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都說日系車皮薄一撞就碎,為何碰撞測試總拿高分?

長期以來, ”日系車不禁撞”、“日系車鐵皮薄”、“日系車不安全”等等, 已經成為很多國內消費者對日系車的固有印象了。 除了省油經濟、皮實耐用之外, 在安全性方面, 日系車似乎是沾不上邊的, 即使是日系車在安全碰撞中拿了高分, 得了5星安全評價, 人們也不會認為日系車就很安全。

這實際上與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錯誤觀念有關, 長期以來, 人們腦海中總認為汽車“鋼板越厚越安全”, 實際上這是錯誤的, 現在全世界強調整的汽車安全, 不僅僅是保護車內人的安全, 同時還要保護車外人的安全, 從車輛的安全角度來講, “外柔內剛”才是最佳。

比如, 有一些日系車輛發生碰撞後, 如果是輕微的, 保險杠會凹進去, 或者如果碰撞的稍微嚴重一些, 會看到裡面有很多泡沫, 很多人就會認為泡沫有“造假”嫌疑, 實際上這並不是造假, 因為當車撞到人之後, 人是血肉之軀,

為了保護這個人, 必須要有軟一些的材料才能起到保護的作用。 如果全部是鋼鐵材質去撞人, 那麼行人的安全性就得不到保障了。 所以我們講的汽車安全不僅僅是保護車內人的安全, 也要保護車外人的安全。

另外, 在很多交通事故的圖片中,

人們看到日系車車身損毀嚴重的畫面, 便會因此得出日系車“不結實”的結論, 而這一點也是公眾對於汽車安全的一個誤區。 在發生碰撞後, 車身前部需要吸收撞擊產生的巨大能量, 車身此時的“損毀”即對能量的吸收產生的結果, 這樣撞擊後的能量得以通過車身分解傳導出去, 而盡可能少地傳導給車內人員, 以減輕對於人員的傷害。 由此也解釋了公眾對於日系車“不禁撞”的一種誤讀。

上世60年代, 汽車的發明者賓士率先提出了“緩衝吸能”的概念, 而將這一概念發揚廣大的則是日系車, 這個概念強調了以人為本, 安全的核心首先是人的安全,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 汽車發生碰撞, 要保證人不受傷, 並非與對方硬碰硬, 而是為車上的乘員分擔和吸收撞擊的能量,

就像太極中的以柔制剛。 而這些理念也正是全世界各國安全碰撞測試的初衷。 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日系車能在碰撞測試中拿高分了。

(運營人員:何曙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