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西藏男人跳“久河卓舞”辮子的奇特功效

好神奇!西藏有些男人的長髮是用來跳卓舞的

每逢重大節日, 山南市農牧民都有跳卓舞的習俗。 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的“久河卓舞”,

是民間震懾邪魔、祈求吉祥的舞蹈, 被稱為西藏的“腰鼓舞”。 久河卓舞作為藏族傳統舞蹈文化中一門比較特殊的藝術, 也是現存世界各民族傳統舞蹈文化中最為古老的形式之一。

“久河卓舞”的歷史與由來

“久河卓舞”因為流行於瓊結久河村而得名。

據史料記載, “久河卓舞”距今至少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它經歷了3個不同時期:8世紀至11世紀, 在瓊結青瓦達孜宮和紮囊桑耶寺跳過卓舞;12世紀至17世紀, 在拉加里跳過卓舞;17世紀至20世紀中葉, 在瓊結日吾德慶寺跳過卓舞, 展示了“久河卓舞”獨具的藝術風格和舞蹈魅力。

至今為止, 在曲松縣和桑日縣等地, 流傳著4個卓舞隊, 即:曲多江卓、貢嘎薩卓、江唐卓和絨鄉卓。 4個卓舞隊基本風格一致, 都是以西元8世紀修建桑耶寺勞動內容為載體, 但“久河卓舞”由於受到特殊的地域文化的影響, 從而形成獨具的藝術風格, 與以上4個卓舞隊有許多方面不同, 它更多地保留有雅礱文化古老的民風民俗, 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

早飯後, 久河卓舞的傳承人尼瑪老人總會搖起轉經筒吟誦經文

“久河卓舞”傳承人尼瑪老人

卓舞是久河村的魂, 也是尼瑪老人的生命意義之所在。 原本平凡無奇的它和他, 都因為卓舞而熠熠生輝。 在田野裡長大的久河村人, 跳著從田野裡生長出來的久河卓舞,

舞動人生, 一代又一代。

正規的卓舞表演要由一位身披羊皮、頭頂面具的“卓本”帶隊出場, 站在中央指揮舞蹈的次序和擊鼓的方法。 尼瑪老人就是村裡卓舞隊的“卓本”。

不跳舞時的尼瑪和村子裡其他的老人並無太多區別:一樣的習慣早起, 每天早晨6點多總能自然醒來,

無論冬夏;一樣的閒不住, 儘管已經80歲高齡了, 依然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比如把羊毛撚成線。

尼瑪和隊員們在村裡的道具室裡換好演出用的服裝和靴子。尼瑪的服裝跟隊員們的不一樣。為了舞臺演出的需要,久河卓舞的服裝和舞蹈動作都進行了改進。尼瑪的黃色上衣並不是久河卓舞本來的演出服裝,而是為了在舞臺上更有視覺衝擊力。

一般卓舞演員上身穿長袖襯衣和短袖馬褂各一件,下穿多褶式圍裙,身背五彩哈達或綢帶,腰系一串獅嘴鈴,左側系扁形圓鼓,手持鷹毛鼓槌,但“卓本”的腰間沒有鈴鐺。傳統久河卓舞的表演者一般是披散長髮,但現在改成了一個假髮套,假髮被紮成一束,套在頭上。

久河卓舞的獨特魅力

久河卓舞一般由幾十個人一起表演,動作整齊劃一,豪放而大方。表演人數並沒有嚴格限定,但為了演出效果,人不能太少。舞者邊歌邊舞,慢時端莊肅穆,使人們享受到一種古樸莊重、威武剛健的藝術美;快時粗獷奔放,達到高潮時如急風暴雨,如醉似狂。那披散的髮型,多褶式的裙子,飄動的彩帶,搖轉的鼓槌,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甩發是整個舞蹈中的精彩部分。久河鼓手的甩發路線為右前方連續甩三圈,初學者容易頭暈,在表演中也出現了舞者甩發時摔倒的情形,歡樂氛圍盡情洋溢。

久河卓舞代代流傳

看著尼瑪帶著兩位久河卓舞的年輕舞者一起在田野間跳舞,那情景讓人莫名感動。當畫面定格,這就是久河卓舞得以傳承至今的鮮活寫照。手把手地教,心貼心地學,古老的久河卓舞就這樣靠著質樸的言傳身教中生生不息。

在田野裡長大的久河村人,跳著從田野裡生長出來的久河卓舞,舞動人生。從80歲的尼瑪,到19歲的吉米,到12歲的拉巴次仁,這些田野上的舞者,賦予久河卓舞厚重與靈氣,舞動了大地,舞動了高原。

久河卓舞就這樣代代流傳。

尼瑪和隊員們在村裡的道具室裡換好演出用的服裝和靴子。尼瑪的服裝跟隊員們的不一樣。為了舞臺演出的需要,久河卓舞的服裝和舞蹈動作都進行了改進。尼瑪的黃色上衣並不是久河卓舞本來的演出服裝,而是為了在舞臺上更有視覺衝擊力。

一般卓舞演員上身穿長袖襯衣和短袖馬褂各一件,下穿多褶式圍裙,身背五彩哈達或綢帶,腰系一串獅嘴鈴,左側系扁形圓鼓,手持鷹毛鼓槌,但“卓本”的腰間沒有鈴鐺。傳統久河卓舞的表演者一般是披散長髮,但現在改成了一個假髮套,假髮被紮成一束,套在頭上。

久河卓舞的獨特魅力

久河卓舞一般由幾十個人一起表演,動作整齊劃一,豪放而大方。表演人數並沒有嚴格限定,但為了演出效果,人不能太少。舞者邊歌邊舞,慢時端莊肅穆,使人們享受到一種古樸莊重、威武剛健的藝術美;快時粗獷奔放,達到高潮時如急風暴雨,如醉似狂。那披散的髮型,多褶式的裙子,飄動的彩帶,搖轉的鼓槌,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甩發是整個舞蹈中的精彩部分。久河鼓手的甩發路線為右前方連續甩三圈,初學者容易頭暈,在表演中也出現了舞者甩發時摔倒的情形,歡樂氛圍盡情洋溢。

久河卓舞代代流傳

看著尼瑪帶著兩位久河卓舞的年輕舞者一起在田野間跳舞,那情景讓人莫名感動。當畫面定格,這就是久河卓舞得以傳承至今的鮮活寫照。手把手地教,心貼心地學,古老的久河卓舞就這樣靠著質樸的言傳身教中生生不息。

在田野裡長大的久河村人,跳著從田野裡生長出來的久河卓舞,舞動人生。從80歲的尼瑪,到19歲的吉米,到12歲的拉巴次仁,這些田野上的舞者,賦予久河卓舞厚重與靈氣,舞動了大地,舞動了高原。

久河卓舞就這樣代代流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