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科技年輪|中流砥柱!NV與AMD的甜品之戰(下)

上次飄哥聊到了9600GT(戳我傳送), 作為一張真正意義上的中端顯卡, 它算是初步確定了“甜品”這個級別, 我們今天就從它開始繼續來聊聊甜品顯卡的故事。

▌9600GT

效率為先 “甜品“初見端倪

2008年, 搭載著G94核心的9600GT推出, 相較於頂級的8800Ultra, 這張卡採用了65nm工藝製造的G94核心, 流處理器剛好為8800Ultra的一半也就是64個, Rops、顯存位元寬、紋理單元數量等剛好是8800Ultra的2/3, 可以說規格就是8600GT直接翻了一倍。 再加上高頻優勢, 其性能幾乎能夠達到8800Ultra 的70%以上, 上市價格則為1299元。

與之前的8600GT等產品不一樣, 它是第一款搭載256bit顯存位寬的6字輩產品, 這也為之後NVIDIA甜品級的Gx4核心定下了基調。 當然後來的GK104被用來充當旗艦產品是另一回事, 但這款產品確定下來了中端顯卡的性能大約相當於旗艦的2/3這樣一個不成文的標準, 而價格卻僅有旗艦產品的1/3左右, 自此, “甜品卡“初見端倪。

▌9600GSO/HD3850

跳水冠軍 最便宜的中端神卡

9600GSO和HD3850必須放在一起來講,

它們成功創造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跡——甜品卡只賣399元。

HD3850搭載了RV670核心, 和上代旗艦HD2900XT相比性能幾乎沒有區別, 只是顯存位寬由過剩的512bit砍到了更為合理的256bit, 再加上新工藝的應用, AMD最終為我們帶來了一顆面積小於200mm²的小核心顯卡。

作為2900XT的精簡版,

雖然性能幹不過8800系列, 但仍然可以和9600GT一較高下, 加之發佈時間更早, 一時間打了NVIDIA一個措手不及, 畢竟當時8600GTS還在千元級價位上, 而在3850面前, 8600GTS甚至連個戰五渣都算不上。 於是NVIDIA這個時候只好推出了8800GS來救場。

8800GS, 後來改名叫9600GSO, 採用閹割過的G92核心, 96個流處理器,

192bit顯存位元寬, 性能基本跟後來推出的9600GT不相上下。

這兩塊顯卡的上市價格都是千元剛過, 然而僅僅半年之後, 這對冤家就雙雙跌倒了499元左右的價位, 有些縮水版本甚至探到了399元的低價, 這是中端顯卡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奇觀。 詳細的故事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講過, 感興趣的話可以戳我去看看。

▌GTX260(+)

這特麼是張中端顯卡?

GTX260可能是最不像中端卡的一張中端卡, 2999元的上市價位怎麼看都不是個中端卡, 但既然頂著6字輩的名字, 它也就只有中端卡的宿命。

其實之所以它剛開始賣那麼貴, 一方面是因為當時NVIDIA的整個產品線都因為HD4850的推出而顯得極其混亂, 一方面也是因為其成本所限, 畢竟從來沒有一張6字輩的顯卡是這樣的規格——

448bit的顯存位寬, 192個流處理器, 相較于當年的旗艦卡GTX280縮水幅度相當有限——其實怎麼看這都是一張GTX270。 事實上這張卡上市時的定位也的確是“GTX270“的定位, 然而剛剛改變了命名規則的NVIDIA顯然並沒有繞過這個彎兒, 於是2系列的次旗艦就變成了GTX260。

不過後來,由於HD4870的推出,GTX260也經歷了一夜爆降千元的價格調整,最終穩定在了1500元左右,而且規格也小幅提升,流處理器提升到了216個,坊間俗稱GTX260+。不過為了控制成本,PCB也大幅縮水,後期的P897公版也終於變成了中端卡應有的PCB用料。而次旗艦的位置則由GTX275接手,GTX260+也成為歷史上距離旗艦顯卡最近的中端卡,只要稍微超超頻就和GTX280/285不相上下的它成為了歷史上最豪華的中端卡,就這樣,NVIDIA度過了痛並快樂的2009年。

▌HD5770 128bit

顯存位寬的准甜品卡

2009年,AMD發佈了Cypress架構,除了異常強大的HD5870之外,還帶來了針對主流市場的HD5770。

HD5770是一款標準的小核心作品,擁有跟上代高端核心RV770一樣的流處理器數量,並且搭載了128bit的GDDR5顯存,由於GDDR5相較於GDDR3巨大的頻率優勢,其顯存頻寬實際上與HD4850近似,加上核心頻率的優勢,其實際性能可以接近HD4870。

然而128bit的顯存位寬頻來了巨大的成本優勢,尤其是與GTX260相比時,這個優勢就更加明顯了。而且即使後來對手推出了GTS450和GTX550Ti,HD5770仍然保持著相當的競爭力,這與其優秀的成本控制是脫不開干係的,後來的GTX960也是這一思路下的產物,因此HD5770算是一款很討巧的產品,也成為了當年很多人家裡的標配。

▌GTX460/GTX560Ti

NVIDIA甜品終於到來

GTX480飄哥之前已經講過了,算得上是最失敗的旗艦顯卡之一,然而這一代的甜品級顯卡GTX460卻幾乎是最成功的甜品顯卡,甚至深深影響了後面的歷史進程。

為什麼這麼說呢?GTX460搭載的是GF104核心,300+mm²的核心面積,256bit顯存位寬(也有192bit的版本)。這個規格其實就是後來GTX680、980、1080一系列小核心“旗艦”卡的藍圖。

回到GTX460上,作為一款甜品級顯卡,它擁有旗艦2/3的規格,但由於刪減了部分與遊戲無關的單元,它的發熱量得到了明顯的改善,頻率也可以上到更高的水準,後期完整版產品GTX560Ti甚至可以突破1GHz大關。1GHz的GTX560Ti性能甚至已經超過了公版GTX480,這簡直是不可想像的以下犯上。而GTX460也幾乎是每顆都可以上到900MHz的頻率,性能也超過了GTX470,這不得不說是巨大的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GTX460誕生了一些腦洞大開的產品,上次飄哥在直播中展示過的影馳GTX460 WHDI就是其中一款,它搭載了WHDI技術,因此你可以用它實現無線顯示,而且延遲極低。這個技術在顯卡上的應用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目前也是後無來者,飄哥這裡剛好有一塊,很有意思。

看到GF104核心的優秀表現,老黃決定,下一代完整版GK104核心不叫GTX660Ti了,頻率拉上去,咱當GTX680賣!

於是坑爹的歷史就開始了。

▌HD6870

小核心終極之作 AMD甜品參上

HD6870是最後一塊採用5D架構的AMD顯卡,它延續了HD5000系列的基本架構,並將超執行緒分發器加倍,因此獲得了相當高的效率。

它擁有1120個流處理器,同頻性能卻接近擁有1440個流處理器的HD5850,卻只有200mm²左右的核心面積和100W出頭的功耗。這就是架構的力量。作為AMD第一款真正的甜品顯卡,HD6870和HD6850分別以1999元和1499元的價位上市,分別針對GTX560Ti和GTX560,優秀的性能功耗比加上幾乎100%的交火效率,HD6870一時間炙手可熱,風頭無二。可以說HD6870完美的定義了什麼叫甜品顯卡,什麼叫做成本控制與新技術的完美結合,是一張非常棒的傑作。

▌HD7870

歷史最強馬甲卡

HD7870是一款很神奇的產品,上市價格將近3000元,規格則是標準的甜品規格——60%旗艦。性能也是標準的甜品性能。

然而這張卡最強的地方並不是這些,它有四個名字——HD7870、R9 270X、R9 370、R9 370X。

沒錯這“四款顯卡”其實就是同一張顯卡,它就這樣縫縫補補又一年,賣了整整三年,一直賣到了RX470/480上市。

當然不可否認,HD7870作為GCN架構的第一款旗艦產品,性能、功耗表現都相當出色,這才是它可以作為馬甲卡在市場上存活那麼久的最主要原因。加上AMD迷一樣的驅動,它的對手從GTX660一直到GTX760再戰GTX950,而它始終不變,可謂是顯卡恒久遠,一張永流傳。

▌GTX660

第一次 有了假甜品

GTX660是第一款採用Gx6核心的NVIDIA甜品級顯卡,它搭載了GK106核心,按理來說應該被叫做GTX650Ti之類的名字的它卻擔上了這個年紀不該有的重任,成為了一張甜品卡。它的規格大約是GTX680的60%,性能也沒什麼意外,初期也和HD7850戰的勝多負少。不過我並不想多聊這張顯卡,因為它可能是最容易被遺忘的一代6字輩顯卡,就這樣吧。

▌GTX760

真·甜品回歸

當年的老黃套路還沒有那麼深,GTX7系列又回到了傳統的結構,GK110作為旗艦產品,而GK104則作為次一級的產品銷售,這其中就包括完整規格的GTX770(其實就是GTX680的馬甲)和這款GTX760。

GTX760保持了和GTX770相同的位寬,而流處理器則進行了閹割。但由於Rops、位元寬都保持著完整規格,因此其性能差距並沒有那麼明顯,因此GTX760成為了相當多遊戲玩家的標配,有著相當不錯的市場表現。不過到目前為止,這是最後一張採用Gx4核心的6自輩顯卡了,這其中的原因相當複雜,畢竟AMD那邊的競爭力也確實不夠,這才導致了目前的狀況,尤其是GTX960的時代。

▌GTX960

這也能叫甜品?

作為一張甜品卡,GTX960的規格低的可憐。GTX980直接砍半就變成了GTX960。而作為甜品卡,這張卡的性價比也只能說是差強人意而已,畢竟雙卡SLI的價格遠超GTX970,很接近GTX980,而性能也就在這個段位。因此這張卡可能是最坑爹的一張6字輩顯卡,與GTX950的差距也並不大。也許是老黃意識到這張顯卡的坑爹,接下來的GTX1060成為了又一張十分經典的甜品卡。

▌RX480/RX580

紅色力量回歸 挖礦捲土重來

RX480上市時,AMD給它的性能定義是,交火戰GTX1080。事實上由於A卡的交火效率相當高,RX480的確有這樣的能力,而作為一張標準的甜品顯卡,其規格也很甜品,2304個流處理器,256bit的位寬證明了這一點。

但RX480給人印象最深的不是這些,而是它優秀的ETH挖礦能力,由於它的挖礦效率相當之高,甚至接近上代高端的R9 390X,因此一度被礦工瘋搶,後來的馬甲版本RX580目前的市場價甚至高達3999,堪稱恐怖,這也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奇觀,別忘了2015年它剛上市的時候才賣1999元。

▌GTX1060

這才是甜品卡該有的樣子 除了不能SLI

由於RX480的優秀表現,GTX1060終於不坑爹了。192bit的顯存位寬加上6GB的顯存容量,讓它的實際性能甚至不虛上代高端GTX980。而TSMC 16nm工藝則帶來了優秀的功耗性能比,其功耗甚至只有120W左右。

但GTX1060也不是一張完美的甜品卡——它不能通過SLI提升性能。

還記得RX480發佈的時候說過“交火超越GTX1080”嗎?顯然GTX1060也有這樣的能力。然而GTX1060上市價格和RX480一樣,也是1999元,而GTX1080則高達5499元,如果開放SLI,勢必會影響GTX1080的市場空間,因此精明的老黃選擇關閉GTX1060的SLI能力,曾幾何時,6600GT的核心賣點就是SLI可以戰旗艦6800啊。

這也許就是社會吧。

後記

甜品卡其實有點像汽車裡面的賓士E級、寶馬5系、奧迪A6這個級別的車,他們提供和旗艦車型接近的技術含量,卻要更加精細的控制成本,因此是最能夠體現廠商水準的產品。數年以來,AMD和NVIDIA為我們提供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甜品級顯卡,讓玩家們的遊戲體驗越來越好。不過在這顯卡價格飛漲的當下,飄哥其實也很忐忑,不知道下一代甜品卡還能不能保持優秀的性價比,畢竟這個級別的卡,歸根結底,才是玩家們的顯卡!你們說呢?

那麼本周的科技年輪就到這裡了,我們下周再賤~

戳圖片傳送至往期精彩

喜歡我們的推送別忘了點一個頂

向親朋好友推薦一下我們的文章

或者讚賞一下

我們下期再見啦!

不過後來,由於HD4870的推出,GTX260也經歷了一夜爆降千元的價格調整,最終穩定在了1500元左右,而且規格也小幅提升,流處理器提升到了216個,坊間俗稱GTX260+。不過為了控制成本,PCB也大幅縮水,後期的P897公版也終於變成了中端卡應有的PCB用料。而次旗艦的位置則由GTX275接手,GTX260+也成為歷史上距離旗艦顯卡最近的中端卡,只要稍微超超頻就和GTX280/285不相上下的它成為了歷史上最豪華的中端卡,就這樣,NVIDIA度過了痛並快樂的2009年。

▌HD5770 128bit

顯存位寬的准甜品卡

2009年,AMD發佈了Cypress架構,除了異常強大的HD5870之外,還帶來了針對主流市場的HD5770。

HD5770是一款標準的小核心作品,擁有跟上代高端核心RV770一樣的流處理器數量,並且搭載了128bit的GDDR5顯存,由於GDDR5相較於GDDR3巨大的頻率優勢,其顯存頻寬實際上與HD4850近似,加上核心頻率的優勢,其實際性能可以接近HD4870。

然而128bit的顯存位寬頻來了巨大的成本優勢,尤其是與GTX260相比時,這個優勢就更加明顯了。而且即使後來對手推出了GTS450和GTX550Ti,HD5770仍然保持著相當的競爭力,這與其優秀的成本控制是脫不開干係的,後來的GTX960也是這一思路下的產物,因此HD5770算是一款很討巧的產品,也成為了當年很多人家裡的標配。

▌GTX460/GTX560Ti

NVIDIA甜品終於到來

GTX480飄哥之前已經講過了,算得上是最失敗的旗艦顯卡之一,然而這一代的甜品級顯卡GTX460卻幾乎是最成功的甜品顯卡,甚至深深影響了後面的歷史進程。

為什麼這麼說呢?GTX460搭載的是GF104核心,300+mm²的核心面積,256bit顯存位寬(也有192bit的版本)。這個規格其實就是後來GTX680、980、1080一系列小核心“旗艦”卡的藍圖。

回到GTX460上,作為一款甜品級顯卡,它擁有旗艦2/3的規格,但由於刪減了部分與遊戲無關的單元,它的發熱量得到了明顯的改善,頻率也可以上到更高的水準,後期完整版產品GTX560Ti甚至可以突破1GHz大關。1GHz的GTX560Ti性能甚至已經超過了公版GTX480,這簡直是不可想像的以下犯上。而GTX460也幾乎是每顆都可以上到900MHz的頻率,性能也超過了GTX470,這不得不說是巨大的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GTX460誕生了一些腦洞大開的產品,上次飄哥在直播中展示過的影馳GTX460 WHDI就是其中一款,它搭載了WHDI技術,因此你可以用它實現無線顯示,而且延遲極低。這個技術在顯卡上的應用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目前也是後無來者,飄哥這裡剛好有一塊,很有意思。

看到GF104核心的優秀表現,老黃決定,下一代完整版GK104核心不叫GTX660Ti了,頻率拉上去,咱當GTX680賣!

於是坑爹的歷史就開始了。

▌HD6870

小核心終極之作 AMD甜品參上

HD6870是最後一塊採用5D架構的AMD顯卡,它延續了HD5000系列的基本架構,並將超執行緒分發器加倍,因此獲得了相當高的效率。

它擁有1120個流處理器,同頻性能卻接近擁有1440個流處理器的HD5850,卻只有200mm²左右的核心面積和100W出頭的功耗。這就是架構的力量。作為AMD第一款真正的甜品顯卡,HD6870和HD6850分別以1999元和1499元的價位上市,分別針對GTX560Ti和GTX560,優秀的性能功耗比加上幾乎100%的交火效率,HD6870一時間炙手可熱,風頭無二。可以說HD6870完美的定義了什麼叫甜品顯卡,什麼叫做成本控制與新技術的完美結合,是一張非常棒的傑作。

▌HD7870

歷史最強馬甲卡

HD7870是一款很神奇的產品,上市價格將近3000元,規格則是標準的甜品規格——60%旗艦。性能也是標準的甜品性能。

然而這張卡最強的地方並不是這些,它有四個名字——HD7870、R9 270X、R9 370、R9 370X。

沒錯這“四款顯卡”其實就是同一張顯卡,它就這樣縫縫補補又一年,賣了整整三年,一直賣到了RX470/480上市。

當然不可否認,HD7870作為GCN架構的第一款旗艦產品,性能、功耗表現都相當出色,這才是它可以作為馬甲卡在市場上存活那麼久的最主要原因。加上AMD迷一樣的驅動,它的對手從GTX660一直到GTX760再戰GTX950,而它始終不變,可謂是顯卡恒久遠,一張永流傳。

▌GTX660

第一次 有了假甜品

GTX660是第一款採用Gx6核心的NVIDIA甜品級顯卡,它搭載了GK106核心,按理來說應該被叫做GTX650Ti之類的名字的它卻擔上了這個年紀不該有的重任,成為了一張甜品卡。它的規格大約是GTX680的60%,性能也沒什麼意外,初期也和HD7850戰的勝多負少。不過我並不想多聊這張顯卡,因為它可能是最容易被遺忘的一代6字輩顯卡,就這樣吧。

▌GTX760

真·甜品回歸

當年的老黃套路還沒有那麼深,GTX7系列又回到了傳統的結構,GK110作為旗艦產品,而GK104則作為次一級的產品銷售,這其中就包括完整規格的GTX770(其實就是GTX680的馬甲)和這款GTX760。

GTX760保持了和GTX770相同的位寬,而流處理器則進行了閹割。但由於Rops、位元寬都保持著完整規格,因此其性能差距並沒有那麼明顯,因此GTX760成為了相當多遊戲玩家的標配,有著相當不錯的市場表現。不過到目前為止,這是最後一張採用Gx4核心的6自輩顯卡了,這其中的原因相當複雜,畢竟AMD那邊的競爭力也確實不夠,這才導致了目前的狀況,尤其是GTX960的時代。

▌GTX960

這也能叫甜品?

作為一張甜品卡,GTX960的規格低的可憐。GTX980直接砍半就變成了GTX960。而作為甜品卡,這張卡的性價比也只能說是差強人意而已,畢竟雙卡SLI的價格遠超GTX970,很接近GTX980,而性能也就在這個段位。因此這張卡可能是最坑爹的一張6字輩顯卡,與GTX950的差距也並不大。也許是老黃意識到這張顯卡的坑爹,接下來的GTX1060成為了又一張十分經典的甜品卡。

▌RX480/RX580

紅色力量回歸 挖礦捲土重來

RX480上市時,AMD給它的性能定義是,交火戰GTX1080。事實上由於A卡的交火效率相當高,RX480的確有這樣的能力,而作為一張標準的甜品顯卡,其規格也很甜品,2304個流處理器,256bit的位寬證明了這一點。

但RX480給人印象最深的不是這些,而是它優秀的ETH挖礦能力,由於它的挖礦效率相當之高,甚至接近上代高端的R9 390X,因此一度被礦工瘋搶,後來的馬甲版本RX580目前的市場價甚至高達3999,堪稱恐怖,這也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奇觀,別忘了2015年它剛上市的時候才賣1999元。

▌GTX1060

這才是甜品卡該有的樣子 除了不能SLI

由於RX480的優秀表現,GTX1060終於不坑爹了。192bit的顯存位寬加上6GB的顯存容量,讓它的實際性能甚至不虛上代高端GTX980。而TSMC 16nm工藝則帶來了優秀的功耗性能比,其功耗甚至只有120W左右。

但GTX1060也不是一張完美的甜品卡——它不能通過SLI提升性能。

還記得RX480發佈的時候說過“交火超越GTX1080”嗎?顯然GTX1060也有這樣的能力。然而GTX1060上市價格和RX480一樣,也是1999元,而GTX1080則高達5499元,如果開放SLI,勢必會影響GTX1080的市場空間,因此精明的老黃選擇關閉GTX1060的SLI能力,曾幾何時,6600GT的核心賣點就是SLI可以戰旗艦6800啊。

這也許就是社會吧。

後記

甜品卡其實有點像汽車裡面的賓士E級、寶馬5系、奧迪A6這個級別的車,他們提供和旗艦車型接近的技術含量,卻要更加精細的控制成本,因此是最能夠體現廠商水準的產品。數年以來,AMD和NVIDIA為我們提供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甜品級顯卡,讓玩家們的遊戲體驗越來越好。不過在這顯卡價格飛漲的當下,飄哥其實也很忐忑,不知道下一代甜品卡還能不能保持優秀的性價比,畢竟這個級別的卡,歸根結底,才是玩家們的顯卡!你們說呢?

那麼本周的科技年輪就到這裡了,我們下周再賤~

戳圖片傳送至往期精彩

喜歡我們的推送別忘了點一個頂

向親朋好友推薦一下我們的文章

或者讚賞一下

我們下期再見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