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唯一被後世君主改了廟號的皇帝,由“宗”變成了“祖”

廟號是皇帝于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 起源于中國的商朝。 君主死後, 有的會有多個廟號, 很多廟號並不唯一, 這是因為追尊和改諡等原因造成的。 皇帝死後, 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 一般都是這些:太祖、高祖、世祖、聖祖、太宗、高宗、顯宗、肅宗等。

太廟

但是在中國歷史上, 有一個皇帝廟號為太宗, 但是時過百年後由該朝的後世君主改成了成祖, 這也是在諸多的廟號中唯一一個特殊的廟號, 他就是明朝的第三個皇帝——朱棣, 同時也是由“宗”變成了“祖”的過世皇帝!

朱元璋

在朱元璋建立明朝後, 大封藩屬地, 其眾多的皇子都被分封到了各地就任藩王,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 被封為燕王, 府邸就在大都, 即現在的北京。

朱棣

朱棣就任燕王后, 多次參與北方的軍事活動, 兩次率軍北征, 同時也鞏固了他在軍隊中的地位和影響。 朱元璋駕崩後, 其孫子朱允炆登基稱帝, 朱允炆在智囊齊泰和方孝孺的建言下開始削藩, 在眾多的王爺身邊安插了親信, 朱允炆即位之初的幾個月中, 皇帝開始考慮怎樣增強自己的權力而同時削弱諸封建王國的權力, 並且利用或有或無的罪名對那些較小較弱的藩王採取激烈的行動。 就爆發了歷史上有名的“靖難之役”, 朱棣推翻了建文帝的政權後, 登基稱帝, 建立永樂年號, 史稱永樂大帝!

朱棣在位期間, 勤政愛民, 嘔心瀝血, 並對外五次親征蒙古, 收復安南(今越南), 並于東北設奴兒幹都司, 在西北置哈密衛, 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 又設貴州承宣佈政使司, 鞏固了南北邊防, 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6次派鄭和下西洋, 加強了中外友好往來 , 加強對南海的經營;命3000余人編修《永樂大典》 , 疏浚了南北動脈大運河 。 並1421年遷都北京, 開啟了“天子戍邊”的先例,

對強化明朝的統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鄭和下西洋

在他統治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 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 史稱永樂盛世。

明長陵

為了穩定北疆,朱棣先後五次遠征漠北蒙古。永樂二十二年,朱棣死於北征回師途中的榆木川(今內蒙古烏珠穆沁),葬於長陵,廟號太宗,明朝在朱棣之後的所有皇帝都只稱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但是朱棣這確實是個例外,因為朱棣死後原廟號為“太宗”,百多年後由明世宗朱厚熜改為“明成祖”,與明太祖朱元璋合稱為“明朝二祖”,使其和太祖朱元璋並列為“萬世不祧之君”供奉于太廟正中。

明長陵

為了穩定北疆,朱棣先後五次遠征漠北蒙古。永樂二十二年,朱棣死於北征回師途中的榆木川(今內蒙古烏珠穆沁),葬於長陵,廟號太宗,明朝在朱棣之後的所有皇帝都只稱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但是朱棣這確實是個例外,因為朱棣死後原廟號為“太宗”,百多年後由明世宗朱厚熜改為“明成祖”,與明太祖朱元璋合稱為“明朝二祖”,使其和太祖朱元璋並列為“萬世不祧之君”供奉于太廟正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