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X線、MRI、CT……脊髓栓系綜合症患者做不同檢查有什麼用?

近日, 唐都醫院神經外科五病區接診一例主訴為“腰骶部皮膚異常”的患者, 經診斷, 患者被確診為脊髓栓系綜合症, 建議手術治療。

脊髓栓系綜合症是由於各種先天和後天原因引起脊髓或圓錐受牽拉, 產生一系列神經功能障礙和畸形的徵候群, 在神經外科的臨床並不少見。 據統計, 僅我國便有400萬左右患者。

病例本身並沒有什麼可說的, 但是在患者就診過程中卻有一件很值得深思的事:家長一直詢問輔助檢查的作用, 能不能不做。 患者家庭條件較差, 為了孩子健康從來沒有動搖過治療的決心, 但是, 認為有些輔助檢查沒有必要做, 所以每次都詢問。 在此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些脊髓栓系綜合症患者常見輔助檢查的意義。

脊髓栓系綜合症診斷中, 最常用的輔助檢查有X線、MRI、CT和神經電生理檢查、膀胱功能檢測, 不同的檢測價格不同, 但是作用和意義也不一樣。

1、X線:作用有限, 僅用於瞭解有否脊柱側彎畸形和術前椎體定位。

2、CT椎管造影:多用於病情複雜患者的診斷, 可以顯示骨骼畸形、脊柱裂、椎管內腫瘤等;更可以顯示脂肪瘤、脊髓圓錐、馬尾神經和硬脊膜間的關係, 指導手術入路。

3、磁共振:磁共振是診斷脊髓栓系綜合征的首選檢查手段,

也是最佳選擇, 主要作用在於:發現低位的脊髓圓錐, 明確引起脊髓栓系綜合征的病因。

4、神經電生理檢查:用於診斷病情, 也可用於術後判斷神經功能恢復情況。

5、膀胱功能檢測:反映脊髓栓系綜合征導致的神經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礙的類型、性質、病變程度。

6、其他:適齡孩子做B超可明確脊髓圓錐位置, 並可判斷是否有栓系。

脊髓栓系綜合症的診斷中, 不同的檢查作用也不同, 希望患者家長能夠瞭解, 配合醫生早日明確診斷, 進行相關治療。

目前, 臨床上認為手術是脊髓栓系綜合症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 手術的主要目的是緩解症狀, 防止脊髓功能進一步惡化。 近年來, 隨著顯微神經外科技術的發展, 脊髓栓系綜合症手術有了明顯提升, 不僅能緩解脊髓牽拉, 手術風險和創傷也越來越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