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熱情班瑪

說熱情班瑪,是有原因的。

去年7月下旬, 我和兩名文友搭伴到瑪域草原遊玩, 在班瑪縣期間, 從沒進過當地任何一戶人家的門, 也沒有去各種餐飲娛樂場合湊熱鬧。 一路上, 我們談得最多的是高原牧民的生活習俗, 車內時時充滿快活的氣氛。 班瑪是處在果洛東南端的牧業縣, 轄區面積6452平方公里, 現有人口近3萬。 興許是土地面積過大而常住人口甚少的原因吧, 我的感覺是班瑪人遇到外地人格外熱情,

一路上我們常碰到跑來與我們搭訕的人, 這些人中有牧民, 也有僧人。

車子一路緩行, 我們邊走邊觀賞道路兩邊風景, 一切盡收眼底, 一切也都可圈可點, 諸如遍佈綠野的河灘及山坡, 草灘上隨意徜徉著啃草的黑犛牛;路邊山坡上, 是古老的、參差錯落的藏式碉樓及村落, 是陽山陰山上連綿起伏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原始森林, 是金碧輝煌的藏傳佛教寺院, 是難得一見的小學校……行走在偌大的果洛藏族自治州, 班瑪縣的牧草色澤最為純正鮮嫩, 久治縣的犛牛則最多。 或許, 這只是我的一種錯覺, 由於行走路線所限, 許多地方根本不可能到達, 比如達日縣的格薩爾王宮, 瑪沁縣的阿尼瑪卿雪山等,

因而難免挂一漏萬。 班瑪人只養犛牛, 不似西藏林芝地區的人一樣飼養黃牛之類的牛。 當然這裡也很少見大群大群的綿羊山羊, 興許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草原植被吧。

初到班瑪縣城的那晚, 我們饑腸轆轆, 停下車子沒有急著去找旅館, 而是一頭紮進位於一條側街北邊的小飯館, 時間是傍晚七時左右。 等飯期間, 與飯館夥計和食客們拉呱了好多話。 本來二十分鐘前到縣城邊上時我們就看到了一塊矗立于路右側的縣域著名景點指示牌, 上面有景點名稱, 有方位指示箭頭, 還標有這些景點距離縣城的公里數, 可是在飯館裡, 我們依然樂此不疲地打聽班瑪縣內有哪些必去不可的著名景點。 飯館裡的女夥計和兩三名青年男女食客不厭其煩地給我們講了許多,

當然我一看他們的穿著打扮, 一聽他們的話語就知道, 他們都不是本地人, 而是從河湟谷地來此打工的人。 他們說, 無論你們去哪裡玩, 經班瑪去色達是必去不可的地方, 要不回去會後悔不已。 還說這些年許多遊客都前腳跟後腳地來此, 邊走邊打聽去色達的道路, 他們來此地的最大目的就是去四川省色達佛學院朝拜、遊玩。 色達佛學院可是全世界最大的佛學院啊。 不聽便罷, 一聽我們就按捺不住了……

進入燈塔鄉, 首先看到幾座傳統的藏式木樓, 因為很感興趣, 便停車觀賞。 那些木樓多為三層結構, 有的外牆面用石塊壘砌, 只有門窗是木頭做的, 上面安裝了玻璃(這也算是一種與時俱進吧);有的從下至上都由木頭搭建,

一層和三層無外牆面, 只有第二層, 外牆面用隨處可采的柳條編織, 整座樓無論顏色還是質地, 土是土了一些, 可怎麼說也是別具姿態和風味。 估計二樓是一家人吃飯睡覺的地方, 而底層則摞放著一些柴火, 三層透光透風, 一些木頭橫杆上搭掛著衣物被單之類的東西。 一路上, 我們邊走邊詢問當地人, 要問的問題就是瑪可河林場總部離這兒還有多少公里, 三江源第一松距此尚有多遠等。 被問者是兩名藏族同胞, 均為男性, 一中年漢子, 一年輕小夥, 都身穿輕便的藏裝, 中年人頭戴藏式禮帽, 年輕小夥不戴帽子留著分頭;中年漢子膀大腰圓, 年輕人身材高挑, 二人面部皮膚微黑, 他們騎在摩托車上,估計是要去哪兒辦事,等我們攔住他倆問事時,他們便熱情地介紹起來,操的是較為流利的漢語。聽了他們的話以後,我們開始在村裡轉悠拍照,心情大好。

我們的第二站是去尋找三江源第一松,可是那進溝路口太小,毫不顯眼,使得我們來來去去找了半天。三江源第一松在路左側一條小山溝裡,說溝口寬吧,估計也就十米,我們開車進去,走了兩三公里路根本不見那樹王,只好回過頭來出溝口,再問附近居民。等候半天,終於見到一位騎著單輪摩托車過來的中年男人,他的家就在溝口公路邊,他將摩托車騎到家中,而後走出門來跟我們說話。這位中年人的漢語說得不錯,最起碼我們能一字不落地聽清楚。他說自己是這條山溝裡的守林員,平日也沒有太多的事,只不過是揀揀進溝砂路上的石塊,看看林中的遊客們,揀揀不時可見的飲料瓶易開罐之類的垃圾。

他說三江源第一松距溝口少說也有七八公里路,你們只進去兩三公里哪能找到。我們要他坐上小車為我們帶路,他毫不推辭,撂下家中活計,痛痛快快地上了車。這位老哥是個十分健談的人,一路上為我們介紹了許多有關當地原始森林的事,也講了幾十年來自家日常生活狀況的變遷,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氣氛格外融洽。

三江源第一松身居的這條溝被稱為啞巴溝,溝深最少八公里,路是沙土路,一路均為慢上坡。路左邊的陽山上,樹木稍顯稀疏,長的是身高在二十米左右的柏樹,當然也有雲杉之類的;右邊陰山上,所長多為雲杉、柳樹、白樺及一些雜七雜八的灌木。溝中絕少見遊客,一路隻遇見三四名當地藏族男女。車子無法直接到達樹王腳下,我們在距離三江源第一松七八百米遠的一小塊平地上停下車,然後緊跟護林員大哥身後,順著林間一條羊腸小徑向目的地走去。

終於看到了!那是一棵巨大的雲杉,樹高至少有二十余米,離地面不足兩米處的樹身需三個成年男子手把手環抱才可抱住,樹上隨處可見樹膠。護林員大哥說,該樹樹齡在八百年以上。三江源第一松周邊,還有一些雲杉,也有密密麻麻的灌叢。離樹王不遠處,是一條小河順著稍陡的河床,嘩嘩啦啦地流著,湍急,且泛著白色水花,水量不大。這裡環境極好,很少見塑膠瓶、塑膠袋、食品包裝盒之類的東西,也沒見一隻煙頭。

看完三江源第一松,出了溝口,我們三番五次地向這位藏族老大哥表達感謝之情,他說你們就別客氣了,在我來說給你們帶帶路不過是舉手之勞,再說我每日至少也得去溝裡轉一兩趟,順路嘛。尋覓三江源第一松之行結束後,再回想這一路誤打誤撞的經歷,大家不約而同地笑了。好事多磨,這話一點不假,出外遊玩還真能遇到不少趣事,也會收穫許多意想不到的情誼。

如此的人間仙境、天然氧吧,再加上樸實厚道熱情的當地民眾,我們真是不虛此行。一生中,曾無數次地外出旅行,可是,似班瑪一樣的地方我還是頭一次遇到,期間,我的心始終是溫暖的,陽光燦爛的,這種溫暖和燦爛每每可遇而不可求。

回程,將車停於路邊,觀賞路右邊高坎上坐落著的那些民居,忽然間,一位年齡在30歲左右的出家人走到我們跟前,東一句西一句地跟我們拉呱。他說自己是附近一座寺院裡的僧人,今天應這邊某位村民之邀,來念念經,做做法事。接下來他又好奇地問我們從哪裡來,至此幹什麼事情,現在要去哪兒?完了我們又談當地居民生產生活狀況,夏秋季節瑪可河林場景區的遊客人數,招待條件等。我們問到什麼,他就回答什麼,而且儘量說得很詳細,令我們內心充滿了感動。

也許是美麗絕妙的山水林木陶冶了班瑪人的性情,也許是絕佳的生存環境能改變人們的心理狀貌,反正,班瑪人留給我的印象極佳。暫且不說行途中那一日的所遇所睹所聞,就說20世紀三十年代中期,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第四方面軍兩萬余人經過班瑪縣時,曾在唐搖溝口、吉德寺、班前寺、燈塔寺、紮洛寺、納達村、子木達村等處駐紮休整,並在班前寺的子合山、紮洛村後的紮洛山等處修建過哨所。紅軍到此主要目的是為避開川、康之敵,繞道敵軍力量相對薄弱的青海東南隅籌糧、補充軍需,為以後的草地行軍作準備。紅軍留下了一些堡壘、戰壕、石刻標語,還有當地人永遠講不完的紅色故事。班瑪人民給予紅軍隊伍以極大的關懷和幫助,使得紅軍達到了既定目的,從而順利地北上抗日。

如此看來,班瑪人的熱情是由來已久,一脈相承的,我的感受只能算是窺“豹”之“斑”。

班瑪,一個令人永世難忘的地方!

他們騎在摩托車上,估計是要去哪兒辦事,等我們攔住他倆問事時,他們便熱情地介紹起來,操的是較為流利的漢語。聽了他們的話以後,我們開始在村裡轉悠拍照,心情大好。

我們的第二站是去尋找三江源第一松,可是那進溝路口太小,毫不顯眼,使得我們來來去去找了半天。三江源第一松在路左側一條小山溝裡,說溝口寬吧,估計也就十米,我們開車進去,走了兩三公里路根本不見那樹王,只好回過頭來出溝口,再問附近居民。等候半天,終於見到一位騎著單輪摩托車過來的中年男人,他的家就在溝口公路邊,他將摩托車騎到家中,而後走出門來跟我們說話。這位中年人的漢語說得不錯,最起碼我們能一字不落地聽清楚。他說自己是這條山溝裡的守林員,平日也沒有太多的事,只不過是揀揀進溝砂路上的石塊,看看林中的遊客們,揀揀不時可見的飲料瓶易開罐之類的垃圾。

他說三江源第一松距溝口少說也有七八公里路,你們只進去兩三公里哪能找到。我們要他坐上小車為我們帶路,他毫不推辭,撂下家中活計,痛痛快快地上了車。這位老哥是個十分健談的人,一路上為我們介紹了許多有關當地原始森林的事,也講了幾十年來自家日常生活狀況的變遷,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氣氛格外融洽。

三江源第一松身居的這條溝被稱為啞巴溝,溝深最少八公里,路是沙土路,一路均為慢上坡。路左邊的陽山上,樹木稍顯稀疏,長的是身高在二十米左右的柏樹,當然也有雲杉之類的;右邊陰山上,所長多為雲杉、柳樹、白樺及一些雜七雜八的灌木。溝中絕少見遊客,一路隻遇見三四名當地藏族男女。車子無法直接到達樹王腳下,我們在距離三江源第一松七八百米遠的一小塊平地上停下車,然後緊跟護林員大哥身後,順著林間一條羊腸小徑向目的地走去。

終於看到了!那是一棵巨大的雲杉,樹高至少有二十余米,離地面不足兩米處的樹身需三個成年男子手把手環抱才可抱住,樹上隨處可見樹膠。護林員大哥說,該樹樹齡在八百年以上。三江源第一松周邊,還有一些雲杉,也有密密麻麻的灌叢。離樹王不遠處,是一條小河順著稍陡的河床,嘩嘩啦啦地流著,湍急,且泛著白色水花,水量不大。這裡環境極好,很少見塑膠瓶、塑膠袋、食品包裝盒之類的東西,也沒見一隻煙頭。

看完三江源第一松,出了溝口,我們三番五次地向這位藏族老大哥表達感謝之情,他說你們就別客氣了,在我來說給你們帶帶路不過是舉手之勞,再說我每日至少也得去溝裡轉一兩趟,順路嘛。尋覓三江源第一松之行結束後,再回想這一路誤打誤撞的經歷,大家不約而同地笑了。好事多磨,這話一點不假,出外遊玩還真能遇到不少趣事,也會收穫許多意想不到的情誼。

如此的人間仙境、天然氧吧,再加上樸實厚道熱情的當地民眾,我們真是不虛此行。一生中,曾無數次地外出旅行,可是,似班瑪一樣的地方我還是頭一次遇到,期間,我的心始終是溫暖的,陽光燦爛的,這種溫暖和燦爛每每可遇而不可求。

回程,將車停於路邊,觀賞路右邊高坎上坐落著的那些民居,忽然間,一位年齡在30歲左右的出家人走到我們跟前,東一句西一句地跟我們拉呱。他說自己是附近一座寺院裡的僧人,今天應這邊某位村民之邀,來念念經,做做法事。接下來他又好奇地問我們從哪裡來,至此幹什麼事情,現在要去哪兒?完了我們又談當地居民生產生活狀況,夏秋季節瑪可河林場景區的遊客人數,招待條件等。我們問到什麼,他就回答什麼,而且儘量說得很詳細,令我們內心充滿了感動。

也許是美麗絕妙的山水林木陶冶了班瑪人的性情,也許是絕佳的生存環境能改變人們的心理狀貌,反正,班瑪人留給我的印象極佳。暫且不說行途中那一日的所遇所睹所聞,就說20世紀三十年代中期,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第四方面軍兩萬余人經過班瑪縣時,曾在唐搖溝口、吉德寺、班前寺、燈塔寺、紮洛寺、納達村、子木達村等處駐紮休整,並在班前寺的子合山、紮洛村後的紮洛山等處修建過哨所。紅軍到此主要目的是為避開川、康之敵,繞道敵軍力量相對薄弱的青海東南隅籌糧、補充軍需,為以後的草地行軍作準備。紅軍留下了一些堡壘、戰壕、石刻標語,還有當地人永遠講不完的紅色故事。班瑪人民給予紅軍隊伍以極大的關懷和幫助,使得紅軍達到了既定目的,從而順利地北上抗日。

如此看來,班瑪人的熱情是由來已久,一脈相承的,我的感受只能算是窺“豹”之“斑”。

班瑪,一個令人永世難忘的地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