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洋縣黃金峽的“二十四灘”傳說故事你可聽說過?

黃金峽是漢江第一峽, 系漢江流經洋縣東南部金水、桑溪和黃金峽鎮的一段河谷。 漢江由洋縣龍亭鎮的鎮江村進入峽谷, 在崇山峻嶺中左沖右突, 奔騰咆哮, 直達渭門村, 進入西鄉縣地段。 黃金峽有大、小峽之分。 小峽是從青石港至新鋪的環珠廟, 長約45裡。 其中, 約有10裡屬於漢江平原段, 其餘屬於峽谷段。 小峽水流較為平緩, 沒有激流險灘。 從環珠廟算起, 到出峽口渭門, 其間90多裡水程, 稱為大峽, 即真正意義的黃金峽。 由於沿途山勢險峻, 河床落差較大, 水流湍急, 礁石散佈, 由此形成了二十四灘, 而且灘灘有名。

這二十四灘依次為:高、低羊角灘, 馬尿垠, 蒿溪垠, 卒灘, 九斗米灘, 拘灘, 石獺垠, 大、小林灘, 大、小金灘, 鱉灘,籠灘, 新灘, 大小瓦灘, 廣灘, 大陽灘, 高、低白沙灘, 大、小唐興灘, 老鸛灘, 鍋灘。

民間將黃金峽的二十四灘統稱為“望娘灘”, 緣起於一個神奇的傳說:古時候,

黃金峽裡有母子二人相依為命, 母親為人紡紗, 獨生子替人放牛。 一天, 兒子在江邊撿到一顆龍珠, 拿回家去藏在米罐裡, 第二天早上起來一看, 原來只剩半罐的米又漲滿了。 從此天天吃天天漲, 再也不愁沒米吃了。 時間一長, 讓東家知道了, 硬逼著兒子交出寶貝。 情急之下, 兒子一口將龍珠吞了下去, 頓覺腹內熱如火燒, 急忙跑到江邊趴下喝水。 喝著喝著, 身上長出了鱗甲, 頭上長出了龍角, 變成一條小龍游向江心。 母親急了, 連忙喊:“兒呀!”娘喊一聲, 小龍依戀地回頭一望, 就形成了一個深灘。 就這樣小龍越遊越遠, 娘連喊二十四聲, 小龍回頭望了二十四次, 就在峽中形成了24個“望娘灘”。

環珠廟在大、小黃金峽的接壤地帶, 是進黃金峽前的給養補充之地。 早年間, 一般貨運船舶走長水(長途貨運), 可直下襄陽抵武漢, 要一路航行幾個月。 進峽的船隻抵達環珠廟碼頭後, 如果航道水深不足或是過大, 或是配載不夠, 就將船泊在這裡“閘水”, 等水適當了, 貨配齊了, 才起錨開航。 黃金峽水勢險惡,

船舶被巨浪吞噬或是撞在礁石上都可能引起船毀貨損。 因之船家一般進峽都要看個黃道吉日, 如遇凶煞時日寧可將船泊在碼頭等個黃道吉日才開航進峽。

黃金峽自古以灘多勢險著稱, 其中最為險阻的有九斗米灘、拘灘、鱉灘, 大、小瓦灘和大、小唐興灘。

九斗米灘這段航道長約千米,航道中部有幾道急彎, 給行船帶來了極大的難度。 另外湍急的水流拍擊岸邊礁石, 濤聲震天;激起的水柱猶如重簾高掛, 跌入江中,股股回水上湧, 卷起白色浪花, 夾雜層層沙粒, 隨水流而升降。 中流亂石錯落, 又把流散的水拘在一起, 流入“拘灘”。 拘灘呈束帶狀, 水流湍急, 聲如響雷, 航道寬不過百米。 遠遠望去兩岸的山峰好像碰到了一起, 往近看中間尚有一線天。 當船駛到金水匯入漢江的交叉點“金溜子”前, 一般都要在此“扯頭”(靠岸), 稍事休息後再進入黃金峽最險惡的大、小金灘, 籠灘, 鱉灘。 這幾灘雖長只有百余米, 落差卻有三四米。 船行至此, 要瞅准口子, 將船一頭紮下去。 船若裝載超重或前重後輕配載不當, 就會一頭紮進水中。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全憑有本事的艄公使出渾身解數儘快將船拔置出來以免不測。大、小瓦灘,因河水瓦藍而得名,這裡地勢比較開闊,灘雖較上面幾灘少了些兇險,航道卻有幾處彎道,行船有些難度。駛出險灘,只見兩岸山清水秀,流水清澈見底,成群的魚兒忽東忽西,大山裡不時傳出鳥鳴的回音,船家的心情頓然輕鬆了起來。

明代詩人王任的《黃金峽》一詩,形象而又概括地展示了黃金峽的險象:

九十余裡黃金峽,二十四處白雪灘。

雷從江中驅亂石,水從天上倒狂瀾。

鐵崖礙日千山險,玉井生風六月寒。

信宿龍灘幸蚤出,片帆回首抵長安。

作者:劉清河

就會一頭紮進水中。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全憑有本事的艄公使出渾身解數儘快將船拔置出來以免不測。大、小瓦灘,因河水瓦藍而得名,這裡地勢比較開闊,灘雖較上面幾灘少了些兇險,航道卻有幾處彎道,行船有些難度。駛出險灘,只見兩岸山清水秀,流水清澈見底,成群的魚兒忽東忽西,大山裡不時傳出鳥鳴的回音,船家的心情頓然輕鬆了起來。

明代詩人王任的《黃金峽》一詩,形象而又概括地展示了黃金峽的險象:

九十余裡黃金峽,二十四處白雪灘。

雷從江中驅亂石,水從天上倒狂瀾。

鐵崖礙日千山險,玉井生風六月寒。

信宿龍灘幸蚤出,片帆回首抵長安。

作者:劉清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