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論黨的自我革命與偉大社會革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 以偉大社會革命來概括我們党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的97年實踐鬥爭歷史;將勇於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總結為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強調我們黨必須以黨的自我革命來推動党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

這些論斷對我們進一步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 深入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自覺肩負起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具有重大意義。

偉大社會革命是黨與生俱來的歷史使命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 任何一種社會形態都是一定生產力基礎上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統一體, 或者說由經濟、政治、文化三個基本系統組成。 共產主義政黨從誕生之日起, 就把進行偉大的社會革命, 消滅資本主義和其他剝削社會制度, 建立人類最美好的社會制度——共產主義社會作為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

我們黨是以馬列主義為指導的共產主義政黨, 自產生之時起就把在中國進行偉大社會革命鮮明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 “共產主義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產主義者的理想, 創造一個新的社會”。 97年來, 我們黨不改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立黨初衷, 不忘自己建黨時的初心, 不斷推動中國偉大社會革命向前發展。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我們党領導工農群眾和其他進步階級、階層的力量, 推翻了“三座大山”的政治統治, 建立了党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 新中國成立初期, 党領導人民在徹底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後立即進行了對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

建立了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度。 在政權鞏固之後, 党就把建立工業化國家列為奮鬥目標。 此外, 在長期的革命過程中, 黨始終堅持用共產主義思想理論教育黨員, 用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文化、風尚教育大眾, 移風易俗, 創造全新的中國文化。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 黨在實踐中確定了以“一個中心, 兩個基本點”為核心內容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 這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 其中,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是對新中國成立後党領導人民進行“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生產領域革命的繼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對政治領域革命成果的肯定, 也是其他領域革命任務得以開展的根本保證;堅持改革開放是當今中國發展的根本動力、強盛的基本國策。

這種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 鄧小平同志曾將它比作“第二次革命”。 由於涉及全面, 觸及深層, 持續不斷, 也可以說它是在党成為執政黨的前提下, 領導人民進行的一場偉大社會革命。 這一革命就其任務、性質、前途而言, 恰恰是依照共產主義革命的基本步驟, 在總結改革開放前党領導人民進行偉大革命過程中形成的經驗教訓基礎上的繼續前行。 而黨的十九大闡述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 是對以往党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 而且將一以貫之進行下去。

因此, 我們只有牢牢把握97年來党領導人民始終在中國進行著偉大社會革命這一不變的、莊嚴的歷史主線,

才能看得清走過的路、辨得明自己的路、遠眺准前行的路, “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 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准”。

只有勇於自我革命才能領導偉大社會革命

歷史性、階級性、代表性、工具性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我們党的理論家對政黨本質認識的基本維度。 其中, 歷史性是政黨的基本屬性。 而階級性、代表性則必須通過工具性來體現。 1940年代中期, 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我們党要使人民勝利, 就要當工具, 自覺地當工具。 ”1950年代中期, 鄧小平同志曾指出:工人階級的政黨“自覺地認定自己是人民群眾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為完成特定的歷史任務的一種工具。 ”這些論斷清楚地告訴我們三點基本常識:一是相應于共產黨人的遠大理想——在人類實現共產主義制度這一神聖使命來說, 致力於偉大社會革命的共產黨,不管它在漫長的鬥爭過程中所處的歷史方位如何變化,它永遠是個革命黨;二是共產黨人只有始終把自己當成為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獲得徹底解放的工具,秉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實現自己的存在價值,才能永葆純潔性,本真性;三是共產黨人必須把握歷史發展的脈搏,時代進步的趨勢,才能引領潮流,與時俱進,才能永葆先進性,革命性。這三點就是共產黨人必須始終堅持勇於自我革命的主要緣由和基本原則。

我們黨就是在這些認識指導下自覺地成長壯大,並領導人民不斷取得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勝利的。新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在馬克思列寧主義革命理論指導下,以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為依據,以自我革命的勇氣,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找到了中國革命和党的建設的成功之道。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從中國革命“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的基本要求出發,要求全黨保持長期養成的革命黨人的品質和作風。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在全國範圍內“執了政”“掌了權”,毛澤東同志始終要求全黨保持“過去革命戰爭時期的那麼一股勁,那麼一股革命熱情,那麼一種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也正因為如此,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之後,我們黨繼續保持了自我革命的優良傳統。黨的十二大要求全黨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振奮精神,開拓前進,堅毅不拔,奮鬥不息”,並在鬥爭中“創造新局面的革命風格”。黨的十三大指出,在改革的大背景下,“党的自身建設也必須進行改革,以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要通過改革使“我們黨就能以嶄新的姿態,站在改革和現代化建設的前列,成為一個勇於改革、充滿活力的党,紀律嚴明、公正廉潔的黨,選賢任能、卓有成效地為人民服務的黨”。黨的十四大強調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要“勇於探索,大膽試驗,及時總結經驗,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黨的十五大要求全黨“勇於開拓,積極進取,不怕困難,不怕挫折”。

黨的十六大則明確提出“以改革的精神加強和改進党的建設”,要求全黨同志“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黨的十七大提出要“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黨的十八大要求不斷提高黨的“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並將“創新型”作為黨的建設努力目標之一。這些清楚地表明,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征程中,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麼階段,党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麼階段。40年來,我們黨一直保持著勇於自我革命的精神品質,始終不斷地在探索加強自身建設途徑和方法。

在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的那樣:“我們黨必須以黨的自我革命來推動党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把党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這既是我們党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們党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和發展的內在需要。”

從嚴管黨治黨是勇於自我革命的基本要求

以勇於自我革命的精神品質不斷推動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向前發展,除了始終保持銳意進取,不斷創新的狀態外,更重要的是堅持從嚴管黨治黨的原則,永葆共產主義政黨的純潔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中國政黨政治的基本邏輯出發,求真務實,堅持思想建黨工作的連續性、針對性、普及性,有效地開展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培元固本工作;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深入推進党的建設制度改革,不斷完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黨內政治生活因此氣象更新,黨內政治生態由此明顯好轉,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得到了顯著增強,黨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黨群關係明顯改善,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煥發出新的強大生機活力。這些成就的取得及由此積累的經驗,對我們在新時代繼續進行黨的自我革命具有啟迪價值。

第一,從旗幟鮮明講政治的高度進行自我革命。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黨員基本政治道德,是黨之為黨的基本條件。這就要求黨員應該以認真嚴肅的態度,按照黨章、準則、黨規要求參加黨內政治活動;必須堅持黨性,反對派性;必須以高尚的政治情操要求自己,杜絕庸俗、市儈文化的影響。

第二,以思想建設的要求為基礎進行自我革命。就黨員而言,“共信不存,互信不生”。党之所以成其為黨,之所以具有永續性,關鍵在共同的信念、信仰。就當下而言,全黨要自覺地、認真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

第三,從做實基層黨建工作入手進行自我革命。党的堅強有力源於黨的基層黨建工作扎實。而基層黨建工作又主要體現在抓黨小組和黨支部的日常工作上。就目前而言,其關鍵又在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制度,以保證“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常態化制度化,從而克服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等現象。

第四,勇於自我革命的關鍵在“關鍵少數”。各級黨員幹部、領導幹部、主要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是處於党的各級崗位上的“關鍵少數”,能否自我革命關係到黨的興衰存亡。就當下而言,就是要用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標準,自覺進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評、自我教育。

第五,勇敢地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這一自我革命的武器。“講黨性不講私情、講真理不講面子”是我們党的優良作風和優良傳統,是我們党強身治病、保持肌體健康的銳利武器。但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一些黨組織政治生活庸俗化,出現了“把自我批評變成自我表揚、把相互批評變成相互吹捧”,或者搞無原則的糾紛,或者發洩私憤等現象。這就大大削弱了這一武器的力量,使自我革命流於空轉。要消除這些現象,關鍵在教育黨員從黨性原則的高度認識其重要價值,真正把批評和自我批評落到實處。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致力於偉大社會革命的共產黨,不管它在漫長的鬥爭過程中所處的歷史方位如何變化,它永遠是個革命黨;二是共產黨人只有始終把自己當成為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獲得徹底解放的工具,秉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實現自己的存在價值,才能永葆純潔性,本真性;三是共產黨人必須把握歷史發展的脈搏,時代進步的趨勢,才能引領潮流,與時俱進,才能永葆先進性,革命性。這三點就是共產黨人必須始終堅持勇於自我革命的主要緣由和基本原則。

我們黨就是在這些認識指導下自覺地成長壯大,並領導人民不斷取得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勝利的。新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在馬克思列寧主義革命理論指導下,以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為依據,以自我革命的勇氣,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找到了中國革命和党的建設的成功之道。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從中國革命“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的基本要求出發,要求全黨保持長期養成的革命黨人的品質和作風。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在全國範圍內“執了政”“掌了權”,毛澤東同志始終要求全黨保持“過去革命戰爭時期的那麼一股勁,那麼一股革命熱情,那麼一種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也正因為如此,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之後,我們黨繼續保持了自我革命的優良傳統。黨的十二大要求全黨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振奮精神,開拓前進,堅毅不拔,奮鬥不息”,並在鬥爭中“創造新局面的革命風格”。黨的十三大指出,在改革的大背景下,“党的自身建設也必須進行改革,以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要通過改革使“我們黨就能以嶄新的姿態,站在改革和現代化建設的前列,成為一個勇於改革、充滿活力的党,紀律嚴明、公正廉潔的黨,選賢任能、卓有成效地為人民服務的黨”。黨的十四大強調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要“勇於探索,大膽試驗,及時總結經驗,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黨的十五大要求全黨“勇於開拓,積極進取,不怕困難,不怕挫折”。

黨的十六大則明確提出“以改革的精神加強和改進党的建設”,要求全黨同志“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黨的十七大提出要“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黨的十八大要求不斷提高黨的“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並將“創新型”作為黨的建設努力目標之一。這些清楚地表明,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征程中,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麼階段,党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麼階段。40年來,我們黨一直保持著勇於自我革命的精神品質,始終不斷地在探索加強自身建設途徑和方法。

在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的那樣:“我們黨必須以黨的自我革命來推動党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把党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這既是我們党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們党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和發展的內在需要。”

從嚴管黨治黨是勇於自我革命的基本要求

以勇於自我革命的精神品質不斷推動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向前發展,除了始終保持銳意進取,不斷創新的狀態外,更重要的是堅持從嚴管黨治黨的原則,永葆共產主義政黨的純潔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中國政黨政治的基本邏輯出發,求真務實,堅持思想建黨工作的連續性、針對性、普及性,有效地開展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培元固本工作;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深入推進党的建設制度改革,不斷完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黨內政治生活因此氣象更新,黨內政治生態由此明顯好轉,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得到了顯著增強,黨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黨群關係明顯改善,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煥發出新的強大生機活力。這些成就的取得及由此積累的經驗,對我們在新時代繼續進行黨的自我革命具有啟迪價值。

第一,從旗幟鮮明講政治的高度進行自我革命。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黨員基本政治道德,是黨之為黨的基本條件。這就要求黨員應該以認真嚴肅的態度,按照黨章、準則、黨規要求參加黨內政治活動;必須堅持黨性,反對派性;必須以高尚的政治情操要求自己,杜絕庸俗、市儈文化的影響。

第二,以思想建設的要求為基礎進行自我革命。就黨員而言,“共信不存,互信不生”。党之所以成其為黨,之所以具有永續性,關鍵在共同的信念、信仰。就當下而言,全黨要自覺地、認真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

第三,從做實基層黨建工作入手進行自我革命。党的堅強有力源於黨的基層黨建工作扎實。而基層黨建工作又主要體現在抓黨小組和黨支部的日常工作上。就目前而言,其關鍵又在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制度,以保證“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常態化制度化,從而克服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等現象。

第四,勇於自我革命的關鍵在“關鍵少數”。各級黨員幹部、領導幹部、主要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是處於党的各級崗位上的“關鍵少數”,能否自我革命關係到黨的興衰存亡。就當下而言,就是要用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標準,自覺進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評、自我教育。

第五,勇敢地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這一自我革命的武器。“講黨性不講私情、講真理不講面子”是我們党的優良作風和優良傳統,是我們党強身治病、保持肌體健康的銳利武器。但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一些黨組織政治生活庸俗化,出現了“把自我批評變成自我表揚、把相互批評變成相互吹捧”,或者搞無原則的糾紛,或者發洩私憤等現象。這就大大削弱了這一武器的力量,使自我革命流於空轉。要消除這些現象,關鍵在教育黨員從黨性原則的高度認識其重要價值,真正把批評和自我批評落到實處。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