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留守兒童問題重重——成功的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穩固的聯繫

有時在上課的時候, 經常發現有的學生目光呆滯, 你剛講的什麼?抽他起來回答問題, 他根本都不知道。 看到這樣的場面非常生氣。

下課後你把他叫到你面前詢問原因, 有的學生低頭不語, 有的學生會禁不住流下眼淚。 看著孩子流眼淚, 我心裡不由得一軟。 然後耐心的詢問, 孩子終於開口了, 原來是因為父母都有兩個月沒有往家裡打過電話了, 特別想爸爸媽媽。

當然有的留守孩子除了上課狀態不太好之外, 週末時常在外面鬼混, 染上了不少的壞習慣——抽煙打牌進網吧等等。 在鄰居眼裡成了問題孩子, 在學校成了問題學生, 這樣的情況還是有的。

現在農村的留守孩子比較多, 有的父母雙雙外出, 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著。 甚至有的學生週末回家, 就是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 上學期我們班上有一個男生就是這樣的, 這一學期我們班上有一個女生也是這樣的。

這個女生週末一人在家, 班主任老師很為她的安全擔心, 叫她挨著一位親戚。 這個女生最後沒有接受老師的意見。 所以整個一學期週末回家都是這樣的。 我不知道在夜幕降臨的時候, 在夜半三更的時候, 這個女生是如何度過的?我現在都是一個很膽小的人, 何況還是那樣年幼的女孩子?

我不知道那麼小的孩子, 看見周圍鄰居的孩子, 都有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爸爸媽媽在家, 早已準備好了香甜可口的飯菜, 等著孩子回家。 而他們呢, 還得親自從街上買好菜, 然後回家自己做飯。 沒人說話, 沒人陪伴, 生病了也沒有人關心照顧, 多麼的可憐。 這些孩子大多比較孤僻, 不喜歡與他人交流。

有的父母打工, 可能一周能夠給孩子打一次電話。 可有的父母由於工作忙, 回家太晚, 這時想給孩子打電話, 又怕打擾孩子休息。 所以, 今天沒打電話, 明天沒打電話, 1月2月都沒有聯繫也有可能。

還有的父母外出掙錢不容易, 考慮到過年回家的人有很多, 來回的車費要花很多錢,

還有回家的開銷也很多。 有的父母從經濟的角度出發, 有一年兩年沒有回家過年的都有可能。 甚至上一屆我教的一個學生, 他的父母在他六歲之前, 只回來過過一個年。 你可以想像在孩子心目當中, 那是什麼樣的感覺?

我還記得很多年前, 臨近過年的時候, 學校周邊的有一個小孩子, 才三歲, 他每天下午都會到公路上去看來往的客車, 看下車的人當中, 有沒有他的爸爸。 今天去沒有, 明天去沒有, 差不多跑了一個星期, 還有兩天都快過年了, 孩子還是沒有接著爸爸。 看著別的孩子接著自己的爸爸媽媽的時候是那樣高興, 他站在旁邊, 是那樣的失望。

當我問他媽媽的時候, 他媽媽說:“其實他爸爸早就說了不回來,

但是為了給孩子一點希望, 所以之前告訴他爸爸會回來的, 過兩天就回來了。 ”

眼看後天就要過年了, 這位媽媽覺得瞞不住了, 告訴了孩子真話, 孩子坐在地上哇哇直哭, 我站在旁邊禁不住流下了眼淚。

由於父母長期不在孩子身邊, 孩子對他們感到很陌生, 對家長說的話, 他們老是喜歡頂撞, 在家長面前表現特別叛逆。

有的家長也覺得自己沒有好好陪伴孩子, 覺得虧欠了孩子, 因此用大量的物質來滿足孩子要求。 他們想用物質的付出來彌補他們精神的愧疚, 但是, 這二者之間是不能劃等號的。

匆匆歸來的父母, 可能在家還沒有把炕頭睡暖和, 可能還沒有陪孩子玩幾場遊戲, 還沒走幾家親戚, 為了一家的生計, 又要匆匆出發了。 這時有的父母選擇避開孩子出行,有的父母避開不了,只好狠下心出發。孩子在旁邊嚎啕大哭,做父母的也一臉無奈。

稍大一點的孩子,他們對父母的又一次遠出,是那麼的怨恨。但他躲在門口偷偷的哭,不想看著父母離開。當感覺父母已經走遠的時候才探出頭來。想呼呼不應,想望望不見,一個人坐在路旁失聲痛哭。

面對此情此景,不落淚的有幾人?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了,農民的生活水準也提高了,修起了小洋樓,買上了小轎車。但小洋樓裡除了老人就是小孩,年輕力壯者大多都外出打工了。最應該與孩子呆在一起的父母卻不在身邊,讓我們年幼的孩子從小就缺了父母的陪伴。

有人說,成功的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應該是穩固的聯繫,像這樣長年累月在外討生計的父母能夠做到與孩子有穩固的聯繫嗎?

那麼如何做到讓農村的父母與年幼的孩子有穩固的聯繫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做:

第一,夫妻一方在家一方外出。畢竟一家大小要吃要喝,這些都要錢。如果雙方都在農村,可能一家人的生活水準會很低。所以折中的辦法就是一方外出,一方在家帶孩子。這樣至少有一方在孩子身邊,讓孩子有一點安全感,能夠得到家長的愛。

第二,帶上孩子外出打工。現在全國都已經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制,農民到哪個地方打工,孩子就讀都不收高價費。儘管一家人在外面可能生活感覺緊張,但是至少一家是團圓的。能讓孩子天天見著父母,父母能隨時瞭解孩子的動態,給予孩子以愛。

第三,即使雙方外出打工,一定做到與孩子一週一次長談。現在的通訊方式很發達,聯繫的方式可以打電話,可以聊微信,可以聊QQ。多關心孩子的生活,多瞭解他的心心理狀況.,讓孩子在心情愉快的情況下健康的成長,從而更加努力地學習。

第四,可以選擇回鄉創業。現在農村有許多搞養殖業的、搞種植業的,對於這些政府還有補貼。學好技術後,也可以自己創業,這樣就既掙了錢,又陪了孩子,何樂而不為呢?

真的希望有一天,我們每一個農民的孩子也能和城裡的的孩子一樣,能夠有父母的陪伴,能夠在愛的懷抱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我是睿心媽媽,今日頭條育兒問答達人,今日頭條原創作者,期待你的關注、閱讀、收藏、分享、轉發。

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創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則刪除。

這時有的父母選擇避開孩子出行,有的父母避開不了,只好狠下心出發。孩子在旁邊嚎啕大哭,做父母的也一臉無奈。

稍大一點的孩子,他們對父母的又一次遠出,是那麼的怨恨。但他躲在門口偷偷的哭,不想看著父母離開。當感覺父母已經走遠的時候才探出頭來。想呼呼不應,想望望不見,一個人坐在路旁失聲痛哭。

面對此情此景,不落淚的有幾人?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了,農民的生活水準也提高了,修起了小洋樓,買上了小轎車。但小洋樓裡除了老人就是小孩,年輕力壯者大多都外出打工了。最應該與孩子呆在一起的父母卻不在身邊,讓我們年幼的孩子從小就缺了父母的陪伴。

有人說,成功的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應該是穩固的聯繫,像這樣長年累月在外討生計的父母能夠做到與孩子有穩固的聯繫嗎?

那麼如何做到讓農村的父母與年幼的孩子有穩固的聯繫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做:

第一,夫妻一方在家一方外出。畢竟一家大小要吃要喝,這些都要錢。如果雙方都在農村,可能一家人的生活水準會很低。所以折中的辦法就是一方外出,一方在家帶孩子。這樣至少有一方在孩子身邊,讓孩子有一點安全感,能夠得到家長的愛。

第二,帶上孩子外出打工。現在全國都已經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制,農民到哪個地方打工,孩子就讀都不收高價費。儘管一家人在外面可能生活感覺緊張,但是至少一家是團圓的。能讓孩子天天見著父母,父母能隨時瞭解孩子的動態,給予孩子以愛。

第三,即使雙方外出打工,一定做到與孩子一週一次長談。現在的通訊方式很發達,聯繫的方式可以打電話,可以聊微信,可以聊QQ。多關心孩子的生活,多瞭解他的心心理狀況.,讓孩子在心情愉快的情況下健康的成長,從而更加努力地學習。

第四,可以選擇回鄉創業。現在農村有許多搞養殖業的、搞種植業的,對於這些政府還有補貼。學好技術後,也可以自己創業,這樣就既掙了錢,又陪了孩子,何樂而不為呢?

真的希望有一天,我們每一個農民的孩子也能和城裡的的孩子一樣,能夠有父母的陪伴,能夠在愛的懷抱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我是睿心媽媽,今日頭條育兒問答達人,今日頭條原創作者,期待你的關注、閱讀、收藏、分享、轉發。

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創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則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