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岡村寧次在武漢會戰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一九三八年六月二十一日晚, 駐紮在中國東北的日軍第二師團師團長岡村寧次, 接到了出任新組建的陸軍第十一軍司令官的命令。

他立即動身回國, 由於天氣原因, 三十日才抵達東京。 第二天, 他向參謀總長報到, 接受軍裝檢查、派遣命令和作戰序列後, 被安排晉見天皇和皇后——“拜受皇后陛下親手縫製的圍巾, 拜領侍從長送下的賜金, 在吉本參謀長、鈴木專署副官伴同下, 參拜皇宮內殿, 拜受御賜神酒。 ”

七月十二日, 岡村寧次抵達上海, 十五日到達位於南京的第十一軍司令部。

十九日, 岡村甯次向沿江進攻部隊下達了作戰命令:第一〇—師團推進到湖口附近;波田支隊和第一〇六師團與海軍協同向九江發動攻勢;第六師團由潛江向太湖、宿松、黃梅攻擊, 策應溯江西進的作戰。

馬當要塞陷落後, 中國統帥部的判斷是:

一、敵兵力大時(至少五個師團以上), 以主力在星子附近登陸, 進攻南昌、長沙或趨岳陽、蒲圻、咸寧, 截斷粵漢鐵路, 包圍武漢;並以一部于姑塘、九江登陸, 牽制我軍。

二、敵兵力少時(三個師團以下), 以主力于姑塘登陸, 一部於九江附近, 企圖包圍九江, 奪取瑞昌。

為此, 第九戰區把第一兵團部署在鄱陽湖西岸,

“以防敵萬一第一行動之實施”, 同時策應九江方向的作戰;“而以第二兵團部署於星子、九江亙碼頭鎮沿湖江之線, 以備第二行動之實施”。

由於阻擊日軍西進的主要方向在第二兵團的沿湖沿江防區內, 兵團總司令張發奎制訂了具體作戰部署:

一、第二十五軍王敬久部的兩個師又一個旅加所屬炮兵部隊, 位於九江南面, 防守星子至姑塘之間的陣地;

二、第二十九軍團李漢魂部下轄的七個師又兩個保安團加所屬炮兵部隊, 防守姑塘至九江及其以西地區;

三、第三集團軍孫桐萱部的三個師, 扼守九江至瑞昌的公路, 阻止日軍登陸;

四、第五十四軍霍揆彰部的兩個師, 防守九江以西的碼頭鎮至富池口一帶長江江岸, 阻止日軍登陸;

五、第九集團軍吳奇偉部的兩個軍一個師又一個旅為兵團預備隊, 分區控制在瑞昌和九江附近。

親愛的朋友, 如您喜歡本文, 請關注大鵬微信公眾號“大鵬說書(帳號dapengshuoshu)。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