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西施是吳越美女的頭籌,吳國滅亡後她去了哪裡呢?

春秋末期, 諸侯爭霸, 吳國和越國開戰。 西元前494年, 吳王夫差打敗越國, 越王勾踐率殘餘五千餘人退守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南),被吳軍團團圍困。 最後, 勾踐求和。 吳王的條件是:越王勾踐夫婦入吳國為人質。

這樣, 吳王就接受了越國投降, 把勾踐夫婦和越國大臣范蠡囚禁在姑蘇虎丘, 為夫差養馬。 勾踐君臣表面上裝得非常恭順, 夫差以為他們真心臣服, 三年後 就把他們放回越國。

勾踐回越國後, 臥薪嚐膽, 立志複國。 一心要打敗吳國, 但越國的軍力遠 不敵吳國。 大臣范蠢曾跟隨勾踐, 被吳國囚禁三年, 知道吳王好色的致命弱點, 就與勾踐密謀, 使用美人計。

範蠡具體操辦此事。 先在民間尋找絕色美女。 對此女的要求是, 首先要姿 色過人, 讓人一見就捨不得放棄, 此外還要膽量過人, 要機智過人 -經過千挑萬選, 一個叫西施的美女出現了。

西施本名施夷光,

春秋時期越國(浙江諸暨苧蘿村)人, 因夷光居苧蘿西村,

故名西施。 其父賣柴, 母浣紗, 西施亦常浣紗于溪水旁, 故又稱浣紗女。

西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女, 堪稱中國美女的形象代表。 西施美到什麼 程度?傳說西施在古越國浣紗溪邊浣紗, 水中的魚兒看到她的絕世容貌, 都感 到羞愧不如沉入江底。

範蠢選定了西施和鄭旦, 對西施做思想工作, 說明原委。 西施表示願意前往, 擔此重任。

從此, 範蠡用三年時間訓練西施、鄭旦的禮節、儀態、歌舞, 並告訴她倆 如何在吳王身上使用計策, 瓦解吳國。

三年後, 範蠡將西施送入吳國。 吳王夫差見到西施, 驚若天人!吳王看著 西施, 清麗脫俗, 像是從西湖裡撈上來的一樣——水靈靈的, 既有大家閨秀的 明朗, 也不乏小家碧玉似的玲瓏易隨, 渾身上下洋溢著西湖水一樣的脈脈溫情。

她皮膚白晳, 呢喃細語;她的笑態含羞, 體態輕盈。

一個西施, 就讓吳王魂不守舍。 從此, 吳王專寵西施。 大臣伍子胥認為這 是越國的美人計, 苦心勸諫, 夫差充耳不聞, 立亥幡西施納入後宮。

為博得美人歡心, 吳王命人在靈岩山大興土木, 為西施建姑蘇台, 供自己 與西施歡宴遊玩。

西施在宮中, 重金收買了一個叫伯嚭的吳國大臣。 西施給了他好處後, 伯 嚭開始幫助西施說話。

有人報告吳王, 說越國正在練兵, 可能要打仗。 另外,

此時齊國與吳國關 系惡化。 夫差的意思, 是想攻打齊國。 伍子胥認為, 越國才是心腹大患, 不宜 遠征齊國。 而伯嚭說:“攻打齊國, 出師必捷。 ”

伯嚭與伍子胥一向有矛盾, 一有機會, 伯 嚭就挑撥吳王和伍子胥之間的矛盾。 結果吳王 將伍子胥賜死, 撤伯嚭為相國。

夫差親宵小、遠忠直, 重用伯嚭, 逼死了 伍子胥, 又大興土木耗盡國家實力。 相反, 越 國勾踐卻臥薪嚐膽, 誓死複國。 最後, 越國經 過長期準備, 趁夫差率軍和諸侯大會黃池的機 會, 突襲並洗劫了吳國都城, 使吳國一蹶不振。 十年後越國滅亡吳國, 夫差自殺。

西施作為越人也完成了國家交付給自己的 使命。

後人談論吳越之爭, 總愛把西施作為吳國 覆滅的主要原因, 引而申之, 就是女人是亂國的禍水。 實則大謬。西施充其量 只是吳國滅亡的一個外因。一個弱女子,怎麼能夠決定一個政局、一個國家的命運。對吳國來說西施是亂國禍水,對越國來說西施就是功臣,是英雄。正如 唐代詩人羅隱寫道:“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 越國亡來又是誰?”

關於西施的結局,一直是個謎團,就連《史記》裡,也只有範蠡的詳盡記 載,卻找不到有關西施歸屬的隻言片語。從此,西施的結局就成為一樁歷史公案。 留給後世的,只是各種各樣的猜測。

⑴沉水說

傳說勾踐滅吳後,勾踐的夫人怕西施繼續迷惑勾踐,就派人偷偷的把西施 騙出宮外,將石頭綁在她的身上沉入大海而亡。主要依據是《墨子》中的記載:“西 施之沉,其美也;吳起之裂,其事也。”就是說,西施就是因其美貌而被沉入江底。

另有說法,西施生為越人,國仇不可不報。但吳王夫差對西施寵愛有加, 恩義備至,西施動了真情。當西施得知夫差自殺的消息後,投水自盡,以報答夫差。

(2)隱居說

這種說法也十分流行。最早見於東漢袁康《越絕書》裡面的記載:“吳亡 後,西施複歸範蠡,同泛五湖而去〇 ”認為西施原來是范蠡的情人,吳國覆滅後, 范蠢看出勾踐是可共貧賤不可共富貴之人,就帶著西施遠遁他鄉隱居。?

這是自古以來最典型的圓滿的結局:好事多磨,有情人終成眷屬,雖然不能 確定是史實,但符合絕大多數人的願望,所以,此說一直廣為流傳。

實則大謬。西施充其量 只是吳國滅亡的一個外因。一個弱女子,怎麼能夠決定一個政局、一個國家的命運。對吳國來說西施是亂國禍水,對越國來說西施就是功臣,是英雄。正如 唐代詩人羅隱寫道:“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 越國亡來又是誰?”

關於西施的結局,一直是個謎團,就連《史記》裡,也只有範蠡的詳盡記 載,卻找不到有關西施歸屬的隻言片語。從此,西施的結局就成為一樁歷史公案。 留給後世的,只是各種各樣的猜測。

⑴沉水說

傳說勾踐滅吳後,勾踐的夫人怕西施繼續迷惑勾踐,就派人偷偷的把西施 騙出宮外,將石頭綁在她的身上沉入大海而亡。主要依據是《墨子》中的記載:“西 施之沉,其美也;吳起之裂,其事也。”就是說,西施就是因其美貌而被沉入江底。

另有說法,西施生為越人,國仇不可不報。但吳王夫差對西施寵愛有加, 恩義備至,西施動了真情。當西施得知夫差自殺的消息後,投水自盡,以報答夫差。

(2)隱居說

這種說法也十分流行。最早見於東漢袁康《越絕書》裡面的記載:“吳亡 後,西施複歸範蠡,同泛五湖而去〇 ”認為西施原來是范蠡的情人,吳國覆滅後, 范蠢看出勾踐是可共貧賤不可共富貴之人,就帶著西施遠遁他鄉隱居。?

這是自古以來最典型的圓滿的結局:好事多磨,有情人終成眷屬,雖然不能 確定是史實,但符合絕大多數人的願望,所以,此說一直廣為流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