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原來,一般人對區塊鏈的誤解這麼多

這兩年區塊鏈繼大資料之後成為熱門議題, 關注及討論者眾, 但是也有些人看了幾篇公眾號介紹區塊鏈的文章, 就自以為瞭解區塊鏈了, 就像幾年前大資料流程行時, 許多人把資料量大等同於”大資料”一樣的謬誤。

我就看到有人說區塊鏈最大的顛覆意義來自於它對於原有組織模式的捨棄, 是一種新的架構, 這種理解完全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謬誤。 區塊鏈的精神是”去中心化”, 但它並不是也沒捨棄現有的組織結構, 因為組織部門化, 是為了完成公司各種目標設計的任務分工, 所以才會有了銷售、研發、策劃、人事、財務、IT等各部門的存在。 如果區塊鏈這麼牛能夠讓企業捨棄現有的組織架構, 那麼試問區塊鏈能幫公司拉客戶?還是員工電腦故障時幫他維修?或者是公司周年慶要搞促銷, 區塊鏈幫忙出謀獻策?如果區塊鏈做不到, 那麼有哪一個職能單位因區塊鏈的出現被捨棄掉?它又能給企業組織帶來了什麼新架構?

且讓大家簡單快速的認識一下區塊鏈(它在數位貨幣上的應用先暫時不提), 區塊鏈是一種新技術, 讓企業的財務帳本及合同可以放在區塊鏈上, 這是一種全新概念的資料儲存、傳輸、證明的方式,

它也是確保重要資訊不被篡改的安全措施。 然後所以它的功能是有限度的, 既不是為了改造企業運營流程, 也不是為了讓不同職能的工作自動化而生。 因此說區塊鏈的出現會造成原有組織模式捨棄, 根本是想像力太豐富了。

而人工智慧才是最有可能改變組織模式, 產生新架構的應用。 企業若想導入人工智慧, 絕大多數的目的不外乎是想降低人工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 所以那些可以標準化、流程化或是高度重複性的工作內容, 就有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 企業不同部門的工作流程, 也會因為人工智慧的介入, 而有全新的運作模式誕生。 人工智慧與區塊鏈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使用的目的與場景也截然不同,

不能混為一談。

我還看到有人說, 區塊鏈會造成律師這個職業的消失, 這個觀點簡直是把區塊鏈神格化了, 認為它可以無所不包。 即便是人工智慧, 我承認它對公司的法務人員及律師的部分工作會產生取代情況, 但也不至於讓這個行業或是從業人員消失, 更何況是區塊鏈呢。

因為律師的工作不是只有擬定合同、審核合同而已, 法律的範圍及內容浩瀚如海, 專業名詞又多, 不是一般人上網自查就能理解並正確引用的, 所以還是需要律師提供面對面的法律諮詢, 為客戶設計訴訟策略, 以及用來扮演一種嚇阻威脅的角色等多元功能。 那麼, 為什麼有些人會產生區塊鏈會取代律師的錯誤觀念呢?這是因為區塊鏈技術可以用在”智慧合約”上, 因此有人就自動腦補區塊鏈會取代律師, 這裡面完全是對區塊鏈一知半解產生的錯誤。

“智慧合約”必須來自於企業或個人預先編輯好的”數位語言記錄條款”, 然後是設定一些啟動條件, 一旦在網上某種設定好的條件被人觸發, 就會自動執行合約內容。而因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過程透明可追蹤等特點,這讓“數位合約”可以安全、高效的運行。這個機制裡面區塊鏈本身是不會自動生成合同,也不會為任何一份智慧合約設定”觸發”機制,這些需要”人”,或是企業裡經過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才能做到。

大資料、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文章充斥在各個內容平臺裡,其中不乏含金量高的知識帖或技術帖,有些則是忠實介紹了這些前沿科技或是技術是什麼,當然裡面也會有些人自己沒搞懂,靠著東拼西湊整出一篇文章,但是內容錯誤百出,誤導讀者。我覺得要避免被似懂非懂的作者誤導,除了從提供碎片化知識的平臺攝取更多的資訊外,扎扎實實的去讀幾本介紹大資料、區塊鏈或人工智慧方面的專業書籍,才是讓自己擁有正確觀念的不二法門。

就會自動執行合約內容。而因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過程透明可追蹤等特點,這讓“數位合約”可以安全、高效的運行。這個機制裡面區塊鏈本身是不會自動生成合同,也不會為任何一份智慧合約設定”觸發”機制,這些需要”人”,或是企業裡經過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才能做到。

大資料、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文章充斥在各個內容平臺裡,其中不乏含金量高的知識帖或技術帖,有些則是忠實介紹了這些前沿科技或是技術是什麼,當然裡面也會有些人自己沒搞懂,靠著東拼西湊整出一篇文章,但是內容錯誤百出,誤導讀者。我覺得要避免被似懂非懂的作者誤導,除了從提供碎片化知識的平臺攝取更多的資訊外,扎扎實實的去讀幾本介紹大資料、區塊鏈或人工智慧方面的專業書籍,才是讓自己擁有正確觀念的不二法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