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滿清十二帝,從努爾哈赤到宣統帝

滿清(1636-1912),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前後共十二位帝王。

第一位: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年2月21日 -1626年9月30日), 清王朝的奠基者

主要成就:在赫圖阿拉稱汗, 建立後金, 割據遼東

在位:1616年2月17日-1626年9月30日

陵寢:清福陵(瀋陽東陵)

第二位:

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Huang·Taiji, 1592年11月28日申時-1643年9月21日亥時),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

主要成就:創立八旗新滿文改族名建立大清

在位:17年

陵寢:盛京昭陵

第三位(順治):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即順治帝, 清朝第三位皇帝, 也是清軍入關以來第一位皇帝, 年號“順治”, 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的第九子, 母為孝莊文皇后

主要成就:清軍入關的首位皇帝, 遷都北京, 整頓吏治, 穩定秩序, 統一全國

陵寢:清孝陵

第四位(康熙):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 即康熙帝, 清朝第四位皇帝, 8歲登基, 14歲親政, 在位61年, 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主要成就:收復臺灣, 抵制沙俄侵略, 蠲免賦稅、發展經濟, 編修文化典籍

陵墓:清景陵

第五位(雍正):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1678.12.13—1735.10.08), 清朝第五位皇帝, 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 康熙第四子, 母為孝恭仁皇后, 即德妃烏雅氏

主要成就: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設置軍機處

陵墓:泰陵

第六位(乾隆):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 清朝第六位皇帝, 即乾隆帝, 在位六十年, 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 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 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主要成就:鞏固和發展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平定大小和卓、滅準噶爾汗國, 安定西藏、平定大小金川, 整飭吏治、重視農業、興修水利、發展漢學, 始置伊犁將軍,完善治理新疆

陵寢:清裕陵

第七位(嘉慶):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清朝第七位皇帝(1796—1820年在位),年號“嘉慶”,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第十五子

主要成就:懲治和珅、整頓吏治,鎮壓白蓮教亂

陵寢:清昌陵

第八位(道光):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即道光帝,清朝第八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嘉慶皇帝第二子

主要成就:平定張格爾叛亂、 整頓吏治,改革鹽法、漕運

陵寢:慕陵

第九位(咸豐):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zhǔ)(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即咸豐帝,清朝第九位皇帝,清代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手中握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後一位通過秘密立儲繼位的皇帝

陵墓:清定陵

第十位(同治):

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1856年3月23日-1875年1月12日),清朝第十位皇帝,年號“同治”,文宗咸豐帝長子,生母為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1861年—1875年在位,在位13年

主要成就:興辦洋務運動,史稱“同治中興”

陵寢:清惠陵

第十一位(光緒):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父親醇親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婉貞為慈禧皇太后親妹,在位三十四年

主要成就:對外主戰,主持戊戌變法

陵寢:清西陵(崇陵)

第十二位(宣統):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也稱清廢帝或宣統帝,醇賢親王奕譞之孫,載灃長子,母親蘇完瓜爾佳·幼蘭,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兩次在位

主要成就:丁巳復辟,擔任滿洲國的執政、“皇帝”

墓地:清西陵華龍皇家陵園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始置伊犁將軍,完善治理新疆

陵寢:清裕陵

第七位(嘉慶):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清朝第七位皇帝(1796—1820年在位),年號“嘉慶”,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第十五子

主要成就:懲治和珅、整頓吏治,鎮壓白蓮教亂

陵寢:清昌陵

第八位(道光):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即道光帝,清朝第八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嘉慶皇帝第二子

主要成就:平定張格爾叛亂、 整頓吏治,改革鹽法、漕運

陵寢:慕陵

第九位(咸豐):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zhǔ)(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即咸豐帝,清朝第九位皇帝,清代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手中握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後一位通過秘密立儲繼位的皇帝

陵墓:清定陵

第十位(同治):

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1856年3月23日-1875年1月12日),清朝第十位皇帝,年號“同治”,文宗咸豐帝長子,生母為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1861年—1875年在位,在位13年

主要成就:興辦洋務運動,史稱“同治中興”

陵寢:清惠陵

第十一位(光緒):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父親醇親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婉貞為慈禧皇太后親妹,在位三十四年

主要成就:對外主戰,主持戊戌變法

陵寢:清西陵(崇陵)

第十二位(宣統):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也稱清廢帝或宣統帝,醇賢親王奕譞之孫,載灃長子,母親蘇完瓜爾佳·幼蘭,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兩次在位

主要成就:丁巳復辟,擔任滿洲國的執政、“皇帝”

墓地:清西陵華龍皇家陵園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