企業佔據了新能源汽車銷量榜前列。以比亞迪、吉利為代表的民營企業和以北汽、上汽、江淮為代表的國有企業,是這一新興領域的絕對主力。

相比之下,雖然外國公司有特斯拉、寶馬i系、日產聆風等“明星”新能源車型,但外國品牌在中國的總體銷量只有本土企業的零頭。

09

國際巨頭加碼新能源,更殘酷的競爭即將到來

在2017年,寶馬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了10萬輛。為了慶祝這一突破性的事件,寶馬特意舉辦了一場交車儀式,並且將氣缸造型的總部大樓妝點成了電池的樣子,這足以說明寶馬對新能源的重視。針對中國市場,寶馬在2017年推出了全新的530Le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豐田此前一直以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為主要的發展方向,對純電動汽車並不熱衷。但是面對越來越大的純電動汽車市場,豐田也坐不住了,計畫在2020年至2025年推出超過10款純電動車型。豐田的這些純電動汽車將會首先在中國市場進行銷售,然後陸續推向日本本土、印度、美國和歐洲等市場。

10

新能源汽車銷量穩步前行,2018將破百萬輛

進入2017年,受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重審的影響,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現斷崖式下跌,不過隨著補貼政策重新規範調整以及市場需求逐步回歸正常,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呈現頑強走強的特徵。

中汽協資料顯示,2017年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11.9萬輛,同比增長83%,月度產銷量創歷史新高,並且實現10個月的月度連續環比增量;1-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60.9萬輛,同比增長51.4%。預計2018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保持在40%至50%,明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超過100萬輛。

寫在最後

隨著產業補貼政策的不斷調整,新能源企業外資股比的放開,以及雙積分政策的實施,行業全面進入調整升級階段,新能源汽車產業支持方向開始向“扶優扶強”轉換。

當傳統車企在新能源領域加碼,合資新能源、外資獨資新能源汽車、造車新勢力的產品開始湧入國內車市,2018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不免激烈,但充分的競爭,有利於全行業更健康、高效和可持續地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