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官渡之戰袁紹慘敗,這個鍋該誰來背,是謀士還是自己?

說起官渡之戰, 大家都知道這是三國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此役過後實力強大兵力充足的袁紹走向衰敗, 兵寡地薄的曹操卻一路發展壯大。 有人說袁紹失敗的主要原因, 是因為沒有曹操手下那樣的絕世謀臣。 我們就來看看官渡之戰的時候手下的謀臣到底做了哪些事?

第一位田豐, 早在袁紹攻打公孫瓚的時候, 田豐就建議袁紹儘早把天子接到身邊, 這樣可以名正言順的號令群雄。 可是袁紹卻覺得天子在身邊, 凡事都要啟奏彙報十分麻煩, 而拒絕了田豐的建議。 如果當初採納計策, 估計都不會有官渡之戰的發生。

官渡之戰前夕, 田豐又進言于袁紹, 勸說主公不要急於和曹操開戰, 部隊攻破公孫瓚才沒有多久, 軍隊百姓都急需休養生息。 曹操雖然兵少但個個身經百戰, 以逸待勞才屬上策, 結果袁紹不但不聽還把田豐關了起來。

第二位逢紀, 逢紀因為與田豐不和, 所以趁田豐入獄期間, 上告袁紹說田豐故意散佈言論說主公討伐曹操必定失敗。 袁紹聽後大怒, 下令斬殺田豐, 眾臣勸說之後才肯作罷。

第三位許攸, 在袁紹與曹操對峙期間, 許攸得知曹操急缺糧草, 於是向袁紹報告這一消息, 而且提出夜襲許昌的奇策。 袁紹猶豫不決, 認為這是曹操擺的的迷魂陣, 不敢輕舉妄動。 後來還聽信小人之言, 認為許攸與曹操有串通之嫌, 故意獻計陷害自己。 許攸無奈之下只能投靠曹操, 這才有了夜襲烏巢。

袁紹帳下的謀士既有良言妙計也有讒言佞語,

只是袁紹該聽的沒有聽, 不該聽的卻深信不疑, 官渡之敗要怪只能怪他自己。 大家覺得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